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国苜蓿审定登记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郭江波  
【摘要】: 本论文以苜蓿种子贮藏蛋白(seed storage proteins,SSPs)和过氧化物酶等位酶(peroxidase,PER)为指标,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我国审定登记的31个苜蓿品种和一个未登记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参试的32个苜蓿品种的种子贮藏蛋白单体的分子量介于21.2kD~85.1kD。谱带多态性主要出现在43.7kD~25.7kD和74.1kD~66.1kD两区段。对参试的18个地方品种的遗传分析表明,关中苜蓿的品种内基因多样性最高(0.4688),新疆大叶苜蓿的最低(0.1664)。18个地方品种的基因分化系数为0.168,14个育成品种的基因分化系数为0.162,表明国内登记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于品种内(地方品种,83.2%;育成品种,83.8%)。育成品种的基因多样性平均值(H_(S2)=0.3136)略低于地方品种(H_(S1)=0.3310),地方品种的基因杂合度高于育成品种,这可能与国内苜蓿的种植方式和繁种体制、育成品种亲本来源有关。对参试的18个地方品种的遗传结构分析表明:以λ_1=3.854为标准,参试的地方品种划分为七个组群,其中淮阴苜蓿单划为一组,而准格尔苜蓿与蔚县苜蓿的亲缘关系最近,组群分布基本与各品种的生态分布有关。以λ_2=3.700为标准划分,参试的14个育成品种划分为六个组群,其中草原1号和草原2号的亲缘关系最近,这与该两品种有共同的亲本有关。而通过远缘杂交培育成功的龙牧801、803,由于含有扁蓿豆的成份而自成一组。育成品种组群分布基本与各品种亲本来源有关。对全部参试品种的遗传结构分析表明,以λ_3=4.015为标准划分,32个参试苜蓿品种划分为9个组群,组群内各品种划分与地方品种生态分布和育成品种亲本来源相关,其中育成品种的归组体现了与其亲本的关系,如草原系列与其亲本准格尔同属一组。 苜蓿过氧化物酶等位酶研究表明,在幼苗期取材,过氧化物酶谱带相对变化比较稳定。在本试验中,过氧化物酶等位酶出现5~6条酶带,但仅捡出一个等位位点,即一对等位基因。由于捡出的等位位点太少,所以本实验未能实现依据一种等位酶将全部参试品种的亲缘关系区分开来的目的。因此,采用等位酶分析物种遗传多样性时,应多选择几种酶型易分析的等位酶作指标。在本实验中,粗略得到全部参试品种的基因分化系数(G_(ST))为0.062,中国苜蓿的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于品种内(93.8%)。等位酶的基因分化系数小于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分化系数,这可能与研究方法及选用的一种等位酶作为研究指标有关。种子贮藏蛋白和等位酶的研究结果都表明,国内审定登记苜蓿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于品种内。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毕玉芬,曹致中;苜蓿属植物遗传变异和分类的研究概况[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2 李世雄,王彦荣,孙建华;中国苜蓿品种种子产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J];草业学报;2003年01期
3 刘振虎,卢欣石,葛军;遗传标记在苜蓿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J];草业科学;2004年11期
4 卢欣石,何琪;中国苜蓿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J];中国草地;1997年06期
5 李拥军,苏加楷;苜蓿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的研究──RAPD标记[J];草地学报;1998年02期
6 毕玉芬;北疆苜蓿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J];草业科学;1998年03期
7 夏兰芹,郭三堆,蒋尤泉;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苜蓿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草地;2000年03期
8 王晓云,毕玉芬,赵志强;国内外苜蓿育种中的分子标记技术[J];生物技术;2004年04期
9 李拥军,苏加楷;中国苜蓿地方品种种子贮藏蛋白标记──遗传多样性的研究[J];草地学报;1998年03期
10 张旭婧;于林清;贾志斌;;苜蓿核心种质及其构建方法[J];中国草地学报;2007年01期
11 高宝兰;冷冻处理苜蓿根芽叶及其相对电导率和游离全氨基酸的变化[J];内蒙古草业;1996年Z2期
12 马其东,高振生,洪绂曾,王培,孟维国;不同苜蓿地方品种根系发育能力的评价与筛选[J];草业学报;1999年01期
13 李拥军,苏加楷;中国苜蓿地方品种亲缘关系的研究 Ⅱ.RAPD标记[J];草业学报;1999年03期
14 马其东,叶建敏;紫花苜蓿栽培管理技术[J];中国奶牛;2001年02期
15 阎旭东,朱志明,李桂荣,翟玉柱,孔德平,徐玉鹏;六个苜蓿品种特性分析[J];草地学报;2001年04期
16 张东杰,夏美茹;苜蓿的营养功能及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17 保国宝,李娟;苜蓿播种技术[J];青海农技推广;2004年01期
18 刘小平;菜用苜蓿无公害生产技术[J];西北园艺;2004年03期
19 李玉占,梁文举,姜勇;苜蓿化感作用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4年05期
