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战略研究

丁锋  
【摘要】: 油气资源作为重要的能源矿产和战略性资源,关系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国家安全。我国自1993年再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进口量逐年递增,供需矛盾凸显,油气资源供需矛盾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本文以《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以及全球油气资源分布与发现趋势为出发点,运用相关资源管理理论,对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战略做了一些探讨,尽可能的深入论证了勘探开发战略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提出了实现战略目标的相关政策建议。 1.全面分析了全球油气资源近十年来的勘探开发、消费趋势,认为未来20-30年,世界石油需求将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全球石油资源基本能够满足需求,为争夺石油资源的地区冲突还会加剧,亚太地区国家石油安全将更加严峻。 2.运用高斯原理建立了预测模型,并对2020年前我国油气资源探明地质储量、产量及消费量进行了定量预测。研究认为,未来5-10年,我国年增石油探明储量维持在8-10亿吨水平,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将快速增长。我国石油产量将在2010年前后突破2亿吨,天然气产量将在2015年前后将达到1500亿方。2015年前我国石油消费将继续处于快速增长期,“十二五”期间供需差距最大,缺口在1.6-1.8亿吨之间。2015年后,石油消费量将开始缓慢下降,天然气将成为石油的主要替代品,在初级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将超过10%,但还不足以完全缓解石油的供需矛盾。 3.我国中长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总体方针应该是:“稳定国内、扩大境外、加强攻关,实现可持续供给”。总体目标是,“十一五”期间,满足年均3.45亿吨石油和800亿方天然气需求;“十二五”期间,满足年均3.65亿吨石油和1200亿方天然气需求;“十三五”期间,满足年均3.55亿吨石油和1700亿方天然气需求。 4.国内石油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是东部、中西部和近海海域,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是中西部地区和近海海域。东部、中西部和近海海域待探明石油地质资源量为458亿吨,占全国待探明石油地质资源总量的86.25%,主要集中在渤海湾等八大盆地。中西部和近海海域待探明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为26.3万亿方,占全国天然气待探明地质资源总量的84.46%,主要集中在塔里木等八大盆地。这些地区将会成为未来5-15年内我国油气资源增储上产的主要生产基地。 5.国外石油勘探开发的目标,应集中主要力量开辟俄罗斯、中亚—里海、中东、北非、南美,重点战略区域是俄罗斯、中亚及中东地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大伟;我国油气资源发展战略若干问题[J];资源.产业;2002年06期
2 刘申叔;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发展[J];海洋石油;1998年03期
3 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J];国土资源通讯;2003年02期
4 谢群跃,蒲志仲;关于建立和完善我国油气资源市场的若干问题[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5 刘光鼎;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年01期
6 陈海荣;战略盛宴[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5年05期
7 胡健,蒲志仲;我国的油气资源使用制度:历史演变与改革取向[J];经济研究参考;1997年12期
8 冯玉宝;张红玲;兰峰;叶宇冰;;对中国石化油气资源发展战略的思考[J];当代石油石化;2006年09期
9 童晓光 ,朱向东;对我国进入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市场的探讨[J];国际石油经济;1993年04期
10 李文;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战略的若干思考——访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赵文智[J];国际石油经济;200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进升;白兴虎;;试论“科教兴国”战略[A];党的十五大精神与聊城实践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张澍军;;论邓小平理论“三进”的战略蕴涵[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陈洁;温宁;;我国深水油气勘探的思考[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姚公一;;当代大地质产业战略探讨[A];资源·环境·产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罗剑;;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思考[A];2004乌蒙论坛论文集(四)[C];2004年
6 李艳丽;楚泽涵;;21世纪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与可持续发展[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7 丁锋;;我国初级能源利用结构及政策取向[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赵改善;;互联网勘探开发虚拟现实系统的构建[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Thomas E.Ewing;金福锦;;美国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雄厚,而我们能为本国做些什么[A];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第64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10 童北海;;策应西部开发实施“西苗南育”战略[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锋;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2 蒋利亚;企业战略的性质:共同演化下的动态匹配[D];复旦大学;2004年
3 高静娟;中国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研究[D];辽宁大学;2004年
4 童煜;服务企业核心能力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吴巧生;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安全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6 杨晓龙;中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胡振国;深港经济合作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张丹华;技术创新战略的理性思考与模式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廖蔚;水库移民经济论[D];四川大学;2005年
10 曹毅;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崇恩;胜利油田进入国际油气资源市场的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2 庄恒春;中油辽河分公司兴采厂油气勘探开发战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3 赵阳;哈电公司水电经营战略案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4 宋代文;大庆油田勘探开发跨国经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5 胡峰;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秀春;标准化与企业未来发展战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7 陈庆丰;武钢集团财务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赵洪波;公共关系视野下的媒介传播战略[D];郑州大学;2003年
9 陈永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D];清华大学;2004年
10 黄波;中国一汽集团公司轿车战略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何振红 朱磊;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重在挖潜[N];经济日报;2006年
2 李威;地质专家聚京研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N];中国矿业报;2007年
3 刘丽;探讨石油国际化经营战略[N];科技日报;2005年
4 综信;奔向大海[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5 贺占军;新疆拟建我国首个沙漠机场[N];西部时报;2009年
6 何蔚;从战略到执行路有多远[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7 刘振国;油气资源调查研究应有“国家队”[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8 贺韬;合作勘探开发国内外矿产资源[N];中国矿业报;2009年
9 记者 幸福;油田总院集团为勘探开发科技精英送健康[N];大庆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师巧梅;加大勘探开发力度 持续增加油气产量[N];新疆日报(汉);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