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果实主要色素动态变化及辣椒红素的QTL定位
【摘要】:
辣椒(Capsicum spp.)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营养价值丰富。辣椒果实在发育过程中呈现出的颜色变化,主要是由于果实中含有的类胡萝卜素组分及其相对含量不同造成的。明确各色素组分的含量、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具有很大的应用和学术价值。此外,辣椒红色素作为一种纯天然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以及化妆品等行业,且市场潜力巨大。但我国目前缺乏富含辣椒红色素的专用加工品种,作为提取辣椒红色素的原料品种混杂,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辣椒红色素加工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开展辣椒红色素提取专用品种的培育及其相应的基础性工作。
本文就‘茄门’、‘83-58’、‘中椒105号’、‘中椒106号’、‘塔兰多’等5个辣(甜)椒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β-胡萝卜素、辣椒红素、叶黄素、玉米黄素以及番茄红素含量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对33份辣(甜)椒材料,就生理成熟期不同基因型果实中辣椒红素含量进行了比较,以期为育种中亲本的选择提供依据。利用perennial和83-58构建的RIL群体(138个株系)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对包括辣椒红素含量在内的6个性状(始花节位、株高、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肉厚度)相关的QTL进行了分析,为分子辅助育种提供参考,本文研究结果如下:
1、供试品种在果实发育的绿熟期均可检测到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随着果实的发育,β-胡萝卜素含量逐渐提高,叶黄素含量逐渐降低,生理成熟期后除‘茄门’外,其余4个供试品种的β-胡萝卜素均有所下降;塔兰多的叶黄素含量快速降低,而其余4个红色果实类型的品种叶黄素含量急剧升高;4个果实由绿变红的品种辣椒红素、玉米黄素以及番茄红素在果实发育进入转色期(40d)之后含量快速上升,在花后45到50d之间各色素含量均存在一个小幅下降的过程,进入生理成熟期后,果实辣椒红素、β-胡萝卜素、叶黄素、和番茄红素含量均快速上升,而玉米黄素含量则继续下降。果实发育由绿变黄的品种“塔兰多”果实绿熟期至生理成熟期的过程中辣椒红素含量甚微,最高时仅有0.138 mg·kg-1.(鲜重),与其余4个品种不同,塔兰多果实在进入生理成熟期后玉米黄素含量快速上升。
2、为了能够快速地比较不同材料间生理成熟期果实内部辣椒红素含量上存在的差异,将33份辣(甜)椒材料按果型大小分为两组,干椒及线椒小果型品种采样后进行冻干,磨粉进行色素的提取,甜椒及大牛角椒的品种采样后采用鲜样打浆研磨后进行色素的提取。测定结果表明:辣椒红素含量在品种间有明显的差异,干椒类型中,红都辣椒以及8819线椒的辣椒红素含量明显高于同一类型中其它品种,分别为218.093mg·kg-1(干重)和195.145 mg·kg-1(干重);甜椒类型中中椒8号、茄门果实中的辣椒红素含量高于其它甜椒品种,含量达23.827 mg·kg-1(鲜重)和21.459 mg·kg-1(鲜重)。上述4个品种可作为高辣椒红素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
3、构建了一张由16个连锁群构成的遗传连锁图谱,共包括108个标记,其中SSR标记99个,CAPS标记7个以及辣味、果柄着生方向两个形态标记。图谱覆盖基因组总长度517.33cM,平均图距为4.79cM,参照已发表的图谱,将15个连锁群逐一对应到了辣椒的染色体上。检测到3个与辣椒红素含量相关的QTL位点,分别存在于第2、10、12三条染色体上,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依次为7.6%、8.2%、6.5%;检测到10个与被测农艺性状相关的QTL,包括2个与果肉厚度相关的QTL,2个与果实横径相关的QTL,1个与果实纵径相关的QTL,2个与始花节位有关的QTL,3个与株高相关的QTL。
|
|
|
|
1 |
李甫君;天边辣椒红[J];农家参谋;1996年08期 |
2 |
;鸡泽辣椒红遍天[J];中国农业信息;2006年06期 |
3 |
张建平;;诸城林家村镇辣椒红又“火”[J];农业知识;2003年04期 |
4 |
张世文;辣椒红油生产技术[J];农村新技术;2000年03期 |
5 |
;辣椒红油生产技术[J];农村新技术;2000年02期 |
6 |
彭虹榕;;辣椒青,辣椒红[J];全国优秀作文选(高中);2008年05期 |
7 |
海龙,王华,金铸;红辣椒红透农民致富情[J];江苏农村经济;2001年09期 |
8 |
孙广勤,刘刚;10%浏阳霉素乳油防治辣椒红蜘株田间药效试验[J];中国蔬菜;2003年01期 |
9 |
邱元红,吴秀华,田梅;贵阳地区辣椒红蜘蛛的发生特点[J];长江蔬菜;2004年03期 |
10 |
和兴;;究极的辣椒红龙“泗水红龙”正式引入中国[J];水族世界;2005年05期 |
11 |
杨勇,朱庆;畜禽肌肉品质遗传的研究进展[J];四川畜牧兽医;1999年09期 |
12 |
吴义景,吴娟,周芬;标记辅助选择在畜禽育种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5期 |
13 |
徐正浩,何勇,崔绍荣,赵明,张旭,李迪;水稻化感材料控制稗草的基因定位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12期 |
14 |
张立平,吴平,祝金明,吴运荣;水稻亚铁胁迫诱导ADH的基因定位及其遗传分析[J];遗传学报;1999年04期 |
15 |
刘月环,蒋涛,彭淑红,徐宁迎;影响瘦肉率的主基因及其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J];黄牛杂志;2001年02期 |
16 |
张吉民,刘成,石云素,宋燕春,白宝璋,黎裕,王天宇;干旱胁迫和正常灌溉条件下玉米开花相关性状的QTL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4年02期 |
17 |
郭绍贵;许勇;张海英;宫国义;王永健;;不同环境效应对西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QTL的影响[J];中国蔬菜;2005年S1期 |
18 |
杨东;王华兴;殷国莉;罗绍康;王跃强;刘发万;;丘北冬早地膜辣椒高产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10年01期 |
19 |
包劲松,何平,夏英武,陈英,朱立煌;不同发育阶段水稻苗高的QTL分析[J];遗传;1999年05期 |
20 |
徐吉臣,李晶昭,郑先武,邹亮星,朱立煌;苗期水稻根部性状的QTL定位[J];遗传学报;2001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