20 秦芳;微波处理对甘肃省4个苜蓿地方品种抗旱性的影响[J];草业科学;2004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育青;赵青山;杨玉平;夏明;;添加剂对苜蓿青贮品质及奶牛产奶量的影响[A];第三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敏;张宁;王燕;张永根;;不同茬次的三种苜蓿营养成分的研究[A];第四届(2011)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高承芳;董晓宁;李文杨;张晓佩;;苜蓿化感作用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A];第三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哲;杜桂娟;杨姝;;中国北方地区苜蓿抗寒性研究进展[A];第四届(2011)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唐维新;王晶;周禾;;绿汁发酵液的制备及其对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A];第三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袁庆华;张文淑;;我国苜蓿病害研究进展[A];首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1年
7 严学兵;刘圈炜;王成章;郭玉霞;;苜蓿青饲对波尔山羊生长性能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A];第三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波;李红;王秀丽;于非;;苜蓿抗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初步研究[A];第三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徐安凯;孙祎龙;;苜蓿早春冻害(春冻)及其预防措施的探讨[A];第四届(2011)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红;李波;赵红波;王影;;诱变处理苜蓿愈伤组织抗碱性的研究[A];第三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振虎;中国苜蓿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2 蔡礼鸿;枇杷属的等位酶遗传多样性和种间关系及品种鉴定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
3 车永和;小麦族P基因组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与系统演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4 周连第;板栗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邓传良;石蒜属植物系统学及长筒石蒜遗传多样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6 石胜友;变叶海棠起源及其遗传多样性分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5年
7 王红霞;核桃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的构建[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8 桂富荣;紫茎泽兰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种群结构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9 周兰英;杜鹃属植物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10 陈庆山;大豆灰斑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和SSR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江波;中国苜蓿审定登记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2 杨建军;苜蓿经济性状与水分生态环境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3 韩光;酸性胁迫下Ca、P及接种量对苜蓿-根瘤菌体系群体感应及固氮性能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4 云岚;草原3号苜蓿新品种农艺性状及抗旱性评价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3年
5 何志水;苜蓿(Medicago sativa)共生固氮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3年
6 钟文文;高效苜蓿根瘤菌株的筛选[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7 徐春明;不同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生长特性分析及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8 刘玉华;不同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品质特性的分析及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9 张新平;添加剂在苜蓿青贮中的应用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5年
10 张健;三峡库区紫色石骨子土紫花苜蓿生态适应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稿件由加拿大使馆提供;加拿大苜蓿灌溉[N];中国畜牧报;2004年
2 通讯员付德强、王学君;阿合其农场推行春麦套种苜蓿模式[N];博尔塔拉报;2009年
3 ;苜蓿斑螟的发生与防治[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9年
4 北京;9820MF——多花苜蓿[N];山西科技报;2002年
5 北京畜牧局 罗慧宁;影响苜蓿干草品质的因素[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6 陈素杰;亮苜2号——多叶苜蓿[N];农民日报;2002年
7 王桂香;苜蓿喂畜也要注意[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6年
8 欧锡钊(中科创业总经理);我们为什么选择苜蓿[N];农民日报;2000年
9 省饲料工业协会 侯玉漂;禽猪牛都能沾苜蓿的光[N];河北科技报;2003年
10 见习记者 陈若琳;我区苜蓿“待价而沽”俏市场[N];华兴时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