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利用研究

魏祥莉  
【摘要】: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不同于文物保护单位,是活态的文化遗产,要维持并发扬它的使用功能,保持活力,才能更好地保护。可目前国内街区的利用往往不注重街区形成的动力、原有功能和价值特色,仅作为“旅游产品”或“景区”来对待,使街区丧失了真实性甚至价值特色。尤其是在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内,保护和利用的矛盾最为冲突。街区利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街区的保护,因此应如何对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利用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先对传统商业历史文化街区形成演变的过程、动力机制、自身特点进行分析,剖析利用中面临的问题,并从城市整体的角度,分析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受城市发展理念、文化产业等的影响,阐述了商业性街区保护利用的内在和外在要素。然后从相关保护制度——国际宪章、国内法律法规的保护利用要求出发,澄清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提出保护性利用的价值判断。其次通过对大量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实践方法的总结,反思保护利用方式,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保护性利用的原则和方法。接着对利用较好的代表性案例——苏州山塘、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进行重点分析、评价和总结,保护性利用的关键是合理的产业支撑、渐进式更新的方式以及保留一定原有住户。最后针对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提出保护性利用的相关措施,包括合理的功能定位、恰当的商业经营、匹配的建筑利用,及保护性利用实施方式及相关管理保障、政策的支撑引导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汤国华;广州下九路、第十甫路、北京路一段 沿街立面的整修效果[J];广东建筑装饰;2000年01期
2 郭沁;吕斌;;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复兴面对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年05期
3 吴珂;;弘扬精神 内外兼修 激发活力——浅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复兴[J];江苏城市规划;2008年02期
4 霍丹;李茉;;大连春满街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规划设计[J];中外建筑;2009年01期
5 周阳;赵健彬;;关于太原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探索[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6 杨荣彬;周克熙;;大理历史文化名城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J];小城镇建设;2009年10期
7 张志斌;;守望历史与社区重构——小娄巷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的现实抉择[J];建筑与文化;2009年09期
8 顾小光;;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探析——以南通寺街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0年36期
9 黄天颖;;与更新并行的保护——浅析人民南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J];广州建筑;2011年04期
10 王赫;;历史文化街区公共设施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4期
11 李永福;;浅谈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建设[J];民营科技;2011年02期
12 周伟;李政来;;浅谈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及措施[J];建筑设计管理;2011年05期
13 田葳;浅析太原旧城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J];山西建筑;2004年06期
14 赵天宇;程文;;历史文化街区复兴规划设计中的新元素——哈尔滨中东铁路花园住宅街区复兴规划[J];华中建筑;2006年11期
15 甘翔云;;历史文化街区开发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性研究——以北海市珠海街改造为例[J];广西城镇建设;2009年06期
16 王世仁;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取向原则——兼议南池子保护试点工程[J];北京规划建设;2004年02期
17 赵慧勇,杨大禹;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与利用——谈大理红龙井旅游文化中心规划[J];小城镇建设;2005年05期
18 ;对历史街区要采取活态保护的方法[J];城市规划通讯;2009年05期
19 王琳;;西安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对比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20 李晨;;“历史文化街区”相关概念的生成、解读与辨析[J];规划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萍;李文娟;;湘潭窑湾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金春燕;赵要伟;翟剑辉;;历史文化街区之“街道美学”初探——以长春市南广场历史文化街区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贺广瑜;;历史文化街区所处区域的城市设计研究——以小西街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姚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规范性与适应性研究——以扬州东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例[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5 陈鼎超;;历史文化街区抗震疏散救援通道规划方法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沈文涛;李晓晓;;整合性城市设计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以天津市海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苏春雨;;历史文化街区的划定及保护研究——以欧洲两大城市及中国上海为例[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8 崔利民;周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公众参与——以新疆库车萨克萨克历史文化街区为例[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陈玮;何梅;熊贝妮;;武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实施的适应性[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段进;李君;张麒;;改进评估方法 落实整治方式——提高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实效性的对策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娟;基于环境容量的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及其评估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余慧;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灾后价值分析与保护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3 吴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调查研究工作体系的中日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李霞;街区记忆与旅游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5 冯斐菲;让旧城的魅力再现[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6 廖卫华;消费主义视角下城市遗产旅游景观的空间生产[D];暨南大学;2010年
7 公晓莺;广府地区传统建筑色彩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鲁政;基于空间组构理论的历史城区整体保护策略分析[D];江南大学;2012年
9 刘敏;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郎小霞;城市滨水空间特色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祥莉;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利用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3年
2 梁剑宝;论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法律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程建强;导向设计在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4 王苏;哈尔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中政府行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5 赵中华;基于主体视角的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形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高红秀;青岛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改造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7 刘际超;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8 段影;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情境策略[D];中南大学;2011年
9 刘中毅;关中县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及更新方法初探[D];长安大学;2011年
10 张丹;体验经济下重现历史文化街区活力的保护更新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江继兰 吕天路;保护历史文化街区 守护城市文脉[N];中国文化报;2009年
2 中国城市规划院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王景慧;保存遗产 传承文化 改善环境 造福居民[N];中国文化报;2011年
3 沈芸;捍卫城市的灵魂家园[N];常州日报;2009年
4 任宏胜;抢救性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努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N];承德日报;2009年
5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专家评审团副主任、高级城市规划师 王景慧;正确把握“名街评选”标准[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徐兢辉;让传统和现代交相辉映[N];无锡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乔欣;一座“活态博物馆”的重生[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谢辰生;保护也是发展[N];中国文化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江继兰 乔欣;从“名街”评选看活态文化遗产保护[N];中国文化报;2011年
10 马黎;关于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与合理利用的建议[N];大理日报(汉);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