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谭荫初;甘薯块根膨大期的管理技术[J];中国土特产;1998年03期 |
2 |
张庆会;试论影响甘薯块根形成和膨大的因素[J];作物杂志;1995年02期 |
3 |
何荣鹤,孟水苗,叶天峰,陈英祖,戴银林,王泽民;甘薯块根肥大初期喷施烯效唑试验初报[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1996年Z1期 |
4 |
童相兵,叶天峰;甘薯块根肥大初期喷施烯效唑试验初报[J];上海农业科技;1998年04期 |
5 |
成善汉,苏振洪,谢从华,柳俊;淀粉-糖代谢酶活性变化对马铃薯块茎还原糖积累及加工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4年12期 |
6 |
秦颖,王毅,段长青,张大鹏;甘薯块根细胞中β-淀粉酶主要定位于质体内(英文)[J];Acta Botanica Sinica;2003年05期 |
7 |
万巧凤;姚新灵;丁海麦;;马铃薯反义SSU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大肠杆菌糖原合成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6期 |
8 |
蔺定运,李炜,刘晓阳;甘薯块根类胡萝卜素与薯肉色的研究[J];作物学报;1989年03期 |
9 |
张文曦
,李尧权;甘薯块根发育的初步观察[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6年01期 |
10 |
董云洲,王晓峰,贾士荣;大肠杆菌glgC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与定点突变[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999年02期 |
11 |
侯夫云;赵兵;赵宝杰;王庆美;李爱贤;张海燕;董顺旭;张立明;;利用改良的CTAB-LiCl法提取甘薯块根RNA[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
12 |
刘德金,藤瀨一马;影响甘薯块根形成因素的分析[J];福建农业科技;1979年06期 |
13 |
胡建勋,刘小平,王钰;甘薯块根主要品质分析及相关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1997年01期 |
14 |
王连平,郜海燕,应铁进;甘薯块根机械损伤后酚类物质含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浙江农业学报;1997年02期 |
15 |
宋波涛,谢从华,柳俊;马铃薯sAGP基因表达对块茎淀粉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5年07期 |
16 |
刘超;康国章;郭天财;岳彩风;沈丙权;;小麦AGPase基因LSU Ⅱ的克隆及反义表达与RNAi干扰载体的构建[J];华北农学报;2009年04期 |
17 |
康国章;沈丙权;王永华;刘超;郭天财;朱云集;;小麦籽粒内AGPase质体型小亚基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8年04期 |
18 |
沈丙权;郑贝贝;彭慧芳;郭天财;康国章;;玉米AGPase胞质型小亚基ZmSSUI基因的克隆及在籽粒发育过程中的表达[J];西北农业学报;2010年07期 |
19 |
张庆会,肖美华;试论甘薯块根形成与膨大的生长机理[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20 |
张庆会,徐步东;试论甘薯块根的生长机理[J];生物学通报;2002年0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