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发芽期耐渍相关基因的筛选
【摘要】:油菜是世界第二大油料作物,我国油菜种植面积达1.1亿亩,长期以来是居于世界首位。目前,我国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约占全国油菜种植总面积的80%。由于长江流域油菜种植普遍采用水稻-油菜轮作制度,因此油菜生长过程中面临稻田土壤持水重,土壤粘重问题,加之春秋季节多雨,导致油菜湿涝灾害频发,导致油菜与产量相关的性状指标,如有效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和角果粒数等不同程度减少,最终造成减产。尽管目前有关植物淹水胁迫下基因表达的研究很多,但是油菜淹水胁迫下全基因组表达研究甚少。
本研究对两个极端材料中双9号(极耐)和GH01(敏感)在发芽期分别淹水胁迫4h和12h,通过RNA-Seq测序获得差异基因表达谱,筛选油菜淹水胁迫应答基因,在转录水平上阐明油菜对淹水胁迫响应的分子机理,为油菜耐渍研究和耐渍育种提供基础。研究结果如下:
1.敏感材料GH01在胁迫4h下共筛选到100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280个,下调基因729个;在胁迫12h下共筛选到57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170个,下调基因404个。GH01在淹水胁迫4h和12h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DNA/RNA结合蛋白、特异序列转录因子、氧结合蛋白、水解酶活性等;参与的生物过程主要富集在转录调控、对普遍环境胁迫响应、对激素响应(ABA、生长素、茉莉酸)、对活性氧胁迫响应、防御响应、对渗透压响应以及信号传导过程。这些差异基因表达产物富集在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质及过氧化物酶体。
2.耐渍材料中双9号在淹水胁迫4h下共有58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基因24个,下调表达基因556个;在胁迫12h下共有44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132个,下调基因309个。中双9号在胁迫12h和4h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特异序列转录因子、水解酶活性、金属离子结合蛋白、电子载体及与氧气结合的亚铁血红素蛋白和氧结合蛋白;参与的生物过程主要富集在对机械损伤响应、对ABA诱导响应、氧化还原反应、对活性氧胁迫响应、防御反应、脂类代谢以及转录正调控等;这些差异基因表达产物主要集中在细胞壁、细胞膜、膜锚定区域和胞外基质。
3.在淹水胁迫4h时,中双9号和GH01之间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有807个,其中,737个下调表达,270个上调表达;而淹水胁迫12h时,两个材料之间共有417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273个下调表达,144个上调表达。中双9号和GH01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对环境胁迫的响应、转录调控、信号传导、氧化还原反应、碳水化合物代谢、转运过程、次级代谢、脂代谢、蛋白质降解和RNA识别等方面。
4.通过对中双9号和GH01在淹水胁迫4h和12h分别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找到一些差异表达的基因。这些基因主要涉及转录调控、细胞壁形成、细胞凋亡、环境胁迫的响应、和电子传递链等相关。其中转录调控类基因占到很大比例,转录调控类基因主要是参与逆境胁迫的转录因子,包括AP2/ERF家族转录因子、MYB家族转录因子和bHLH家族转录因子。跟细胞壁形成相关的基因包括木葡聚糖基转移酶、细胞壁伸展蛋白等。
|
|
|
|
1 |
庞晓斌;毛新国;景蕊莲;施俊凤;高婷;昌小平;李彦舫;;小麦幼苗水分胁迫应答基因表达谱分析[J];作物学报;2007年02期 |
2 |
胥婷;董滟珍;任蔷;李关荣;;杂交稻富优1号苗期蔗糖/质子同向转运体基因家族表达谱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
3 |
于凤池,董海涛,谭学林,王晟,徐绍忠,李德葆;大规模RNA阵列验证水稻茎组织特异性高表达基因[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4年04期 |
4 |
余传定;许沈华;牟瀚舟;姜志明;朱赤红;刘祥麟;;胃癌差异表达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及其功能分析(英文)[J];遗传学报;2006年05期 |
5 |
王秀利;仇雪梅;刘娣;;猪肌肉组织表达序列标签(ESTs)的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年08期 |
6 |
袁运生;张夕原;严德珺;杨婷旭;郜尽;俞雁;;小鼠肝再生过程中脂质代谢相关通路中基因的表达谱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
7 |
张俊珍;范瑞文;董常生;;羊驼皮肤角蛋白基因家族的表达[J];动物医学进展;2009年09期 |
8 |
胥婷;任蔷;苟兴;吕晓峰;李关荣;易泽林;;杂交稻蔗糖/质子同向转运体基因家族时空表达差异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0期 |
9 |
彭丹辉;彭惠茹;倪中福;聂秀玲;姚颖垠;秦丹丹;贺可香;孙其信;;利用大麦寡核苷酸芯片进行小麦苗期叶片热胁迫基因表达谱分析[J];自然科学进展;2006年11期 |
10 |
林凡云;胡银岗;宋国琦;何蓓如;;糜子干旱后复水过程中基因表达谱的初步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11 |
杨菲菲;;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17期 |
12 |
谷耀军;何东健;张阳;;基于SVM法线算法的特征基因提取[J];农机化研究;2008年06期 |
13 |
陈小平;朱方何;洪彦彬;刘海燕;张二华;周桂元;李少雄;钟旎;温世杰;李杏瑜;梁炫强;;两个南方花生主栽品种荚果与叶片基因表达谱分析[J];作物学报;2011年08期 |
14 |
陈茜;吴仲南;杜永均;诸葛启钏;;斜纹夜蛾嗅觉受体基因Ⅱ的表达谱分析[J];昆虫学报;2011年08期 |
15 |
骆蒙,孔秀英,刘越,周荣华,贾继增;小麦抗病基因表达谱中的文库构建与筛选方法研究[J];遗传学报;2002年09期 |
16 |
王洪宝,王启贵,李辉;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两品种鸡脂肪组织差异表达基因[J];生物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
17 |
赵丽萍;高其康;陈亮;王新超;姚明哲;;茶树基因芯片的研制和初步应用[J];茶叶科学;2006年03期 |
18 |
崔光红;黄璐琦;邱德有;袁媛;付桂芳;;丹参功能基因组学研究Ⅱ——丹参毛状根不同时期基因表达谱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7年13期 |
19 |
杨琳琳;蒋燕;杨桂梅;许柳雄;陈新军;徐善良;鲍宝龙;;银鲳皮肤和肌肉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分析[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
20 |
赵丽萍;马春雷;陈亮;;茶树幼根cDNA文库构建及其表达序列标签特性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0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