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人工林建设与发展的市场模式与投资政策
【摘要】:
文章在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人工林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本的理论出发点,按照经济学中的市场理论和投资政策理论,采用比较研究、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本方法,先后分析了工业人工林的发展背景、概念、特征、国外的发展趋势,并在总结我国工业人工林的发展道路和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市场经济规律,在结论部分指出了今后我国建设工业人工林的目标模式,并提出了国家的相关投资政策建议:
1.目标模式:
无论内资企业还是外资公司,经营工业人工林的目的都是保证自己的原料供应。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共同的盈利性的目标,决定了其共同的建设模式:林工结合,企业化经营。具体说来:
(1)内资木材加工企业:股份制模式。
即组建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营造原料林,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是发展方向。通过市场、企业和政府共同来解决林工结合的外部性问题,实现原料基地最终成为加工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构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2)外商造林模式:独资或合资经营模式。
企业化经营是外商经营工业人工林的唯一模式,具体的运作方式可以有两种:外商独资经营和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二者都有效地实现了林工结合,目的性和盈利性很强,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很高,达到了速生、丰产、优质的目的。
2.政策建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工业人工林新的投资体系至少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多元化、开放型,规模适宜、结构合理。要实现这一目标,应该改革现有的税收政策,实行轻税赋、低收费,规范税费征收;WP=6加强森林资产经营管理制度;改革林木采伐管理制度;甚至成立专门的林业金融机构。
|
|
|
|
1 |
蔡培印;;专业人工林的兴起[J];陕西林业科技;1990年04期 |
2 |
林迎星;我国工业人工林宏观布局初探[J];林业建设;1998年05期 |
3 |
谢志忠,张三,易金聪;平原农区工业人工林技术经济效益分析——湖北省潜江市杨树工业人工林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1999年02期 |
4 |
张建国,张三;工业人工林发展研究——解决我国木材供需矛盾途径分析之一[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
5 |
冯祥锦,黄和亮,陈蕾;工业人工林投资经济效果评价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林业经济问题;2005年01期 |
6 |
柏方敏;我省工业人工林发展的几个问题[J];湖南林业科技;1997年02期 |
7 |
虞春航;李淑梅;韩一凡;;我国杨树工业人工林存在的一些问题[J];林业实用技术;2006年10期 |
8 |
秦凤翥;;世界人工林战略发展趋势[J];广西林业;1992年01期 |
9 |
刘德隅;;大力发展工业人工林[J];云南林业;1989年01期 |
10 |
林迎星;国外工业人工林的发展趋势[J];林业建设;2000年01期 |
11 |
林迎星;关于现代工业人工林发展问题的一些初步思考[J];林业科技管理;2001年03期 |
12 |
余志飞;广南县工业人工林发展浅议[J];林业调查规划;2004年04期 |
13 |
王履定,朱开福;江淮丘陵林业的基本战略选择[J];绿色中国;1990年05期 |
14 |
许怀超;;安徽省沿淮地区杨树工业人工林存在的一些问题[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03期 |
15 |
;集粹[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1987年01期 |
16 |
温远光,刘世荣,陈放,和太平,梁宏温,陈婷;桉树工业人工林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动态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17 |
柏方敏!410007;实行定向培育 加快我省工业人工林的发展步伐[J];湖南林业;1997年04期 |
18 |
张守攻,张建国;我国工业人工林培育现状及其在林业建设中的战略意义[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0年01期 |
19 |
余建辉,张建国,刘燕娜;论工业人工林的生态经济特点[J];世界林业研究;1993年02期 |
20 |
秦凤翥;;世界人工林战略发展趋势(续完)[J];广西林业;1992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