转Cry1Ac/sck基因糙米作为肉仔鸡日粮原料的安全性评价
【摘要】:本文研究了转Cry1Ac/sck基因糙米的饲用价值以及对肉仔鸡营养性能、免疫性能、肠道微生物菌群及外源蛋白在肉仔鸡体内和粪便中残留的影响,旨在为转Cry1Ac/sck基因糙米的饲用安全性评价提供试验依据。
本研究以肉仔鸡为实验动物,转Cry1Ac/sck基因糙米制作饲料,以亲本糙米饲料作为对照,以商品玉米饲料作为相对对照,选用1日龄AA肉仔鸡360只,随机分成3组,即转基因糙米组和亲本糙米组及玉米组,进行肉仔鸡喂养实验,系统进行转Cry1Ac/sck基因糙米对肉仔鸡营养安全性、免疫安全性、肠道菌群变化和外源蛋白在体内的残留情况的研究,对转Cry1Ac/sck基因糙米作为肉仔鸡日粮原料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实验结果显示:
1、转Cry1Ac/sck基因糙米的营养成分
转Cry1Ac/sck基因糙米与其亲本糙米在营养成分上具有实质等同性。两种糙米的水分、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氨基酸、钙和磷等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2、转Cry1Ac/sck基因糙米作为肉仔鸡日粮原料对其营养性能的影响
在1-21d、22-42d及1-42d生长过程中,饲喂转Cry1Ac/sck基因糙米饲料的肉仔鸡与饲喂亲本糙米饲料组及商品玉米饲料组相比,其生长性能即耗料量、体增重、和饲料系数无显著性差异。肌肉成分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氨基酸、钙和磷等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在三组中无显著性差异。在营养物质消化性能上肉仔鸡对转Cry1Ac/sck基因糙米日粮总能、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氨基酸、钙及磷表观消化率与亲本糙米日粮及商品日粮相比均无显著差异。肉仔鸡的屠体性状:全净膛率、半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及腹脂率在三组间无显著差异。肉仔鸡的器官指数在饲喂转Cry1Ac/sck基因糙米饲料的肉仔鸡与饲喂亲本糙米饲料组及商品玉米饲料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转Cry1Ac/sck基因糙米对肉仔鸡的生长性能、消化机能、屠宰性能、和器官发育未造成显著地不良影响。
3、转Cry1Ac/sck基因糙米作为肉仔鸡日粮原料对其免疫安全性的影响
实验期内,饲喂转Cry1Ac/sck基因糙米饲料对肉仔鸡的免疫器官指数、血常规、血生化、血清溶菌酶活性、新城疫抗体滴度、T淋巴和B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抗氧化能力指标、各器官组织的病理切片,肠道切片均无显著影响。血清激素、免疫因子指标中TLR5指标在转基因组和亲本组间有显著差异,其余指标均无差异。该指标虽然有统计学差异,但不具有生物学上的差异。综合以上可得出在试验期内,转Cry1Ac/sck基因糙米作为肉仔鸡日粮原料未对肉仔鸡的免疫性能造成重大影响。转Cry1Ac/sck基因糙米对肉仔鸡的免疫性能是安全的。
4、转Cry1Ac/sck基因糙米作为肉仔鸡日粮原料对肉仔鸡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在对21d和42d肉仔鸡回肠和盲肠总需氧菌、总厌氧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传统平板培养显示,21d回肠中总需氧菌转基因组显著高于亲本组,42d盲肠中乳酸杆菌转基因组显著高于亲本组,其余细菌在转基因组和亲本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对三组肉仔鸡回肠、盲肠肠道微生物PCR-DGGE电泳图谱条带显示数量无显著差异,在三组间总体相似性为15%和55%,说明三组肉仔鸡的肠道微生物种类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综合得出转Cry1Ac/sck基因糙米未对肉仔鸡肠道菌群产生重大影响。
5、转Cry1Ac/sck基因糙米Cry1Ac蛋白在肉仔鸡体内的残留检测
检测饲喂转基因糙米日粮肉仔鸡的器官、肠道、肌肉和粪便中的Cry1Ac蛋白的含量结果显示,均未检测到Cry1Ac蛋白。
以上结果表明,实验期内肉仔鸡生长良好,转Cry1Ac/sck基因糙米未对肉仔鸡营养性能、免疫性能、肠道微生物菌群造成明显可见的负面影响,在肉仔鸡的器官、肌肉、肠道和粪便中未检测到Cry1Ac蛋白残留。转Cry1Ac/sck基因糙米对肉仔鸡的饲用是安全的。
|
|
|
|
1 |
王进友;;AA肉仔鸡饲养管理程序[J];现代畜牧兽医;1992年02期 |
2 |
徐敏;朱冬明;;肉仔鸡猝死综合征的预防[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1993年01期 |
3 |
周轩,张兴忠,路可帅;肉仔鸡暴发卡氏白细胞虫病[J];畜牧与兽医;1994年02期 |
4 |
刘靖;肉仔鸡腹水症的诊疗与病因分析[J];吉林畜牧兽医;1994年02期 |
5 |
张以装;肉仔鸡的饲养管理技术[J];中国禽业导刊;1994年06期 |
6 |
王进友;浅谈肉仔鸡腹水症的发生与防制[J];辽宁畜牧兽医;1995年04期 |
7 |
霍启光;中国肉用仔鸡营养需要研究进展(1986—1995)[J];饲料工业;1996年02期 |
8 |
陈玲;肉仔鸡流水式快速饲养法[J];农村新技术;1996年02期 |
9 |
周桂莲,韩友文;饲喂高铜日粮对肉仔鸡影响的研究[J];饲料博览;1996年03期 |
10 |
赵元礼;战荣善;王吉芳;张培兴;;鱼粉引起肉仔鸡肌胃糜烂的病例[J];中国兽医杂志;1996年01期 |
11 |
张照喜,马玉胜;夏季日粮中添加动物脂肪对肉仔鸡的增重效果[J];中国家禽;1997年06期 |
12 |
李凯,彭会芹;温度与肉仔鸡饲养[J];中国禽业导刊;1997年10期 |
13 |
卓从申;肉仔鸡V_(B2)缺乏症的诊疗体会[J];河南畜牧兽医;1998年02期 |
14 |
闫秀萍;天气骤变时如何管理肉仔鸡群[J];吉林畜牧兽医;1998年10期 |
15 |
胡兰;热应激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机理及调节[J];辽宁畜牧兽医;2001年02期 |
16 |
张喜臣,薛树山,刘欣,刘鸿鹤,赵连臣,金玉敏,曹玉敏;应用扶正祛邪法提高肉仔鸡抗病能力的探讨[J];辽宁畜牧兽医;2003年01期 |
17 |
刘来利,李元新,王必成;微量元素制剂对肉仔鸡血液GSH-Px和SOD活力的影响[J];中国兽医科技;2004年06期 |
18 |
朴香淑
,史彬林
,李德发
,袁书林
,臧建军
,闫学军;保尔福对肉仔鸡生长、微生物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饲料;2004年11期 |
19 |
;肉仔鸡典型饲料配方(%)[J];饲料博览;2006年01期 |
20 |
杨林;;肉仔鸡死后剖检对疾病的诊断[J];养殖技术顾问;2007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