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AFLP标记技术研究甘蓝类蔬菜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
【摘要】:
甘蓝类作物(Brassica oleracea)是十字花科芸薹属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本研究利用AFLP技术对其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为甘蓝类蔬菜作物的起源、分类及辅助选择育种捉供了分子水平上的依据。
应用AFLP技术对283份甘蓝类蔬菜种质进行了DNA水平上的多态性检测,9对AFLP引物产生689条带,多态性条带461条,多态性比率为66.9%。通过分层聚类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类、比较,探明其演化关系和多样性分布状况。明确了甘蓝类蔬菜变种间、变种内以及结球甘蓝和青花菜自交系间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从分子水平上为甘蓝类蔬菜作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通过AFLP分子标记技术将甘蓝类蔬菜分为五个主要类群: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var. botrytis L. )、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var. italica Planch)、芥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alboglabra)、球茎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 L. )和结球甘蓝(Brax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 L.),该分类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学分类结果基本一致。五个类群的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808、0.75、0.793、0.742和0.7。说明本研究中花椰菜和芥蓝内部品种间遗传背景比较狭窄,而青花菜、球茎甘蓝和结球甘蓝的遗传背景相对较宽。其中花椰菜类与青花菜类蔬菜的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最高达0.69,揭示了二者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反之,甘蓝与芥蓝之间的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最低,仅为0.578,说明甘蓝与芥蓝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远。
本研究单独对结球甘蓝和青花菜自交系进行AFLP分析,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进一步探讨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AFLP技术清楚地将所研究的结球甘蓝自交系分为四个类群:春甘蓝自交系、紫甘蓝自交系、秋甘蓝自交系和来自我国台湾的自交系。其中,春甘蓝自交系的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最高,说明了本研究中春甘蓝自交系的遗传背景相对较狭窄。四个类群之间,春甘蓝自交系与紫甘蓝自交系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紫甘蓝自交系与春、秋甘蓝自交系在亲缘关系的远近上则几乎相同,而与
来自台湾的自交系最远。
本研究另外发现,抱子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gemmlfera zenk)
和紫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 L.f.rubra)在分类中聚在结球甘
蓝类群里,但传统分类中抱子甘蓝和紫甘蓝与结球甘蓝一同作为甘蓝类
蔬菜的变种,在分类地位上与结球甘蓝相同,该结果需进一步验证。
|
|
|
|
1 |
汤青林,宋明,张钟灵;甘蓝类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J];西南农业学报;2000年03期 |
2 |
佳乃;注意草甘膦对甘蓝类蔬菜的药害[J];福建农业科技;1989年04期 |
3 |
徐宏磊;潘红;赵建良;包月华;黄健文;;浦东新区蔬菜种类与品种结构分布[J];上海蔬菜;2005年06期 |
4 |
杜黎明;胡天华;包崇来;朱琴妹;胡海娇;毛伟海;;白菜种质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ISSR标记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11期 |
5 |
宋曙辉,薛颖;甘蓝类蔬菜抗氧自由基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1999年06期 |
6 |
杨友才;周清明;尹晗琪;朱列书;;烟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6年11期 |
7 |
张敏;黄苏珍;;鸢尾属种质资源的ISSR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
8 |
刘本英;李友勇;孙雪梅;王丽鸳;贺巍;成浩;汪云刚;王平盛;;EST-SSR分析云南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J];核农学报;2010年05期 |
9 |
常国斌,常洪,刘向萍,王惠影,徐伟,赵文明,王庆华;运用微卫星DNA标记分析我国野生鹌鹑遗传多样性[J];遗传学报;2005年08期 |
10 |
周杰;于鹏;陈学森;姜远茂;刘安洲;陈晓流;李素真;;甜樱桃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
11 |
王小精;刘国民;许晓红;李娟玲;;应用RAPD技术探讨苦丁茶冬青种质材料的起源[J];贵州科学;2008年02期 |
12 |
刘晓丽;陈学森;张美勇;陈晓流;何天明;张立杰;张春雨;;普通核桃(Juglans regia)3个群体遗传结构的SSR分析[J];果树学报;2008年04期 |
13 |
司凤举;司越;;甘蓝类蔬菜黑根病的发生与防治[J];农村百事通;2009年12期 |
14 |
桂腾琴;乔爱民;孙敏;王心燕;吴和原;;果梅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9年05期 |
15 |
谭卫萍;张秋明;于晓英;曾继吾;黄秉智;易干军;;香蕉种质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0年06期 |
16 |
林郑和;陈常颂;陈荣冰;;我国39个茶树品种的RAPD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06年05期 |
17 |
廖毅;孙保娟;黎振兴;罗少波;陈日远;孙光闻;李植良;;茄子及其近缘野生种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09年06期 |
18 |
桂腾琴;乔爱民;孙敏;王心燕;吴和原;;果梅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7期 |
19 |
李梅,孙德岭,赵前程,蔡荣旗,申书兴;甘蓝类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回顾与展望[J];天津农业科学;2004年01期 |
20 |
祁建民;王涛;陈顺辉;周东新;方平平;陶爱芬;梁景霞;吴为人;;部分烟草种质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ISSR标记分析[J];作物学报;200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