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氨酸硒羟基类似物或酵母硒对泌乳奶牛血清及乳中硒浓度、生产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摘要】:本研究通过向饲粮中添加蛋氨酸硒羟基类似物(Hydroxy-analogue of selenomethionine,HMSeBA)或酵母硒(Selenium yeast,SY)来探究其对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血清及乳中硒浓度、生产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HMSeBA和SY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试验一:本试验旨在比较HMSeBA和亚硒酸钠(Sodium selenite,SS)对氧化应激条件下泌乳奶牛血清及乳中硒浓度、生产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八头经产的泌乳奶牛被饲养在环境控制舱中。试验分3个连续的阶段,协变量期(9 d),适应期(28 d)和热应激期(9 d)。在协变量和适应期,所有奶牛均在热中性条件下饲养;在热应激期,所有奶牛都暴露于循环热应激条件下来建立氧化应激模型。共2个试验处理:SS处理(0.3mg Se/kg DM)或HMSeBA处理(0.3mg Se/kg DM)。试验结果表明:(1)HMSeBA组奶牛血清及乳中硒浓度和乳中硒/血中硒的比例均显著高于SS组(P0.05);(2)HMSeBA组奶牛与SS组相比,产奶量有升高的趋势(P0.1),乳脂产量显著降低(P0.05),其它生产性能指标未受硒源的影响(P0.05);(3)HMSeBA组奶牛血清中谷丙转氨酶的水平显著低于SS组(P0.05),其它血液生化指标未受硒源的影响(P0.05);(4)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未受硒源影响(P0.05),但HMSeBA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SS组(P0.05),丙二醛、过氧化氢和一氧化氮的浓度显著低于SS组(P0.05)。试验二: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SY对泌乳奶牛血清及乳中硒浓度、生产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36头胎次、泌乳日龄及产奶量相近的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头,各组硒的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0.5 mg/kg DM及5 mg/kg DM。预试期14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1)血清及乳中硒浓度均随SY添加水平的提高显著升高,线性及二次均显著(P0.01,P0.01);(2)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及乳成分未受SY添加的影响(P0.05),但体细胞数随着SY添加水平的提高呈线性降低(P0.05);(3)胆碱酯酶活性随着SY添加水平的提高呈线性降低(P0.01),其它血液生化指标未受SY添加的影响(P0.05);(4)随SY添加水平的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1)及总抗氧化能力(P=0.01)呈线性升高,丙二醛含量有线性降低的趋势(P0.1),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未受SY添加的影响(P0.05)。综上所述:在奶牛饲粮中添加0.3 mg/kg DM HMSeBA,与同等剂量SS相比,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血清及乳中硒浓度及奶牛的抗氧化能力,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氧化应激状态下奶牛的产奶量。泌乳中期奶牛对5 mg/kg DM SY有一定的耐受性,且较0、0.5 mg/kg DM SY添加水平显著提高奶牛乳中硒浓度及抗氧化能力。
|
|
|
|
1 |
董春光;武守艳;杨丽华;韩文儒;赵晶晶;陈剑波;韩一超;王俊东;;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奶牛血清中的β-羟丁酸[J];中国兽医杂志;2017年05期 |
2 |
贺普霄;张和平;柯忠哲;刘翊中;;奶牛的氨基酸营养——肝功障碍奶牛血清游离氨基酸变化的研究[J];饲料与畜牧;1987年05期 |
3 |
周纪曾;李倬;史灯;康承伦;;兰州地区青年育成奶牛血清中生长激素含量的测定[J];草与畜杂志;1988年05期 |
4 |
史灯;周纪曾;李倬;康承伦;;兰州地区青年育成奶牛血清中甲状腺素含量的测定[J];草与畜杂志;1989年04期 |
5 |
刘德义;顾有方;王永鑫;丁春华;陈会良;;大豆黄酮对奶牛血清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08年11期 |
6 |
董银根,沈惠君;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奶牛血清中硒[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2年04期 |
7 |
尹柏双;李静姬;呼显生;崔永镇;郝景峰;;乳房炎病奶牛血清抗氧化物酶活性[J];中国兽医学报;2012年07期 |
8 |
魏锁成;仝伟建;田凤林;;奶牛血清元素和生殖激素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9 |
陈飞;杨建虎;王绪海;蒋松;;围产期奶牛血清酮体的测定与分析[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7年02期 |
10 |
武瑞,周云波,张洪友,牟永成;酮病奶牛血清中钙、磷含量变化的研究[J];动物医学进展;2005年07期 |
11 |
朱永刚;王磊;王旭荣;张景艳;崔东安;张凯;张康;王学智;李建喜;杨志强;;胎衣不下奶牛血清和胎盘中激素含量变化的研究[J];中国奶牛;2017年04期 |
12 |
王乐新;赵志敏;张金艳;张欣艳;辛玉军;;奶牛血清激发荧光强度的试验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
13 |
商常发;陈会良;金光明;顾有方;路振香;吴艳;李坤;曹福生;;壳聚糖对乳房炎奶牛血清自由基代谢的影响[J];中国草食动物;2006年03期 |
14 |
刘士均,张献孔,苏占军,郭奎明,徐鹤清,夏继源,武建国,张太和,喻毅强,董聿明,董光峰;用ELISA和IEM技术检测257头奶牛血清中类人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87年03期 |
15 |
李平;赵兴旺;王鹏;曾磊;张银国;;麦可食对妊娠后期奶牛血清中部分离子浓度的影响[J];新疆农垦科技;2015年01期 |
16 |
何开兵;陶岳;;新疆石河子奶牛血清中维生素A、E的监测[J];中国动物保健;2011年04期 |
17 |
何宝祥,杜玉兰,黄廷富,李仕坚;高产奶牛血清镁含量分析[J];中国奶牛;2001年04期 |
18 |
秦敏;张辉;史彬林;郭晓宇;闫素梅;;不同泌乳阶段奶牛血清矿物元素含量的变化[J];饲料工业;2017年11期 |
19 |
张寿;李耀云;崔海龙;陈世堂;张鑫;;高海拔应激对奶牛血清中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