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水资源供需问题对策研究
【摘要】: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总土地面积118万km2,而水资源总量仅为509.22亿m3,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86%。人均、地均水资源量少,且地区分布、年内、年际分布极不均匀。因此,探索和研究解决好内蒙古水资源供需矛盾,对于内蒙古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存和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本研究以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新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查阅多年来内蒙古的水资源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提出解决内蒙古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对策,并分行业提出解决内蒙古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具体措施,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根据内蒙古水资源特点、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依据内蒙古2020年较现状缺水109.43亿m3的预测,提出水资源供需矛盾是内蒙古面临的主要水问题。
本研究提出了解决内蒙古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总体战略是开源、节流、防污,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投资模式。
就持续农牧业发展的水资源对策提出了①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提高水的利用率;②合理确定水价,促进节约用水;③加强灌区的技术改造,实现水资源需求管理;④发展井灌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⑤大力发展牧区草原节水灌溉;⑥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增强新的供水能力;⑦积极做好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七项具体对策。
就工业城市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对策提出了①完善和强化城市水资源管理;②加强水源建设,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③调整工业结构,建立节水产业体系;④建设节水型城市;⑤通过水权转换,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⑥内蒙古五大重化工基地水资源对策六项具体对策。
通过上述对策的实施,内蒙古全区可节约和新增供水量110.03亿m3,基本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并分流域进行了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区今后的水利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