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的确定方法与数据更新
【摘要】: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是暖通空调行业进行负荷计算,设备选型的基础设计参数。由于《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在修订出版时没有更新室外空气计算参数,所以我国目前使用的仍然是《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中的数值,根据规范的数据统计规定,该参数采用的是1951-1980年的基础气象数据。上世纪后期,全球气温变暖趋势增强,环境温度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的相应变化,因此,设计参数的更新是一项必要且必须的工作。但是,设计参数的更新并不应仅仅是数值的更新,对于我国确定方法和国际上不保证率方法存在差异的现状,设计参数的更新还应包括对确定方法的讨论。
本文从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确定方法及数据更新两方面出发,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内容:
1.对我国暖通行业三个版本的国家设计规范—TJ 19-75,GBJ 19-87,GB50019-2003的室外空气计算参数部分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并对其含义进行了解释。
2.对ASHRAE、日本、英国的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确定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比我国的方法,比较出国内外计算参数在不保证率、信息量、原始数据精度、统计年份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3.按不同的统计方法对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进行整理计算,通过用1951-1980年数据的计算结果与规范GBJ19-87进行比对,确定了冬季室外通风计算温度的数据统计方法。
4.以北京、广州、哈尔滨等29个城市1978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目的每目4次定时气温值及相对湿度等数据分别按我国的方法和国外不保证率的方法整理出最近10年、15年、20年及30年的相关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并通过对结果的对比,得出比较适合我国目前的统计年限和确定方法。
5.用本文的计算结果与GBJ19-87中的数据为基础,计算其变化量对冬季采暖热负荷及夏季冷负荷计算温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