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矿物添加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利用、血液生化和骨骼发育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摘要】:饲用抗生素替代是肉鸡饲养面临的热点和难题之一。前期研究表明稀土矿物添加剂艾佐麦具有替代饲用抗生素的潜力。本研究评价艾佐麦替代肉鸡饲用抗生素的效果和机理,并探讨应用艾佐麦降低肉鸡饲料成本的可行性。试验一研究了稀土矿物添加剂艾佐麦(AZO)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利用、消化酶活性、免疫功能和骨骼矿化的影响。将240只1日龄雄性肉雏鸡随机分为4个日粮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不添加抗生素)、对照组+0.25%AZO、对照组+0.50%AZO和对照组+北里霉素,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42天的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25%AZO组和0.50%AZO组可以显著改善活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P0.05)。0.50%处理组的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日粮中添加0.25%和0.50%的AZO显著提高干物质、粗蛋白、表观代谢能、钙和磷的表观利用率(P0.05),并提高空肠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0.50%AZO处理组可以显著提高肌酐含量,0.25%AZO处理显著改善IgG。添加0.25%AZO组的胫骨直径、胫骨强度有增加趋势,且添加0.25%AZO组的胫骨钙和磷含量显著提高(P0.05)。结果表明,日粮添加0.25%和0.50%的AZO对生长、营养物质利用率、消化酶活性和骨矿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试验二研究了低能量日粮中添加艾佐麦(AZO)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骨骼矿化的影响。将180只1日龄雄性肉雏鸡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10只鸡。日粮处理组包括(1)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LME(前期基础日粮-100 kcal/kg ME,后期基础日粮-200 kcal/kg ME),(3)AZO-0.25(LME+AZO-0.25%)。42天的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25%的AZO能显著改善肉鸡体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对照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LME组和AZO-0.25组(P0.05)。日粮中添加0.25%AZO显著提高肉仔鸡干物质、粗蛋白、能量、磷、钙的表观利用率(P0.05)。此外,与LME组相比,AZO-0.25组的胫骨长度、胫骨强度、灰分、磷和钙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综上,添加0.25%的艾佐麦可以通过提高消化酶活性和养分利用率补偿代谢能水平下降对肉鸡的负面影响。试验三研究了低蛋白和低氨基酸日粮中添加艾佐麦(AZO)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空肠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指标和胫骨发育的影响。将180只1日龄雄性肉雏鸡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日粮包括正对照(PC,常规饲粮,前期粗蛋白21.5%,后期粗蛋白19.0%),负对照(NC,前期粗蛋白19.5%,后期粗蛋白17.0%,并相应降低饲粮必需氨基酸水平)和AZO-0.25组(NC+0.25%AZO)。试验期42天。结果表明,AZO-0.25组活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肉比均较负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AZO-0.25组的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明率显高于负对照组(P0.05),但对免疫器官指数和腹脂率无影响。饲喂AZO-0.25的肉鸡干物质、粗蛋白、能量、钙和磷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负对照组的肉鸡(P0.05)。此外,与NC相比,AZO-0.25组空肠胰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AZO-0.25对鸡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肌酐、降钙素水平(P0.05)。饲喂0.25%AZO显著提高胫骨强度、灰分、钙和磷含量(P0.05)。综上,添加0.25%的艾佐麦可以通过提高消化酶活性和养分利用率补偿因日粮粗蛋白和氨基酸水平降低对肉鸡生长和代谢的负面影响。綜上,饲料中添加0.25%-0.5%天然稀土矿物添加剂——艾佐麦显著改善肉鸡生长、养分沉积和骨骼矿化,可达到10 mg/kg吉他霉素的添加效果。肉鸡饲料中添加0.25%的艾作麦可补偿因饲料代谢能降低100kcal或粗蛋白(氨基酸)降低2个百分点对肉鸡的负面影响。其添加效应与提高肉鸡养分消化和利用能力有关。由此可见,艾作麦在肉鸡无抗饲料生产和降低饲料成本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
|
|
1 |
杨志强;张科仁;张平成;毛嗣岳;孙维宏;;添加稀土矿物对肉鸡生长的影响[J];饲料工业;1990年10期 |
2 |
焦芸芬;刘庆生;廖春发;;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探索《稀土矿物及加工》课程的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08期 |
3 |
;新型稀土矿物饲料盐砖问世[J];陕西农业科学;1995年02期 |
4 |
向井滋;;稀土矿物的选矿[J];江西有色金属;1990年02期 |
5 |
吴澄宇;;1993年国际稀土矿物会议简介[J];矿床地质;1993年03期 |
6 |
韩学印,李良才,常叔,刘秀云,徐保民;浓NaOH溶液分解稀土矿物的研究[J];稀土;1985年03期 |
7 |
宫胁律郎
,中井泉
,杨主明;稀土矿物的晶体结构[J];地质科技情报;1989年02期 |
8 |
庄世杰;稀土矿物的电子探针分析[J];矿产与地质;1982年00期 |
9 |
杨志强;毛嗣岳;张科仁;张平成;孙维宏;;稀土矿物饲料添加剂肉鸡饲喂的试验研究[J];甘肃畜牧兽医;1991年03期 |
10 |
周毅;海一鸣;;稀土矿物焙烧工段喷淋废水处理的研究[J];稀土;2012年06期 |
11 |
秦亚平;;稀土矿物分析及加工方案研究[J];硅谷;2011年04期 |
12 |
张培善,杨主明,陶克捷,宋仁奎;我国铌钽稀土矿物学及工业利用[J];稀有金属;2005年02期 |
13 |
韩茂瑗;;国际稀土矿物技术讨论会[J];金属矿山;1990年12期 |
14 |
孟颖;从白云鄂博共生铁矿石中浮选稀土矿物的研究[J];稀土;1985年02期 |
15 |
;国际[J];中国有色金属;2013年15期 |
16 |
杨主明,潘兆橹,张建洪;稀土矿物的比较晶体化学[J];中国稀土学报;1992年03期 |
17 |
黄林旋,吴祥林;异羟肟酸类型捕收剂的研制与浮选稀土矿物试验[J];稀土;1985年03期 |
18 |
王树根;;稀土矿物电子探针定量分析研究[J];矿物岩石;1987年03期 |
19 |
庄世杰;;稀土矿物的电子探针分析[J];电子显微学报;1983年01期 |
20 |
刘世荣;胡瑞忠;姚林波;周国富;;贵州织金新华磷矿床首次发现独立的稀土矿物[J];矿物学报;200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