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金属含量测量不确定度研究
【摘要】:
测量不确定度是比较新的概念,比传统的误差理论更科学合理,是对测量结果可靠性的定量表征。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不同国家及实验室的检测数据要有可比性,用以统一评价测量结果的质量。同时我国的《检测与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及《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定技术导则》对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也有相应的要求。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己威胁到了人类自身,成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对测量不确定度理论在土壤重金属含量测定上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本文的研究是想解决测量不确定度理论在分析化学测量结果中的实际应用问题,使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工作的开展向有利的方向发展,为测量不确定度理论在环境化学定量分析结果中特别是环境检测实验室的应用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论文以土壤重金属含量为研究对象,以ISO公布的《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及我国的JJF-1059规范性文件《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为基础,对分析结果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
采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逐步分析方法,结合国内已有的研究基础,建立了土壤重金属含量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程序和数学模型;系统分析了化学检测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包括样品称量、样品消解、样品定容、仪器测量、测试样品浓度等五个过程。采用测量不确定度的A类和B类量化评定方法,量化了五个过程产生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应用已建立的评定程序、数学模型及实验室详实地量化分析数据对土壤中八种重金属含量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实例的量化评定:讨论并总结了论文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土壤重金属含量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程序和数学模型;将土壤重金属含量测量不确定度总结为五方面的主要来源,消解过程分量最大的,其次是测试样品浓度过程分量,仪器测量过程分量次之,最小的是样品称量和定容过程分量。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提出了消解过程是土壤重金属含量测量不确定度的最主要来源并对其进行了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