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
【摘要】: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制约因素。由于土地退化程度高、分布范围广、形成原因复杂,特别是由于目前在土地退化治理过程中管理部门分割、缺乏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观念,致使西北地区土地退化的趋势难以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本论文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这一全新视角出发,以甘肃、新疆、内蒙古、宁夏、陕西、青海等六省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于2002~2005 年期间重点研究了土地退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框架和西北干旱地区退化土地治理的宏观问题和战略对策。
通过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在防治土地退化领域中应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技术,对世界各国来说还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尚缺乏共同的认识以及成熟的经验。例如,一些关键词的定义众多等。
2、土地退化的实质是土地生产力的丧失和土地生态系统的逆行演替。通过对土地退化成因、当前防治土地退化的思维方式和效果的系统分析,表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是从根本上解决土地退化的有效途径。
3、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要求在制定土地退化防治规划时,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上综合考虑各因素间的相互联系,将跨部门和参与式方式运用到自然资源管理计划和实施中,探索优化资源和资金配置、创新管理机制、完善运行机制,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土地退化防治问题。它的构成要素包括: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目标,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内容,以及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方法。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尤其强调多部门合作规划和管理的重要性,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资源使用上的冲突,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
4、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应用于防治土地退化,其研究与实践的基本框架是:在景观水平上探索植被生态系统的恢复。通过对给定区域土地退化进行系统诊断与评价,确定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需要有待治理的退化土地提供哪些物质产品和环境服务功能;然后将退化土地恢复过程中社会需求与自然基础相耦合,明确土地退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社会目标、经济目标、生态环境目标,以及保障这三大目标实现的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格局和利用方式,即所需的土地利用结构、分布格局、空间配置。其实施的关键是土地退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规划、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模式的构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措施的动态适应性,以及土地退化监测评价技术体系的建立。土地退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过程的核心是规范人的行为,为此,政府宏观调控体系、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相关的行为准则与公众参与机制、管理体制、以产权制度为基础的合理利益分配机制和多部门合作机制等是土地退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保障。
5、西北六省区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稀缺且弥足珍贵,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