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种子老化影响玉米、大麦、小麦种质遗传完整性变化的研究

张晗  
【摘要】:研究种子老化对库存种质遗传完整性变化的影响,是种质保存中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确保种质资源安全保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主要以玉米、大麦和小麦种质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形态标记、细胞标记、生化标记以及DNA分子标记等方法,来探讨种子生活力下降对种质遗传完整性变化的影响,旨在为种质发芽率更新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结果如下: 1、通过农艺性状和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玉米地方品种条花糯不同发芽率水平的群体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同一份玉米种质材料,人工老化处理的低发芽率种质群体,其多态性条带百分率、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基因多样性、Shannon指数等遗传参数数值,都较对照的高发芽率种质群体的遗传参数数值有所下降,表明同一玉米品种群体内,老化处理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低于对照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其群体内遗传变异出现下降。随着种子发芽率的下降,其出苗植株中芽鞘色为浅紫色植株样本的比率也随之下降,当发芽率降到32%时,其出苗植株中芽鞘色为浅紫色植株样本的比率降至0。该结果表明,当该份玉米种子发芽率降至32%时,其更新下一代的种质遗传组成与亲本种质的遗传组成可能发生了变化,即种质群体中已不含芽鞘色为浅紫的植株。另外,在不同发芽率出苗植株群体中,叶鞘色为浅紫色植株的比率有随发芽率下降而升高的趋势,而叶鞘色为白色植株的比率则表现相反,为下降的趋势。该结果也从另一方面证明,对于异质种质材料,低的发芽率更新标准是不利于确保种质遗传完整性的维持。 2、应用植物细胞染色体技术和醇溶蛋白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大麦地方品种普乃干木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发芽率水平的老化种子,其染色体畸变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随着种子生活力的下降,该种质群体醇溶蛋白的四种谱带类型的“biotype”频率也发生变化,当发芽率降到34%时,其中一种谱带类型“biotype”消失,即可理解为更新下一代的种质遗传组成可能发生了遗传上的漂移。同时也表明大麦醇溶蛋白分析方法应用于研究大麦种质遗传完整性变化是可行的。 3、对每一品种分别来自中期库(低生活力种子)和长期库(高生活力种子)的30份小麦种质进行农艺性状和生育期调查,发现在这两组之间,除了穗长有显著差异外,其它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对其中20份进行植物细胞染色体测定,结果表明中期库的小麦种质,其更新前种子根尖细胞平均染色体畸变率为4.41%,明显高于长期库种质的平均染色体畸变率(0.49%)。种子根尖染色体畸变率与发芽率呈负显著相关,但不管是贮藏于长期库或中期库,种子根尖染色体畸变率与贮藏年限均无显著相关。进一步对其中9份新繁殖子一代小麦种子进行分析,发现此时种子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已基本无差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仲;邵红;张丽敏;安秀霞;;荷兰豆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03期
2 李颜;王倩;;大葱种子人工老化与膜脂过氧化的研究[J];种子;2007年03期
3 朱诚,曾广文;黄瓜种子活力与脂质过氧化及内源多胺的关系[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3年02期
4 乔燕祥,高平平,王果萍,周建萍,田齐建,张素梅;玉米种子老化过程中EST同工酶变化与染色体畸变的研究[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3年02期
5 喻才员;吴晟;;青榨槭种子老化特性的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2007年03期
6 喻方圆;邵岚;陈淑芬;;杉木、马尾松种子细胞质冻结和玻璃化的比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7 李驰;卢新雄;陈晓玲;张志娥;林凤;;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老化棉花种子基因差异表达[J];棉花学报;2007年04期
8 周建萍;乔燕祥;穆志新;王果萍;;大豆种子老化过程中活力指标的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9 张洁;郭数进;马金虎;;高温老化处理对棉花种子抗逆酶活性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10 欧阳西荣,徐辉,李丽;种子老化对玉米幼苗生长和植株发育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2年06期
11 辛萍萍;胡小荣;;莴芭种子于50℃恒温贮藏最佳含水量研究[J];种子世界;2004年10期
12 许美玲;;烟草种子的老化及发芽规律研究[J];种子;2006年09期
13 张洁;郭数进;马金虎;;两个大豆品种在人工加速老化过程中种子发芽和活力的变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14 朱瑞昌;从大麦质量对啤酒产量质量的影响谈原麦生产应注意的问题[J];湖北农业科学;1985年11期
15 刘铭;;水浸大麦对雏鸡磷利用的影响[J];饲料广角;1990年01期
16 胡哲森;马尾松种子老化期间质膜伤害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17 杜运舟;固氮螺菌突变株CWV-22对大麦不同品系(种)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1994年02期
18 史敦森;董丽萍;马金虎;李新基;;两个高粱品种及其三系种子老化过程中发芽及活力的变化[J];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09期
