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影响的模拟研究
【摘要】:
利用随机天气模型将IPCC最新推荐的气候模式HadCM2和ECHAM4的
结果与作物模式CERES-Rice相联接,同时考虑到CO_2对水稻的直接施肥作用
和水稻主要虫害二化螟的影响,模拟了未来5种气候情景下我国雨养和灌溉水
稻产量的变化趋势,根据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气象所实验站进行部分控制试验对
模拟进行检验和有关参数的调整。得出如下结论:在不考虑CO_2直接作用的情
况下,未来30—50年全国各地除西南少数地区外都有不同程度的减产趋势,
华北地区和西北减产幅度最大,雨养水稻减产幅度明显大于灌溉水稻,采取
CO_2减排措施可以减缓这种减产趋势,但减缓效果不明显。在考虑CO_2直接作
用的情况下,未来30—50年全国所有地区灌溉水稻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西
南地区增产幅度最大,雨养水稻产量有增有减,灌溉水稻的增产趋势明显大于
雨养水稻,不采取CO_2减排措施时增产幅度更大。CO_2减排措施在不同的初始
条件下和不同地区情况下的影响不同。在考虑二化螟作用时,4种气候变化情
景与现在情景下相差不明显。
|
|
|
|
1 |
龙国炳,颜友生;湖南省气候变化与水稻生产及其对策[J];作物研究;1995年01期 |
2 |
杨艺萍;潘安定;;电白县水稻气候生产潜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
3 |
丁丽佳;唐凯;杨群娜;陈淡芳;;潮州水稻生育期气候变化特点及其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10年S1期 |
4 |
葛道阔,金之庆,石春林,高亮之;气候变化对中国南方水稻生产的阶段性影响及适应性对策[J];江苏农业学报;2002年01期 |
5 |
熊伟,许吟隆,林而达,卢志光;两种温室气体排放方案下我国水稻产量变化模拟[J];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01期 |
6 |
杨修,孙芳,林而达,居辉,熊伟;我国水稻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J];自然灾害学报;2004年05期 |
7 |
余兆海;世界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J];世界农业;1982年07期 |
8 |
时宽玉;崔永伟;胡瑞法;;水稻花期高温对产量的影响研究(英文)[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9年02期 |
9 |
董艳;周世新;孙冰;王丽;张大为;;近50年气候变化对盘锦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
10 |
罗玉峰;彭世彰;王卫光;缴锡云;孙勇;韩冰;;气候变化对水稻灌溉需水量的影响——以高邮灌区为例[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5期 |
11 |
李萍萍;刘恩财;谢立勇;赵洪亮;;气候变化对吉林地区粮食作物生产的影响[J];农机化研究;2010年03期 |
12 |
房茜;吴文祥;;气候变化与技术进步对东北地区粮食产量的影响[J];吉林农业;2011年03期 |
13 |
俞芬;千怀遂;段海来;;淮河流域水稻的气候适宜度及其变化趋势分析[J];地理科学;2008年04期 |
14 |
何凡能;李柯;刘浩龙;;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中国古代农业影响研究的若干进展[J];地理研究;2010年12期 |
15 |
李平;;日本寻求稻米新品种[J];农村实用技术;2008年04期 |
16 |
陈浩;罗怀良;李勇;;气候变化对四川省盐亭县主要农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
17 |
成林;薛昌颖;李彤霄;马志红;;河南省稻麦类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0年03期 |
18 |
危飞跃;;粮食生产中发展低碳农业的问题和对策[J];作物研究;2010年04期 |
19 |
冯恭衍;;气候和水稻[J];世界科学;1979年04期 |
20 |
罗天虎;遵义县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贵州气象;200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