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水稻抗旱、耐盐QTL表达的遗传背景效应及抗旱、耐盐的遗传重叠研究

藏金萍  
【摘要】: 盐害和干旱都是影响水稻生产的重要非生物逆境,提高水稻的耐盐性与抗旱性是水稻的重要育种目标。高效发掘和利用种质资源中的耐盐、抗旱QTL是改良水稻品种抗逆性最为简便有效的途径。 以来自伊朗的粳稻品种Binam为供体,国际水稻所育成的籼稻品种IR64和我国广东育成的高产籼稻品种特青为轮回亲本,分别构建了两套遗传背景基本一致BC2F8回交导入系群体作为本研究的材料,进行水稻耐盐与抗旱QTL初步定位,分析了遗传背景和环境条件对QTL表达的影响,并通过比较盐胁迫和旱胁迫两种逆境下QTL表达差异,剖析不同时期水稻耐盐性及耐盐与抗旱之间的遗传重叠机制,鉴别影响耐盐和抗旱的重要基因组区域,为培育能适应耐盐和抗旱新品种提供有益信息。获得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 1.以IR64/Binam和特青/Binam两套导入系群体为材料定位了水稻苗期在140mM NaCl胁迫下影响秧苗存活天数、盐胁迫后10天叶片盐害级别、盐胁迫8天后地上部和根部的K+、Na+浓度等6个耐盐相关性状的QTL。两个群体中共检测到41个苗期耐盐QTL。 2.在IR64/Binam群体中定位了影响分蘖期株高、分蘖数和地上部鲜重在对照、盐胁迫和胁迫与对照差值条件下的QTL 22个,其中16个QTL属耐盐QTL。 3.以Binam导入IR64和特青背景培育的两套导入系群体为材料,检测到影响单株产量、千粒重、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株高等7个性状在对照、旱胁迫和胁迫与对照差值3种条件下的QTL 47个,其中37个与抗旱性有关。 4.比较苗期和分蘖期耐盐QTL的分布,发现多数(75.4%)影响苗期和分蘖期的耐盐QTL在遗传上相互独立,仅在染色体的6个相同或相邻区域定位到影响两个时期的耐盐QTL,表明苗期和分蘖期的耐盐性存在部分的遗传重叠。通过标记辅助选择将苗期和分蘖期的重要耐盐QTL进行累加,或针对苗期和分蘖期的重叠耐盐QTL进行选择,有可能培育出苗期和分蘖期均耐盐的水稻品种。 5.在IR64/Binam和特青/Binam两个遗传背景下,分别有5个和3个基因组区域的耐盐性QTL与抗旱性QTL相互重叠,表明耐盐性与抗旱性存在着一定的(23.4%)遗传重叠。针对耐盐性和抗旱性QTL的重叠区域进行选择,有可能培育出既耐盐又抗旱的水稻品种。 6.通过比较相同供体,不同遗传背景和相同背景不同环境(对照与盐胁迫或对照与旱胁迫)QTL的定位结果,发现耐盐与抗旱QTL受遗传背景和环境条件影响较大,但是仍能鉴定出一些对遗传背景与环境不敏感的QTL,如QSnc3、QPn9和QGw3等,这些重要的QTL在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可能具有应用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森;张桂华;;黄瓜花叶病毒病抗性遗传研究进展[J];天津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2 卫云宗,乔蕊清,温钟瑞,谢福来,刘新月,宁东贤,王美玲;小麦抗旱性遗传背景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8年03期
3 亐开兴;吴桂生;廖祥龙;金显栋;赵刚;杨国荣;袁希平;黄必志;文际坤;张亚平;;婆罗门牛mtDNA D-loop变异及其遗传背景(英文)[J];动物学研究;2006年06期
4 李有春,刘仲齐;遗传背景对小麦T型杂种种子活力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1995年01期
5 亐开兴;文际坤;;红安格斯牛mtDNA D-loop序列变异[J];中国草食动物;2006年06期
6 盛孝邦;;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雄性不育性的遗传学研究(英文)[J];中国水稻科学;1992年01期
7 雷冈;禽群的遗传背景[J];养禽与禽病防治;1983年02期
8 朱友林,刘纪麟;玉米抗大斑病菌基因及其遗传背景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关系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6年03期
9 张林,隋晶晶,王维;小麦遗传背景对糯性品质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10 高增贵;陈捷;刘限;薛春生;;玉米品种遗传多态性与根系内生细菌种群的相互关系[J];生态学报;2006年06期
11 张建秋;姚洪军;李晓梅;;向海桑1号遗传背景的AFLP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12 贾曦;姚方印;李萌;;水稻光温敏核不育基因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13 姚金保;姚国才;杨学明;钱存鸣;;青海黑小麦种皮色泽的初步遗传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07年05期
14 严兴荣;余树民;雷安民;杨学义;沈文正;刘淑娟;马晓玲;窦忠英;;父系遗传背景对小鼠体细胞核移植效率的影响[J];动物学报;2007年06期
15 高增贵;赵辉;张小飞;庄敬华;赵柏霞;隋鹤;;辽宁省部分主栽玉米品种对大斑病菌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性[J];种子;2010年02期
16 武小金,尹华奇;温敏核不育基因置于不同遗传背景下的育性表现变异[J];杂交水稻;1997年01期
17 甘阳英;李绍华;宋松泉;王伟青;程红焱;;不同种源的葡萄种子休眠及其解除的研究[J];生物多样性;2008年06期
18 郑九如;林文彬;林荣光;庄占龙;郑回泳;;水稻“闽科早22号”生育特性及产量结构的初步分析[J];福建稻麦科技;1990年02期
