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肉仔鸡氨基酸营养需要仿真模型的研究

杨志刚  
【摘要】: 建立动物氨基酸需要仿真模型对养殖行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析因法原理建立AA肉仔鸡的氨基酸营养需要仿真模型。模型主要通过Gompertz函数引入时间变量,将肉仔鸡的氨基酸需要量表示成时间的函数,组装成动态的氨基酸营养需要仿真模型,并对仿真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 试验一AA肉仔鸡潜在生长性能预测及其生长曲线拟合的研究 选用480只1日龄Arbor Acres (AA)肉仔鸡,按照性别和饲喂日粮不同随机分为10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利用Gompertz模型对饲喂不同代谢能水平日粮的O-8周龄AA肉仔鸡的生长曲线进行分析和非线性曲线拟合研究。结果显示:1周龄前公鸡、母鸡均生长缓慢,1周龄后生长速率开始增加,5周龄左右达到增重高峰。代谢能为14.23、13.39、11.72MJ/kg日粮处理组公鸡的生长速率7周龄后变缓。母鸡与公鸡具有相似的生长趋势,但1-2周龄时母鸡比公鸡有较大的生长速率(P>0.05),3周龄后同一水平下母鸡的生长速率显著低于公鸡(P0.05)。Gompertz方程能较好地拟合公鸡与母鸡的生长曲线,其中13.39MJ/kg代谢能组的极限体重最高,拟合度分别达到99.9%、99.6%,拟合效果最好,采用Gompertz模型对0-8周龄公鸡与母鸡及混养生长曲线拟合的方程分别为:BWt= 5262.19exp(-exp(-0.044*(t-36.09))); BWt= 4823.04exp(-exp(-0.045*(t-34.96))); BWt=5040.23exp(-exp(-0.045*(t-35.53))),该模型可用于肉仔鸡潜在生长性能的预测。 试验二AA肉仔鸡胴体和羽毛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模式及屠宰性能指数的研究 通过饲养和屠宰试验研究肉仔鸡胴体和羽毛中氨基酸组成模式与屠宰性能指数。选取216只体重相近的出壳AA肉仔鸡按性别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日粮代谢能水平为13.39MJ/kg,于0、14、28、42、56日龄空腹称重,每个重复选取接近平均体重的两只鸡电晕后进行屠宰,分别检测胴体和羽毛的粗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并测定胸大肌、胸小肌与腿肌重。结果显示:性别对胴体和羽毛氨基酸组成模式没有显著影响(P0.05),日龄对胴体和羽毛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模式影响显著(P0.05)。除去受卵黄囊影响的0日龄数据,14日龄和28、42、56日龄的肉仔鸡胴体和羽毛中绝大多数氨基酸含量间差异显著(P0.05),因此不能将14、28、42与56日龄肉仔鸡胴体和羽毛蛋白氨基酸比例总和的平均值作为0-8周龄肉仔鸡胴体和羽毛蛋白氨基酸模式。同时采用Gompertz方程拟合并确立了肉仔鸡胴体和羽毛蛋白及屠宰性能生长曲线的参数值。综合上述结果认为:14日龄胴体和羽毛氨基酸比例可作为0-3周龄肉仔鸡的胴体和羽毛氨基酸组成模式,28、42与56日龄胴体和羽毛氨基酸比例的平均值可作为4-8周龄肉仔鸡的胴体和羽毛氨基酸模式。 试验三AA肉仔鸡氨基酸维持模式的确立 分别选取体重均匀、健康一致的2周龄与6周龄AA肉仔鸡各72只,随机分成2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6只鸡(公母各半),分别饲喂无氮与低氮日粮。以无氮日粮测定内源性氨基酸排泄量,以低氮日粮测定羽毛、皮屑等脱落造成的氨基酸排泄量。结果发现:除了甘氨酸、胱氨酸外其他15种氨基酸的维持需要量在2周龄与6周龄(mg/gBW2/3/d)间差异显著(P0.05)。氨基酸模式的差异说明O-3周龄肉仔鸡与成年肉仔鸡的氨基酸需要模式是不同的。综合上述结果认为,2周龄、6周龄的氨基酸维持模式可分别作为0-3周龄、4-8周龄肉仔鸡的氨基酸维持模式。 试验四不同阶段不同性别AA肉仔鸡蛋白质真利用率和粪氨基酸真消化率的研究 于2周龄、5周龄和7周龄分别选取体重相近的AA肉仔鸡各216只,按性别和日粮不同随机分成公鸡、母鸡、公母混养6个处理组,每组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6只鸡(其中混养组公母各半),3个处理组饲喂无氮日粮,其余3个处理组饲喂试验日粮。