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中生代沉积盆地演化及油气地质意义
【摘要】:羌塘盆地位于特提斯构造域东段,青藏高原中北部;其北侧边界为金沙江缝合带,南侧边界为班公-怒江缝合带。羌塘盆地是在特提斯地质背景下经历了晚古生代至新生代多期旋回演化历史的复合沉积盆地。羌塘中生代盆地发育于古特提斯洋关闭的关键时期,并伴随着中特提斯洋的演化而演化。因此,羌塘中生代盆地对于认识古特提斯洋向中特提斯洋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同时,羌塘中生代盆地也是我国最大的海相中生代盆地,其油气资源前景非常巨大,是我国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基于其重要的地质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选择羌塘中生代沉积盆地的演化作为研究对象。
以沉积学方法为主,岩石学和同位素科学等多学科方法相结合进行系统研究和综合分析,具体应用沉积体系、沉积相等研究手段对羌塘发育的中生代地层进行系统对比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盆地的沉积充填序列,并恢复中生代八个主要地质时期的岩相古地理面貌,最后在古地磁研究基础上结合前人成果讨论了盆地的演化过程。
结果显示,羌塘中生代沉积盆地的演化可划分为两个时间段,羌塘晚三叠世古风化壳作为盆地转换的标志。古风化壳之下藏夏河组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晚三叠世卡尼期,羌塘北部为发育于可可西里碰撞造山带前缘的前陆盆地,同碰撞花岗岩可能为其主要物源。
古风化壳之上那底岗日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结果表明,盆地性质已经转为被动大陆边缘裂陷盆地,火山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显示羌塘中北部裂陷活动开始于-220Ma(即诺利晚期),主裂陷期为220-205Ma;南羌塘坳陷的裂陷活动可能开始于诺利早期,结束于早侏罗世。
早-中侏罗世期间,羌塘盆地由裂陷盆地逐渐过渡为坳陷盆地。锆石裂变径迹测年结果表明,羌塘中生代盆地萎缩时限为-147-128Ma,盆地的关闭可能发生于86-87Ma。
羌塘中生代盆地的演化可归纳为2大的演化个阶段,即早三叠世-晚三叠世卡尼期前陆盆地阶段和晚三叠世诺利期-早白垩世裂陷-坳陷阶段,后者又可细分为羌南裂陷阶段、羌北裂陷阶段、整体坳陷阶段、萎缩与关闭阶段。
沉积学研究表明,羌塘中生代盆地主要发育六个沉积充填系列,分别为裂陷前时期为前陆盆地沉积充填;同裂陷期主体表现为冲洪积相沉积充填;坳陷早期以大面积发育滨岸相沉积为特征;主坳陷期盆地经历了两次大规模海侵和一次海退沉积,并分别以台地相碳酸盐岩沉积和滨岸-潮坪相沉积为主;盆地萎缩期盆地内主要发育以粗碎屑岩、蒸发岩为主的三角洲相-泻湖相沉积。
盆地早期粗碎屑岩为油气提供了很好的储集空间,中期碳酸盐岩、泥岩为良好的烃源岩,晚期膏盐岩、油页岩又是良好的区域盖层,因此,整个羌塘中生代盆地的沉积充填构成了一良好的油气生储盖组合。
|
|
|
|
1 |
谭富文,王剑,王小龙,杜佰伟;西藏羌塘盆地———中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的首选目标[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2年01期 |
2 |
丘东洲;乃东专;李晓清;陈明;;羌塘盆地与特提斯域油气盆地类比及其含油气远景[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7年03期 |
3 |
白玉宝,蔚远江,孙东胜,庞雯;羌塘盆地查郎拉地区中新生界沉积相研究[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
4 |
蔚远江,孙景民,朱庆忠,杨兵,申军山,刘宪斌,韩春明;羌塘盆地查郎拉地区中生代岩相古地理初探[J];沉积学报;2002年02期 |
5 |
陈兰,伊海生,时志强;羌塘盆地雁石坪地区侏罗纪沉积物特征与沉积环境[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2年03期 |
6 |
王岫岩,云金表,罗笃清,滕玉洪,林铁锋;西藏羌塘盆地动力学演化与油气前景探讨[J];石油学报;1999年03期 |
7 |
和钟铧,李才,杨德明,陈光权;西藏羌塘盆地的构造沉积特征及演化[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8 |
张立强,纪友亮;羌塘盆地侏罗系低渗透砂岩储层成因分类及有利储层预测[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5期 |
9 |
胡明毅,龚文平,文志刚,肖传桃,姚政道,张尚峰;羌塘盆地三叠系、侏罗系石油地质特征和含油远景评价[J];石油实验地质;2000年03期 |
10 |
刘建清;陈文斌;杨平;陈文西;付修根;;羌塘盆地隆额尼—昂达尔错古油藏的白云岩组构特征及铅同位素意义[J];地球学报;2008年01期 |
11 |
蔡习尧,符俊辉;羌塘盆地达卓玛剖面古—始新世古生物群特征[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12 |
王淡宜;拉巴次仁;;西藏高原羌塘盆地蕴藏大量油气资源[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4年11期 |
13 |
张忠民;羌塘盆地侏罗系夏里组沉积相及模式[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
14 |
胡明毅,吴一慧;藏北羌塘盆地上三叠统肖茶卡组沉积相与含油性[J];石油学报;2001年04期 |
15 |
张立强,纪友亮,李永铁;羌塘盆地侏罗系白云岩储层特征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01年04期 |
16 |
钟幔;;羌塘盆地的油气地质条件有利还是不利[J];海相油气地质;2002年02期 |
17 |
白玉宝,孙冬胜;羌塘盆地查郎拉地区中、新生代地质构造特征[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1999年S1期 |
18 |
黄继钧;羌塘盆地性质及构造演化[J];地质力学学报;2000年04期 |
19 |
胡明毅,文志刚,肖传桃,龚文平,张尚锋,姚政道;羌塘盆地上侏罗统索瓦组沉积体系及生烃潜力[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
20 |
雷振宇,李永铁,刘忠,鲁兵;藏北羌塘盆地构造变形及其动力学背景[J];地质论评;200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