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大麦2H染色体上的α-淀粉酶抑制蛋白基因Isa-H1向普通小麦的导入、鉴定及表达

原亚萍  
【摘要】: 小麦成熟期穗发芽(Pre-harvest Sprouting,PHS)是世界性小麦自然灾 害,指小麦在收获前遇到阴雨或潮湿环境下的穗上发芽。在整个穗发芽的进 程中,多种水解酶的活性得到提高,特别是α-淀粉酶活性的提高,对胚乳中 淀粉的分解能力增强,严重限制了面粉的加工利用。大麦2H染色体长臂上 携带有α-淀粉酶抑制蛋白基因Isa-H1,将这一基因导入小麦并研究其表达抑 制情况,结果如下: 1.通过基因组原位杂交,解析了CSph1b×BetzesCS+2H杂种组培SC_2 代15份材料的遗传组成,其中X99-1、X99-3为二体缺体2H三体,X99-2、 X99-9为单体异代换系,X99-4、X99-5、X99-7、X99-11、X99-12、X99-14 为二体异代换系,X99-13为代换易位系。 2.经中国春重双端体DDT2A、DDT2B及DDT2D测交及RFLP分析, 鉴定出一套小麦-大麦2H二体异代换系,其中X99-4、X99-5为A代换即 2H(A),X99-11、X99-12、X99-14为B代换即2H(B),X99-7为D代换即 2H(D);同时明确了代换易位系中代换所涉及的染色体为2H/2B;小麦第二 部分同源群短臂探针psr131可作为追踪大麦2H染色体的RFLP标记。 3.代换系2H(A)、2H(B)和2H(D)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s MI)具21Ⅱ的频率分别为92.56%、94.12%和95.41%,表明3个代换系染 色体基本构型为21Ⅱ,在细胞学上是稳定的。 4.代换系2H(B)、2H(D)的穗长、每株穗数、每穗粒数及籽粒大小等农 艺性状均好于CS。2H(A)、2H(B)和2H(D)的不育率分别为40.44%、20.30% 和21.82%。大麦2H染色体对小麦第二同源群B、D染色体的缺失有较好的 补偿能力。 5.CSph1b×CS+Betzes2H杂种组培当代以高达12.5%的频率获得了小 麦-大麦2H单体异代换系,对其继续进行选择,在SC_3代获得了2H二体异 代换系2H(B)。利用大麦2H染色体上的STS长臂引物aABC252及短臂引 物aABC454对2H(B)×CS杂种组培后代SC_1及SC_2进行筛选,2H染色体 在各代的传递率分别为90%和50%。从74株SC_2代中筛选出2株小麦染色 体与大麦2HL的重组材料19-1-1、19-1-5。19-1-1 PMCs MI染色体构型为 Zn=20II十I+t+。 6.通过硫酸胺沉淀、离子交换及等电聚焦电泳等方法,提纯了大麦a· 淀粉酶抑制蛋白(BASI)。蛋白功能检测结果表明BASI可与小麦a·淀粉 酶-l结合成复合物,从而达到降低小麦a·淀粉酶活性的目的。同时发现BASI 对小麦a-淀粉酶-2也有抑制作用。 7.采用等电聚焦电泳,分析了各材料抑制蛋白(ASI)的动态变化,结 果表明抑制蛋白在花后15天已开始合成,随着发育天数的增加,蛋白含量 逐渐增加,30.35天含量较高。激光扫描结果表明附加系CS+B6TZeSZH及代 换系的ASI含量高于小麦品种中国春,说明大麦a-淀粉酶抑制蛋白基因Isa- HI在小麦背景下表达正常。 8.大麦ZH染色体导人小麦背景后存在协调、表达和基因互作问题,从 植株长势和淀粉品质看,整倍体代换系好于附加系。代换系ZH()穗发芽率 较低,ZH田)的高峰粘度较高,淀粉品质较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高进军;;大中农场大麦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4期
2 钱刚;平军娇;王大忠;张珍;刘茂生;;SSR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对大麦糖化力的选择效果[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3 张华瑜;潘永东;;啤酒大麦甘啤系列微型制麦工艺研究[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1年02期
4 许立彬;冯雪蓉;郭彦泰;宋伟;;不同肥密对垦啤8号啤酒大麦产量的影响[J];现代化农业;2011年07期
5 金久宏;查永江;丁志娥;;大麦对盐碱性防护林地改良效果分析[J];防护林科技;2011年04期
6 于颢;闫旭;郭卫东;辛德东;;小麦属植物寒胁迫相关miRNA的生物信息学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7 ;短信平台[J];农村百事通;2011年16期
8 李学俊;李新宇;李迟园;陈鹏;;大麦纤维素合成酶截短体的重组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J];西北农业学报;2011年08期
9 朱琳;刘仙俊;;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建设2011年四川科研生产考察会议在我校隆重召开[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1年02期
10 钱刚;平军娇;张珍;王乾兴;刘茂生;;3种棱型大麦中脱水素6(DHN6)的性质、突变位点与蛋白质进化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1年03期
11 王慧慧;熊飞;王峰;刘智;顾蕴洁;王忠;;5种谷物胚乳表层细胞的比较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1年02期
12 ;德国科学家开发出破译复杂谷物基因组的方法[J];中国科技产业;2011年07期
13 陶莉;;用锤式和双辊式粉碎机粉碎富含大麦的猪饲料(续完)[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1年03期
14 宋晶;李海涛;程海涛;张秋菊;张爱华;张连学;;人参中ACE抑制蛋白的提取[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19期
15 ;乌克兰决定征收粮食出口关税[J];中国粮食经济;2011年08期
16 李忠环;韩智强;高福宏;彭云;史德;杨正权;杨丽琼;付斌;;不同前茬对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22期
17 张凤英;刘建军;包海柱;刘志萍;;内蒙古东部井灌区不同密度与施肥水平对大麦蒙啤麦1号产量及蛋白质含量效应研究[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1年02期
18 高贵涛;;鸭的六类常用饲料[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10年04期