测定不同生长阶段肉仔鸡日粮蛋白质真利用率和粪氨基酸真消化率,结果显示:2周龄公鸡、母鸡及混养蛋白质的表观利用率与真利用率分别为:61.59%、55.50%、63.89%;64.10%、57.47%、66.57%;5周龄公鸡、母鸡及混养蛋白质的表观利用率与真利用率分别为:73.47%、67.98%、69.16%;75.83%、70.29%、72.69%;7周龄公鸡、母鸡及混养蛋白质的表观利用率与真利用率分别为:74.97%、67.64%、74.50%;78.00%、72.00%、78.32%;2周龄公鸡、母鸡及混养粪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与真消化率分别为:84.31%、80.61%、85.36%;84.76%、80.64%、85.89%;5周龄公鸡、母鸡及混养粪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与真消化率分别为:88.95%、80.84%、89.22%;90.43%、84.37%、90.33%;7周龄公鸡、母鸡及混养粪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与真消化率分别为:89.16%、86.25%、89.70%;91.72%、89.61%、92.42%。上述结果为不同生长阶段AA肉仔鸡氨基酸营养需要模型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试验五不同阶段AA肉仔鸡能量需要模型的建立 试验研究了0-8周龄肉仔鸡胴体与羽毛蛋白、脂肪的生长曲线及0-3周龄、4-6周龄、7-8周龄三个阶段每日摄入不同水平的能量及蛋白对其体蛋白、体脂肪沉积的影响,旨在确定胴体与羽毛蛋白、脂肪动态的沉积规律及日粮能量沉积为体蛋白及体脂肪的效率。试验一:3个饲养试验分别选取体重相近的1、21、42日龄AA肉仔鸡324只,按性别及日粮随机分为18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肉仔鸡每日限量饲喂,饲喂水平分别为正常采食量的90%、70%、50%,每日定量供给肉仔鸡高、中、低3个水平的高蛋白基础日粮及由饲喂水平决定的定量淀粉,进而使肉仔鸡每日采食能蛋比(代谢能/粗蛋白)不同的9种日粮;试验二:选取体重相近的AA肉仔鸡144只,按性别不同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试验初和试验末分别进行屠宰试验,以测定肉仔鸡胴体和羽毛蛋白、脂肪、水分含量。结果显示:(1) Gompertz方程能很好的拟合不同性别肉仔鸡蛋白和脂肪的生长,不同性别间蛋白和脂肪极限重量、羽毛蛋白和脂肪的生长速率差异显著(P0.05),而胴体蛋白和脂肪的生长速率差异不显著(P0.05)。(2)在0-3周龄、4-6周龄、7-8周龄公、母及混养肉仔鸡平均能量维持需要量分别为387.53、373.21、379.09;458.73、416.60、437.14:470.44、420.04、441.42kJ/kgBW2/3/d,公、母及混养肉仔鸡日粮能量沉积为体蛋白的效率分别为0.62、0.60、0.60;0.66、0.62、0.67;0.66、0.62、0.64,沉积为体脂肪的效率分别为0.59、0.64、0.61;0.75、0.80、0.79:0.77、0.81、0.80。通过上述结果可建立不同阶段肉仔鸡能量需要模型。 试验六AA肉仔鸡氨基酸营养需要仿真模型的验证 选取864只AA肉仔鸡(公母各半)随机分为8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分别采用仿真模型90%、100%、110%的预测值和NRC(1994)的营养水平配制日粮,于21、42、56日龄空腹称重后,每个重复选取接近平均体重的3只鸡电晕后进行屠宰,测定其生产性能与屠宰性能。结果显示:0-8周龄公鸡模型90%处理组平均体重、日增重、饲料转化率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模型90%、100%处理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模型110%处理组(P0.05);模型90%处理组母鸡平均体重和饲料转化率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模型100%、110%处理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它两个处理组(P0.05)。0-8周龄公鸡模型100%处理组胸大肌重、胸小肌重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P0.05), NRC处理组胸大肌重、胸小肌重显著高于模型90%、110%处理组(P0.05),模型90%处理组腹脂重显著高于其它三个处理组(P0.05), NRC处理组腹脂重显著高于模型100%、110%处理组(P0.05);各组母鸡胸大肌重、胸小肌重、腿肌重间差异不显著(P0.05),模型90%、100%与NRC、110%处理组腹脂重依次显著降低(P0.05)。0-8周龄的公鸡各组胸大肌率、胸小肌率间差异不显著(P0.05),模型90%处理组腿肌率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P0.05),腹脂率显著高于模型其它两个处理组(P0.05),与NRC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模型100%与NRC处理组母鸡腿肌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P0.05)。综合上述结果认为:按仿真模型预测值(除90%外)和NRC配制的日粮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仿真模型100%处理组能显著改善肉仔鸡的屠宰性能,降低肉仔鸡的腹脂率,表明仿真模型准确性较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进友;浅谈肉仔鸡腹水症的发生与防制[J];辽宁畜牧兽医;1995年04期
