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内蒙古草原蝗虫发生气象预测初步研究

李红宇  
【摘要】: 论文收集了国内外蝗虫灾害发生及其研究现状的文献,并较系统的综述了蝗虫的发生生态、预测技术以及内蒙古草原蝗虫的主要种类和发生特点,从内蒙古草原蝗虫发生情况和草原气候特点、草原生态环境的分布入手,分析了对草原蝗灾发生与温度、降水量、冷空气活动、高温干旱等气象因子以及大气环流特征量与草原蝗虫栖境选择、越冬、孵化出土和蝗蝻生长的关系,筛选了影响内蒙古草原蝗虫发生的气象因子和大气环流背景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草原蝗虫发生面积、发生期的气象预报模式,在次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内蒙古草原蝗虫气象预报预测服务系统”软件系统。为草原蝗虫的预测并及时指导有关部门进行防治提供了有力工具。 结果表明:气候条件对内蒙古草原蝗虫生存、栖境选择和群落变化有重要影响。秋后首次寒潮或强冷空气出现的越早,对蝗卵的威胁越大;春季土壤温度和湿度二者相互影响,草原蝗虫受二者的综合作用;春末夏初蝗蝻羽化至成虫期,最低温度的越高,蝗蝻遭遇致死温度的几率越小;总体上,年平均温度偏高或冬季、春季、秋季出现高温天气对蝗虫发生有利;蝗虫发生除与年降水量有关外,与四季降水也有密切关联,尤其是秋季干旱对蝗虫发生影响更大。 通过分析筛选对蝗虫生存与繁衍有明显影响的关键气象因子和大气环流特征量,分别与蝗虫发生面积、虫口密度和发生期进行回归统计分析,建立蝗虫发生面积、虫口密度和发生期预测模型,效果良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玲,郭安红;2004年内蒙古草原蝗虫大发生的气象生态条件分析[J];气象;2004年11期
2 颜忠诚,陈永林;内蒙古典型草原蝗虫个体大小与体重之间关系的探讨[J];昆虫知识;1996年04期
3 颜忠诚,陈永林;内蒙古草原蝗虫个体大小及生活型划分的探讨[J];生态学报;1997年06期
4 颜忠诚,陈永林;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三种草原蝗虫对植物高度选择的观察[J];昆虫知识;1997年04期
5 白月明;;北方草原蝗虫气象监测预测服务系统推广应用[J];Annual Report of CAMS;2008年00期
6 刘志斌,许升全,王海川,王青川,郑哲民,李韬,刘晓建,米歇尔·劳努阿;锐劲特对青海省草原蝗虫防治价值的研究(英文)[J];Entomologia Sinica;1999年04期
7 王建忠;杨莲梅;;新疆草原蝗虫灾情监测预测系统[J];新疆气象;2005年05期
8 刁治明;林建国;;蝗虫微孢子虫对草原蝗虫感染致死作用的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4期
9 贺达汉,郑哲民;荒漠草原蝗虫营养生态位及种间食物竞争模型的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7年06期
10 沈佐锐;;《中国主要蝗虫及蝗灾的生态学治理》书评[J];生态学报;2008年03期
11 陈素华;李警民;;内蒙古草原蝗虫大暴发的气象条件及预警[J];气象科技;2009年01期
12 张显锋;张学顺;侯淑梅;于晓秋;刘炳友;;草原鼠虫害及其防治技术[J];中国西部科技;2010年18期
13 康乐,陈永林;草原蝗虫种团资源利用的多维分析(直翅目:蝗科)(英文)[J];Entomologia Sinica;1994年03期
14 郭安红;王建林;王纯枝;宋迎波;;内蒙古草原蝗虫发生发展气象适宜度指数构建方法[J];气象科技;2009年01期
15 杨洪升;王婷;;新疆草原蝗害与治理[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16 李桥江;赖宇宁;刘成刚;;萨孜草原与粉红椋鸟[J];新疆人文地理;2008年01期
17 赵成章;周伟;王科明;董小刚;;黑河中上游草原蝗虫生态分布与生境的关系[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18 康乐;草原蝗虫生态学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8年03期
19 张龙,严毓骅,潘建梅,张卓然;蝗虫微孢子虫病在草原蝗虫优势种种群及空间的分布[J];昆虫学报;1998年S1期
20 汝凤军;陈素华;乌兰巴特尔;;抵御草原病虫害 内蒙古气象出新招[J];内蒙古气象;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松;张泽华;张刚应;王扬;;绿僵菌防治草原蝗虫[A];全国生物防治暨第八届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2 王丽英;严毓骅;;蝗虫微孢子虫致病特性及防治草原蝗虫试验研究[A];北京昆虫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3 