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毛竹林结构特征与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毛竹的重点分布区福建省永安市不同类型竹林进行了群落学调查,分析了不同类型竹林的结构特征和植物物种多样性,探讨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竹林可持性经营,为竹林生产提供依据。
通过对竹林结构与多样性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结果:
一、竹林结构方面
(1)应用微积分方法,建立了毛竹竹秆胸径相对值与毛竹相对高度的关系模型,建立了毛竹竹秆外围材积、实际材积和节隔材积与毛竹胸径关系模型,建立了相对外围累积材积、相对实际累计材积和相对隔累计材积与相对高度的关系模型,这些模型的相关系数均很大,能够用于计算。
(2)通过毛竹林立竹度、均匀度、整齐度、叶面积指数、材积、平均拥挤度和半方差阈值之间等结构因子指标的相关分析,发现这些因子多数表现为相关显著或极显著,表明结构因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较强。
(3)研究发现均匀度指标具有尺度效应,同一林地用不同面积大小的毛竹株数计算,均匀度大小相差悬殊,无法用其判断某一林地是否属于均匀性竹林,同时也反映出毛竹林在小尺度上是极不均匀的,而在较大尺度上是相对均匀的。
(4)本文应用平均拥挤度、半方差阈值研究毛竹个体拥挤程度、竹林空间格局,发现这两个指标能较好地反映竹林结构现状,这两个指标在以前的竹林结构相关研究中并没有应用过,本文的研究表明平均拥挤度和半方差可作为竹林结构研究的指标因子。
(5)不同类型竹林立竹度、均匀度、整齐度、叶面积指数、平均拥挤度和半方差阈值大小关系总体表现为:毛竹纯林>竹阔混交林>竹针混交林;集约经营竹林>中等集约经营竹林>粗放经营竹林。
二、植物物种多样性
(1)竹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大,物种丰富,以蔷薇科、菊科、百合科、山茶科、樟科、冬青科、禾本科和豆科植物为主。
(2)毛竹纯林和竹针混交林林下草本植物物种数多于木本植物物种数,竹阔混交林林下木本植物物种数多于草本植物物种数。
(3)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显著影响林下木本植物多样性,而对草本植物多样性影响很小。
(4)林下物种-面积关系为:物种丰富度小时草本最小群落取样面积为6m~2,木本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