19 ;农事气象谚语(上)[J];农民文摘;2005年09期
20 薛华;;肉牛常用饲料的特点[J];乡村科技;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见友;刘玲玲;;大麦虫诱发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一例[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赵竹青;马建锋;;铝胁迫下大麦(Hordeum vulgare L.)根系柠檬酸分泌特征[A];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3 高旭春;郭成亮;;从进口大麦中黑尖大麦分离的部分真菌[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4 吕涛;张晓霞;黄莎;董凌;林存亮;王竹琼;古丽夏提;;2003年大麦腐植酸有机肥效应试验初报[A];第三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5 董五辈;;大麦与白粉病菌互作非寄主抗性的分子机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黄剑华;陆瑞菊;何南扬;龚来庭;王亦菲;孙月芳;周润梅;;小孢子培养技术在大麦遗传改良上的应用[A];全国作物细胞工程与分子技术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黄剑华;;大麦细胞工程育种研究与展望[A];全国作物细胞工程与分子技术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钟正泽;刘作华;欧秀琼;江山;姚焰础;;β-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对猪生产性能及大麦日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吴连生;冯占和;张凤英;;积极发展大麦生产 推进内蒙古地区大麦产业化进程[A];内蒙古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焦芳婵;毛雪;李润植;;大麦抗黄矮病毒基因Yd2的遗传图谱[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原亚萍;大麦2H染色体上的α-淀粉酶抑制蛋白基因Isa-H1向普通小麦的导入、鉴定及表达[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2 Shafaqat Ali;大麦铬与盐、铝的互作和减轻铬毒害的化学途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陈新宏;大麦与小麦杂交及其杂种后代的创制、鉴定和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4 周林福;新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α突变体治疗哮喘作用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5 邬飞波;大麦镉积累和耐性基因型差异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6 陈惠兰;我国南方稻区稻瘟病菌群体结构及水稻和大麦抗病QTL的比较作图[D];华中农业大学;2001年
7 郭天荣;大麦耐酸性土壤种质资源的筛选方法和耐性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许如根;大麦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与遗传分析[D];扬州大学;2005年
9 冯宗云;中国野生及栽培大麦的分子进化与大麦穗分枝新基因的分子作图[D];四川大学;2003年
10 庞劲松;应用DNA芯片技术对大麦种皮特异基因的表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峰;小麦、大麦K~+电压门控通道蛋白β亚基基因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微;大麦Isa-H1基因的克隆及遗传转化[D];吉林大学;2009年
3 苗少娟;大麦虫Zophobas morio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塑料降解作用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郭飞;大麦掩青对烤烟品质影响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4年
5 张立立;大麦天然突变体穗分枝新基因的发现及分子标记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6 王爱东;已克隆角质层基因在水稻和大麦基因组中的初步定位[D];兰州大学;2011年
7 赵彦宏;大麦BYDV抗性及Yd_2基因分子检测技术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1年
8 纪江明;不同地下水位对大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计算机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9 赵淑芳;mlo大麦与白粉病菌互作的分子细胞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刘娜;大麦虫幼虫超氧化物歧化酶分离提纯工艺及酶学性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光伟 李支平;大麦屿港羽翼渐丰欲腾飞[N];中国水运报;2005年
2 张宏军 陈奇峰;大麦屿港集装箱首季吞吐量大涨[N];台州日报;2009年
3 冯俊扬 宋洁云;阿根廷获准向中国出口大麦[N];经济参考报;2011年
4 谢芹芳;腾冲县千亩大麦展示样板长势喜人[N];农民日报;2011年
5 李俊雄;大麦客供应链融资谋求“链主”地位[N];东莞日报;2011年
6 周旭娇;大麦客承诺“无因退货”[N];东莞日报;2011年
7 周旭娇 罗志君;大麦客联姻银行剑指供应链融资[N];东莞日报;2011年
8 孟祥锋;国家大麦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介绍[N];驻马店日报;2009年
9 周旭娇;大麦客创造出了零售业的“东莞速度”[N];东莞日报;2011年
10 周旭娇;“小麦客”首家店落户东泰花园社区[N];东莞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