郑双悦;张卓然;;内蒙古草原蝗虫生物防治的实践与总结[A];我国2003年草原病虫鼠害发生与防治情况以及2004年发生趋势预测与防治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辽宁省草原蝗虫发生危害及防治概况[A];我国2003年草原病虫鼠害发生与防治情况以及2004年发生趋势预测与防治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焕强;李连树;于海良;;河北省草原蝗虫种类分布特征及其可持续治理[A];我国2003年草原病虫鼠害发生与防治情况以及2004年发生趋势预测与防治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焕强;;河北省应用生物生态学机制控制草原蝗虫技术研究[A];2006中国草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董辉;高松;苏红田;丛斌;张泽华;张礼生;于文海;;一种蝗虫新天敌——野蝇属寄生蝇(双翅目:麻蝇科)[A];我国2003年草原病虫鼠害发生与防治情况以及2004年发生趋势预测与防治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兰斌;哈斯;;内蒙古草原蝗虫害成因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灾害性天气系统的活动及其预报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9 邢振彪;张剑茹;李笑硕;康丽敏;;线纹折麻蝇对草原蝗虫的寄生及寄生行为观察[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10 周强;王德成;毛志怀;;基于科技理论创新的大型灭蝗机械装备技术的研究发展[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分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贺达汉;荒漠草原蝗虫群落特征及数学模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1996年
2 吴惠惠;内蒙古典型草原优势种蝗虫食物适应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3 张未仲;亚洲小车蝗生境适应性及代谢相关基因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亚勋;内蒙古5种主要草原蝗虫生长发育及群落多样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2 张敏哲;内蒙古主要草原蝗虫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3 胡靖;甘肃省肃南县草原蝗虫种群分布及动态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2年
4 刘朝阳;草原蝗虫生态经济阈值参数拟合及模型构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5 杨宝东;黄绿绿僵菌(Metarhizium fkavoviride)制剂剂型及对草原蝗虫的控制作用[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6 朱聿振;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防治草原蝗虫对其多样性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6年
7 李红宇;内蒙古草原蝗虫发生气象预测初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8 陈广平;温度和光周期对内蒙古3种草原蝗虫生长发育及卵滞育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9 周建国;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蝗灾防治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10 周艳丽;黑龙江省西部草地蝗虫主要种类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敬涛;研究分析指出 北方草原蝗虫好生气象等级比去年低[N];中国气象报;2010年
2 吕宪亥;范小建:努力实现草原蝗虫不扩散危害的目标[N];农资导报;2006年
3 记者 李铁兵实习生 刘盼;我省全力做好草原蝗虫防治[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4 戴随刚通讯员 颜亮东;青海气科所开展草原蝗虫精细化预报研究[N];中国气象报;2008年
5 驻站记者 闫洪君 玉荣;阿旗积极组织防治草原蝗虫工作[N];赤峰日报;2006年
6 郭起豪;谁解蝗灾之痛?[N];中国气象报;2008年
7 记者 丁泉燕;我州大力防治草地蝗虫[N];博尔塔拉报;2006年
8 侬冶;我国草原虫灾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N];中国信息报;2008年
9 通讯员 泥前进;今年蝗灾危害呈大面积发生态势[N];昌吉日报;2006年
10 陈永平;我区部分地区发生严重草原蝗灾[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