2 陈玲;肉仔鸡流水式快速饲养法[J];农村新技术;1996年02期
3 ;0-3周龄肉仔鸡日粮中维生素E的适宜供给量研究[J];河南畜牧兽医;1999年09期
4 娄学士,卜贵军;肉仔鸡0~3周龄的饲养管理[J];畜禽业;2002年06期
5 王进友;浅谈肉仔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J];辽宁畜牧兽医;1996年03期
6 刘忠琛,张翠华;饮水加碘可促进高密度应激下肉仔鸡的生长[J];饲料研究;1997年10期
7 孙学高,赵小利;如何提高肉仔鸡发育的均匀度[J];中国家禽;1999年10期
8 刘靖;肉仔鸡腹水症的诊疗与病因分析[J];吉林畜牧兽医;1994年02期
9 华香,陈玲;肉仔鸡“流水式”快速饲养法[J];中国农村科技;1996年01期
10 刘忠琛 ,张翠华;饮水加碘可促进高密度应激下肉仔鸡的生长[J];农民致富之友;1997年10期
11 杨焕民,王秀利,贾永全,李士泽;抗寒促生长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屠体品质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1999年04期
12 曹满湖;肉仔鸡腹水综合征研究进展[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2年07期
13 李恩辉;怎样养好肉仔鸡[J];新农业;1985年20期
14 叶明君;李慎生;汤江海;宋世志;姜爱莲;张风辉;董钦正;;肉仔鸡立体笼养技术[J];中国家禽;1990年05期
15 霍启光;中国肉用仔鸡营养需要研究进展(1986—1995)[J];饲料工业;1996年02期
16 李凯,彭会芹;温度与肉仔鸡饲养[J];中国禽业导刊;1997年10期
17 刘忠琛,张翠华;饮水加碘可促进高密度应激下肉仔鸡的生长[J];畜禽业;1997年08期
18 黄苇,侯水生,赵玲,喻俊英;日粮能量水平对0~3周龄肉仔鸡维生素B_(12)需要量的影响[J];中国饲料;2001年23期
19 丁玉玲,白彩霞;肉仔鸡饲养管理技术[J];养殖技术顾问;2002年06期
20 朴香淑 ,史彬林 ,李德发 ,袁书林 ,臧建军 ,闫学军;保尔福对肉仔鸡生长、微生物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饲料;2004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斌;吕林;罗绪刚;王润莲;;以含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表达评价4-6周龄肉仔鸡实用饲粮中锰的适宜水平[A];第六次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石天虹;张桂芝;黄保华;刘雪兰;井庆川;武彬;魏祥法;刘瑞亭;闫佩佩;;日粮添加维生素A、D_3对0~3周龄肉仔鸡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A];第六次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春雨;张宏伟;李辉;;低温育雏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4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4 李仲秋;王德照;仇波;夏康平;杨淑琴;梁宏志;关淑娟;阎常平;薛克云;张序;宣大蔚;;“绿色”肉仔鸡饲养试验[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会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闫素梅;塔娜;丁晓岚;乔良;张海琴;康越;;不同锰源与锰水平对肉仔鸡生长性能与免疫机能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邹杨;杨在宾;杨维仁;姜淑贞;张桂国;;包膜丁酸钠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和效益分析[A];2010山东饲料科学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白子金;孙有昌;海洋;何凤燕;;微生态制剂金倍素对肉仔鸡肠道菌群的影响[A];第四届第十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唐玲;李德发;姜建阳;郑春田;;不同来源玉米的肉仔鸡回肠表观代谢能测定及比较[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0年
