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种子蛋白多样性研究
【摘要】:
采用SDS—PAGE电泳、蛋白质组分连续累进提取以及
氨基酸含量自动测定分析等技术,对紫花苜蓿种子蛋白多样
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苜蓿品种内和品种间具有较丰
富的多态性,在参评国内苜蓿品种遗传多样性中,88.7%来自
品种内的遗传变异,11.3%来自品种间。说明参评苜蓿品种内
比品种间存在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参试的国内苜蓿品
种间基因分化系数为0.113,参试的美国苜蓿品种间基因分化
系数为0.275,说明参评的国内苜蓿品种间基因交流比参评的
国外苜蓿品种间基因交流强。(3)参试国内苜蓿品种的总基
因多样性、多态位点比例及品种内基因多样性平均值均高于
参试的美国苜蓿品种,说明参试的国内苜蓿品种杂合度高。
(4)品种间亲缘关系远近与其地理分布具有一定相关性。
(5)四种蛋白质组分含量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球蛋白、
谷蛋白、清蛋白、醇溶蛋白;全蛋白含量及四种蛋白质组分
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6)苜蓿种子均含有17种
游离氨基酸。谷氨酸含量最高,天冬氨酸含量次之,胱氨酸
含量最低;氨基酸总量及17种游离氨基酸在不同品种间存在较大
差异。
|
|
|
|
1 |
薛勇;;紫花苜蓿的播种技术[J];中国种业;2007年02期 |
2 |
薛勇;;紫花苜蓿的科学播种[J];农家科技;2007年08期 |
3 |
王鹏飞;杨玉辉;侯志研;李金凤;;紫花苜蓿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J];杂粮作物;2008年03期 |
4 |
王新萍;;紫花苜蓿高产栽培试验[J];石河子科技;2010年02期 |
5 |
云晓娟,阿瓦古丽·阿不都;紫花苜蓿种子生产技术要点[J];新疆畜牧业;2002年04期 |
6 |
常晋生;;紫花苜蓿繁种技术[J];种子科技;2005年06期 |
7 |
王琪;;紫花苜蓿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1年17期 |
8 |
尹君亮,张云生,孟季蒙,鲁刚,罗新伟,王建华;紫花苜蓿种子生产关键技术[J];新疆农垦科技;2003年02期 |
9 |
赵海泉,洪法水;钼浸种对紫花苜蓿种子活力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草地;1998年01期 |
10 |
刘长娥;谈谈如何提高北疆中叶紫花苜蓿种子质量[J];新疆畜牧业;1999年04期 |
11 |
张力军,王宏光;紫花苜蓿种子田的建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1年06期 |
12 |
姜振喜;;辽西干旱地区紫花苜蓿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2010年05期 |
13 |
;紫花苜蓿种子的繁育技术[J];北京农业;2001年07期 |
14 |
秦玉清;;紫花苜蓿的种植技术[J];山东畜牧兽医;2006年03期 |
15 |
耿慧;;紫花苜蓿栽培技术[J];农村科学实验;2008年03期 |
16 |
刘法涛,杨志忠,条了汉;紫花苜蓿种子田密度试验[J];新疆畜牧业;1993年03期 |
17 |
格明汗·贺孜尔,李国金;紫花苜蓿种子生产中菟丝子综合防治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2005年01期 |
18 |
马晖玲,温尚文;甘农三号紫花苜蓿种子生产技术[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1年05期 |
19 |
王赟文,韩建国,姜丽;紫花苜蓿种子高产灌溉技术研究进展[J];种子;2004年11期 |
20 |
陈维会;尤海洋;刘志刚;韩晓雷;;紫花苜蓿的栽培与田间管理技术[J];养殖技术顾问;2006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