19 陈于和;张天真;唐灿明;潘家驹;靖深蓉;;海岛棉品系海_1无腺体性状的遗传——Ⅱ.陆地棉遗传背景的近等基因系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20 周汝江,陈建泉,胡以平,成国祥;小鼠遗传背景对4n胚胎及2n-4n聚合胚制作效率的影响[J];动物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中娜;朱旭东;杨仕华;吴伟;陶荣祥;;不同遗传背景稻瘟病菌的致病性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卓;杨峥;杨诗聪;王连唐;;成骨不全基因突变研究[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章学东;祝荣;朱启;朱文奇;楼立峰;蔡和平;王初昌;蒋伟华;;淳安花猪遗传背景的微卫星分析[A];中国动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4 潘雷;shinji hadano;yasuhiro yoshii;asako otomo;ryota kunita;kyoko suzuki-utsunomiya;shigeru kakuta;yasuo iwasaki;yoichiro iwakura;joh-E.Ikeda;;遗传背景和性别对ALS2缺失同族鼠的整体表现型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李芬;吴轰;邓军卫;范松青;田静;高洁生;朱亚辉;卢光琇;;养气血祛风湿方在不同遗传背景类风湿关节炎模型中的作用比较[A];第十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郭坤元;马红京;肖露露;;受者和供者HLA-KIR信号系统遗传背景决定亲缘全相合HSCT的预后[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柳俊;谢从华;;RAPD标记技术在马铃薯遗传育种中的应用[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1999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8 杜向党;刘河冰;肖方;吴聪明;张素梅;胡功政;沈建忠;;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B的遗传背景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王二耀;于洋;焦丽红;王柳;周琪;;不同遗传背景的小鼠卵母细胞去核后重编程能力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生殖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杨万林;隋启君;;云南马铃薯资源评价及利用[A];加速发展云南马铃薯优势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雁;影响水稻抗白叶枯病主效基因Xa3/Xa26抗性发挥的遗传背景因素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2 严兴荣;小鼠卵母细胞父系遗传背景对核移植和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3 王力荣;桃果实无毛和扁平基因的遗传多效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4 杨淑芝;综合征型耳聋临床表型特征分析及相关基因突变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5 韩乾国;表葡菌生物膜形成相关遗传背景与表现型关系及抗生素对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影响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王延召;玉米籽粒品质性状QTL定位及其遗传相关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
7 魏蒙关;玉米两个相关F_(2:3)群体秸秆产量和品质性状QTL分析及遗传相关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8 张帆;控制水稻复杂性状遗传网络初探[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9 姬明飞;中国主要森林树种功能性状变化规律以及驱动力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白俊艳;影响标记辅助导入效率的因素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涂青华;以昌恢121和越光互为遗传背景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的构建[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2 董冬;小麦SSR标记辅助遗传背景选择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3 王卓伟;桑树多倍体育种材料遗传背景的AFLP分析[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4 陆建明;萼花臂尾轮虫非混交雌体与雄体基因组DNA的RAPD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曾霞;木薯遗传背景的染色体C-分带及RAPD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2年
6 许兰杰;小麦K型不育系恢复基因近等基因系遗传背景的检测[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7 杨烁;以9311为遗传背景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8 邓顺生;Caspase-1和IL-1β在不同遗传背景完全性葡萄胎发生中的作用[D];浙江大学;2007年
9 温晓辉;遗传背景对小鼠四倍体胚胎发育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10 陈志伟;玉米双交F_1群体SSR位点的遗传分离分析及优质基因聚合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荔子;抑郁和焦虑都有遗传背景[N];健康报;2006年
2 李明烈;肿瘤发生的遗传背景及预防[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3 吴一福;青年胃癌与遗传背景相关[N];健康报;2006年
4 记者 李济东、实习生 李江月、代希奎;华中实验兔种质站落户我省[N];湖北日报;2006年
5 叶群青;抗稻白叶枯病近等基因系培育成功[N];科技日报;2001年
6 李天舒;重启基因计划 拓展研究空间[N];健康报;2008年
7 秀华;水稻新品种从这走向大田[N];上海科技报;2008年
8 刘建萍 阎春雨 程奇;新梨七号[N];陕西科技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魏巍 李勇;图力古尔:要让长春君子兰走向世界[N];长春日报;2006年
10 张显峰;炎黄计划 向着破解“天书”直进[N];科技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