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无机复混肥优化化肥养分利用的效应与机理
【摘要】: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具有消纳有机废弃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优化化学肥料养分高效利用的作用,逐渐受到产业界的重视。本研究采用团粒法工艺,利用味精厂制糖形成的糖渣(A)、糠醛厂的有机废弃物糠醛渣(B)和味精厂污水处理形成的污泥有机废弃物(C)作为有机原料,与化学氮肥(尿素)、化学磷肥(磷酸一铵)和化学钾肥(硫酸钾)复混分别制成有机无机复混氮肥、有机无机复混磷肥和有机无机复混钾肥。运用大型土柱栽培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复混肥对作物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利用淋洗试验、土壤培养试验等系统研究了有机物料与化学肥料复混对化学肥料养分释放模式、转化过程以及损失等的影响,揭示有机物料与化学肥料复混优化化肥养分高效利用的效应与机理。主要结果如下:
(1)有机物料与化学肥料复混形成有机无机复混肥,相比化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等养分投入,在低氮、中氮和高氮水平下,施用有机无机复混氮肥处理平均玉米籽粒产量分别比单施化肥氮提高19.1%、9.0%和5.6%;在低磷、中磷和高磷水平下,施用有机无机复混磷肥处理平均玉米籽粒产量平均分别比单施化肥磷提高19.1%、11.3%和37.8%;在低钾、中钾和高钾水平下,施用有机无机复混钾肥处理平均玉米籽粒产量平均分别比单施化肥钾提高27.8%、-3.2%和10.8%。本试验条件下,总体看,有机无机复混肥中随有机物料含量比例提高,对增产效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是很有规律和十分明显。另外,等氮量投入下,有机氮(有机物料处理)比无机氮减产。
(2)在等化肥氮量投入情况下,无论是低氮、中氮还是高氮投入水平,有机无机复混氮肥比对应有机物料处理的玉米增产幅度都较化肥氮处理比对应不施氮肥(CK1)处理的增产幅度高;低氮、中氮和高氮水平下,有机无机复混氮肥处理平均玉米籽粒产量分别比单施化肥氮提高12.4%、4.8%和5.4%。有机无机复混氮肥比化肥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果。
(3)有机物料与化学肥料复混具有明显促进养分吸收的效应。等氮量投入,低氮、中氮和高氮水平下,有机无机复混氮肥处理平均玉米植株氮素吸收量比化肥处理分别提高27.9%、14.6%和7.3%;等化肥氮投入,低氮、中氮和高氮水平下,有机无机复混氮肥处理平均玉米植株氮素吸收量比化肥处理分别提高29.0%、21.6%和18.9%。等全磷投入,低磷、中磷和高磷水平下,有机无机复混磷肥处理平均玉米植株磷素吸收量比化肥处理分别提高12.6%、2.8%和33.4%。等全钾投入,低钾、中钾和高钾水平下,有机无机复混钾肥处理平均玉米植株钾素吸收量比化肥处理分别提高31.3%、-9.1%和16.1%。
(4)有机物料与化学肥料复混具有优化化学肥料养分利用和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效果。等氮量投入,低氮、中氮和高氮投入水平下,有机无机复混氮肥处理平均氮肥表观利用率分别较化肥处理提高了35.4、13.1和4.9个百分点。此外,等氮量条件下,有机氮(有机物料处理)的氮肥利用率不及无机氮的高。等尿素氮投入,低氮、中氮和高氮投入水平下,有机无机复混氮肥处理平均的化肥氮(尿素N)的表观利用率分别比化学肥处理(尿素N)提高了33.5、11.6和13.0个百分点。等磷投入条件下,低磷、中磷和高磷投入水平,有机无机复混磷肥处理平均其化肥磷的表观利用率分别比化肥处理提高了16.2、0.8和15.7个百分点。等钾投入条件下,低钾、中钾和高钾投入水平,有机无机复混钾肥平均其化肥钾的表观利用率分别比化肥处理提高了55.1、-3.3和2.1个百分点。
(5)玉米收获后测定,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对土壤有机质增加作用不明显;土壤全氮含量比相应化肥处理略有增加。由于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促进了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在等养分投入下,有机无机复混氮肥和有机无机复混磷肥处理的土壤速效磷含量比相应化肥处理的偏低;有机无机复混钾肥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比对应化肥处理的稍有增加。相比单施化肥处理,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量氮没有体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
