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利用研究
【摘要】: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不同于文物保护单位,是活态的文化遗产,要维持并发扬它的使用功能,保持活力,才能更好地保护。可目前国内街区的利用往往不注重街区形成的动力、原有功能和价值特色,仅作为“旅游产品”或“景区”来对待,使街区丧失了真实性甚至价值特色。尤其是在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内,保护和利用的矛盾最为冲突。街区利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街区的保护,因此应如何对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利用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先对传统商业历史文化街区形成演变的过程、动力机制、自身特点进行分析,剖析利用中面临的问题,并从城市整体的角度,分析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受城市发展理念、文化产业等的影响,阐述了商业性街区保护利用的内在和外在要素。然后从相关保护制度——国际宪章、国内法律法规的保护利用要求出发,澄清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提出保护性利用的价值判断。其次通过对大量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实践方法的总结,反思保护利用方式,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保护性利用的原则和方法。接着对利用较好的代表性案例——苏州山塘、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进行重点分析、评价和总结,保护性利用的关键是合理的产业支撑、渐进式更新的方式以及保留一定原有住户。最后针对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提出保护性利用的相关措施,包括合理的功能定位、恰当的商业经营、匹配的建筑利用,及保护性利用实施方式及相关管理保障、政策的支撑引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