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产量及早熟性状的遗传特性研究
【摘要】: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最重要的豆科牧草,具有营养价值高、抗逆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产量和品质是紫花苜蓿育种过程中的主要关注指标,对其产量相关性状和早熟性状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产量和品质的遗传规律及其相互关系。但是,紫花苜蓿产量和早熟性状属于数量性状,由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决定,同时紫花苜蓿为异花授粉的同源四倍体植物,因此需要结合表型变异信息和遗传信息研究相关性状的遗传规律。基于杂交群体研究紫花苜蓿遗传规律可减小研究难度。分析杂交后代单株表型的遗传变异规律可为分子育种提供参考信息,为田间育种提供理论指导。本试验以低产早熟和高产晚熟紫花苜蓿为亲本材料,通过杂交的方法构建了包含152个单株后代的杂交群体,同时对两年表型数据进行统计。通过多元分析法对不同表型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同时对杂交后代的产量及始花期性状进行主多基因遗传分析,为进一步关联分析提供参考依据,为苜蓿品种改良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试验结果如下:1、对F_1代不同农艺性状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变异系数最大的指标是干重、分枝数和茎叶比。相关分析表明,干重和株高、分枝数、茎粗及茎叶比有极显著相关关系。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株高和分枝数是影响干重的主要指标。2、始花期数据两年试验结果存在一致性,F_1代个体分布呈现出双峰分布的特点。主多基因模型分析得出2MG-A为最适遗传模型。2015年的主基因遗传率为99%,2016年的主基因遗传率为98.5%。因此始花期主要受两对主效基因控制,同时具有加性作用。3、干重数据的表型变异信息两年试验结果一致,F_1代单株变异范围广泛,Z检验得出干重分布符合正态分布。主多基因模型分析得出2015年2MG-A为最适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88.8%;2016年2MG-AD为最适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91.5%。因此两年试验结果的最适遗传模型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两年数据分析结果都显示干重受两对主效基因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