19 侯建伟;董礼华;;吸湿-回干处理对人工老化翠菊种子活力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7期
20 周晶;王彦荣;;人工老化处理对垂穗披碱草种子活力指标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见友;刘玲玲;;大麦虫诱发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一例[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赵竹青;马建锋;;铝胁迫下大麦(Hordeum vulgare L.)根系柠檬酸分泌特征[A];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3 高旭春;郭成亮;;从进口大麦中黑尖大麦分离的部分真菌[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4 吕涛;张晓霞;黄莎;董凌;林存亮;王竹琼;古丽夏提;;2003年大麦腐植酸有机肥效应试验初报[A];第三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5 黄剑华;陆瑞菊;何南扬;龚来庭;王亦菲;孙月芳;周润梅;;小孢子培养技术在大麦遗传改良上的应用[A];全国作物细胞工程与分子技术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董五辈;;大麦与白粉病菌互作非寄主抗性的分子机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黄剑华;;大麦细胞工程育种研究与展望[A];全国作物细胞工程与分子技术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钟正泽;刘作华;欧秀琼;江山;姚焰础;;β-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对猪生产性能及大麦日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吴连生;冯占和;张凤英;;积极发展大麦生产 推进内蒙古地区大麦产业化进程[A];内蒙古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焦芳婵;毛雪;李润植;;大麦抗黄矮病毒基因Yd2的遗传图谱[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Shafaqat Ali;大麦铬与盐、铝的互作和减轻铬毒害的化学途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陈新宏;大麦与小麦杂交及其杂种后代的创制、鉴定和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3 邬飞波;大麦镉积累和耐性基因型差异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陈惠兰;我国南方稻区稻瘟病菌群体结构及水稻和大麦抗病QTL的比较作图[D];华中农业大学;2001年
5 郭天荣;大麦耐酸性土壤种质资源的筛选方法和耐性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原亚萍;大麦2H染色体上的α-淀粉酶抑制蛋白基因Isa-H1向普通小麦的导入、鉴定及表达[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7 许如根;大麦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与遗传分析[D];扬州大学;2005年
8 冯宗云;中国野生及栽培大麦的分子进化与大麦穗分枝新基因的分子作图[D];四川大学;2003年
9 庞劲松;应用DNA芯片技术对大麦种皮特异基因的表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黄碧光;大麦多棱分枝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晗;种子老化影响玉米、大麦、小麦种质遗传完整性变化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2 薄丽萍;不结球白菜种子老化衰变生理基础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3 王峰;小麦、大麦K~+电压门控通道蛋白β亚基基因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4 苗少娟;大麦虫Zophobas morio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塑料降解作用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马倩;玉米种质更新过程中遗传完整性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6 郭飞;大麦掩青对烤烟品质影响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4年
7 张立立;大麦天然突变体穗分枝新基因的发现及分子标记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8 王爱东;已克隆角质层基因在水稻和大麦基因组中的初步定位[D];兰州大学;2011年
9 林莹;老化大豆胚轴细胞死亡生物学基础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10 赵彦宏;大麦BYDV抗性及Yd_2基因分子检测技术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旭娇;帮台企扩内销 “大麦客”来了[N];东莞日报;2010年
2 邱露;小麦:增长近四成 大麦:下降三成多[N];国际经贸消息报;2002年
3 连云港市云台农场 顾兴林;苏北大麦走俏[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4 通讯员 张宏军诸树飞;现代货箱码头有限公司“有意”大麦屿港[N];中国水运报;2007年
5 谢良福 林楚炳;托起大麦屿港希望的明天[N];台州日报;2011年
6 王向龙;啤酒价格 涨还是不涨[N];中国质量报;2004年
7 ;大麦[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8 松子;英国大麦价格下跌[N];国际商报;2004年
9 张宏军 陈奇峰;大麦屿港吞吐量创新高[N];台州日报;2009年
10 伊文;欧盟今年小麦大麦减产[N];国际商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