(6)等化肥磷施入条件下,相比化学磷肥处理,有机无机复混磷肥处理的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加,提高了磷肥的供肥性。与化肥处理比较,有机无机复混磷肥明显提高了土壤Ca2-P、Ca8-P含量和比例,却显著降低土壤Al-P的含量。
(7)等化肥钾投入条件下,相比化学钾肥处理,糠醛渣(B)和污泥(C)有机无机复混钾肥的钾素淋洗总量略有增加,而糖渣(A)有机无机复混钾肥钾素淋洗总量略有减少。有机无机复混钾肥没有明显降低钾素在土壤中的运移性。相比化学钾肥处理,糖渣(A)和糠醛渣(B)有机无机复混钾肥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有所提高,而钾的固定量(K)分别减少了42mg/kg和39mg/kg。
|
|
|
|
1 |
张琴;;我国有机肥产业在发展[J];中国农资;2005年12期 |
2 |
武翻江,张树清,罗志桢;有机无机复混肥在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上的应用[J];土壤肥料;2004年04期 |
3 |
阿迪力江·克力木;海如拉·木萨;;有机无机复混肥在葡萄上的肥效试验[J];农村科技;2009年07期 |
4 |
闻升;;新型有机无机复混肥——十垧田[J];农业知识;2010年31期 |
5 |
段毅平;有机无机复混肥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J];山西化工;2002年02期 |
6 |
曹新芳;;“桃园庄”有机无机复混肥应用效果好[J];烟台果树;2009年03期 |
7 |
王兴仁;张福锁;;积极健康地发展复混肥——试论我国复混肥料的发展方向[J];中国农资;2006年01期 |
8 |
赵定国,陆铭昌;有机肥在有机无机复混肥中的效果[J];磷肥与复肥;2004年02期 |
9 |
林先贵,束中立,吴锡军,王飞,李华,孙超;亚铵制浆废液生产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工艺及其肥效[J];中国造纸;2004年11期 |
10 |
倪健康;梁秋水;罗振冲;黄恒科;;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八角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广西热带农业;2007年06期 |
11 |
谷洁,李生秀,高华,李鸣雷,秦清军,程逵;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旱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年01期 |
12 |
刘广军,张振华,翟金中,康国战;有机无机复混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02年06期 |
13 |
张益民;任玉锋;赵银宝;;利用城市污泥生产高效有机无机复混肥研究初探[J];农业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
14 |
;海藻有机无机复混肥在苦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J];吉林蔬菜;2011年03期 |
15 |
程远;;有机无机复混肥与常规施肥对比试验[J];农村科技;2003年07期 |
16 |
王忠和;王洪章;孙顶国;段大海;;利用葡萄酒下脚料生产有机无机复混肥[J];西北园艺(果树专刊);2007年06期 |
17 |
;节约环保型缓释复混肥的控缓释生产新工艺高浓度有机无机缓释复混肥“世纪田王”[J];中国农技推广;2009年04期 |
18 |
林始联;有机无机复混肥防结块处理[J];磷肥与复肥;2001年05期 |
19 |
王烨;陈宏宇;李传龙;杨秋连;田明昭;尤旭东;;棉花有机无机复混肥肥效试验示范[J];新疆农业科技;2007年02期 |
20 |
周泽荣;王烨;陈宏宇;李传龙;田明昭;尤旭东;;番茄有机无机复混肥肥效试验[J];新疆农业科技;200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