9 钟日聪;谢为天;徐春厚;;鼠李糖乳杆菌LT22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A];第四届第十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王丽荣;董永军;郝永清;;水溶性苜蓿多糖对肉仔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A];家禽研究最新进展——第十一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志刚;肉仔鸡氨基酸营养需要仿真模型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2 李勇;肉仔鸡生长机制性预测模型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3 魏凤仙;湿度和氨暴露诱导的慢性应激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肉品质、生理机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4 张林;孵化期间不同波长光照调控肉仔鸡肌肉生长的机理[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5 刘松柏;肉仔鸡对饲料标准磷利用率、可利用磷需要量及小肠磷吸收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6 闫素梅;肉仔鸡体内锌与维生素A代谢的相互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1年
7 秦海峰;转Cry1Ac/sck基因糙米作为肉仔鸡日粮原料的安全性评价[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8 李家驹;应激对肉仔鸡小肽吸收的影响及小肽调控脂肪代谢的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9 胥蕾;致晕方法影响肉仔鸡肉品质的机理及脂质过氧化调控[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10 许丽;鸡营养中的胆碱及其效用评价[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洁;理想氨基酸模型周龄饲喂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及几种代谢指标的影响[D];新疆农业大学;2004年
2 李春雨;肉仔鸡低温育雏效果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3 斯日古楞;日粮不同赖氨酸水平对0-3周龄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年
4 张丽;壳寡糖对肉仔鸡生长发育影响作用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5 万家余;中草药对肉仔鸡胆固醇代谢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2002年
6 孟海燕;肉仔鸡日粮中不同铬源的相对生物利用率及对肉鸡胴体和肉质的影响[D];新疆农业大学;2004年
7 王诵涛;热应激对肉仔鸡肝脏金属硫蛋白和白介素-6变化规律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8 高英;不同寡糖对肉仔鸡作用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9 赵兴;中草药提取物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及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D];新疆农业大学;2003年
10 张万刚;半胱胺对不同生长模式下肉仔鸡生长发育和屠体性状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芬;肉仔鸡腿病的诱因[N];中国畜牧报;2002年
2 ;怎样管好肉仔鸡[N];河北科技报;2004年
3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南坊兽医站 曹同德 季作善;养好雏鸭的关键技术[N];河北农民报;2007年
4 林林;蛋鸡增光照从16周龄开始好[N];湖北科技报;2001年
5 周丽萍;饲养肉仔鸡 “噪鸡”不可少[N];山东科技报;2003年
6 刘华;肉仔鸡呼吸道疾病的综合防治[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1年
7 孙学高 高建萱;冬季肉仔鸡控温要点[N];中国畜牧报;2002年
8 李玉环 田兰俊 李民;肉仔鸡分段饲养技术[N];中国畜牧报;2004年
9 欧阳文军 李旭;肉仔鸡腹泄原因与防治[N];中国畜牧报;2003年
10 李中利;降低肉仔鸡胸囊肿病发生率的有效措施[N];中国畜牧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