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长江中下游地壳物质构造动力调整作用

董树文  
【摘要】: 长江中下游矿带峡峙在华北地块(大别地块)和扬子地块(江南大陆)之间,中生代以来大别山地块向南仰冲推覆约80公里,扬子地块盖层强烈褶皱,冲断缩短43%,铸成了长江中下游一带狭长,大陆地块弧形接合带的前陆缩短带。地质力学称之为淮阳山字型构造体系前弧构造带,两大地块在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200-120Ma)平均以0.075cm/y速率收缩,致使两大地块基底在深部发生构造动力调整—构造重熔,约相当于地壳缩短体积的基底岩层(811800 km~3)重熔成接合带的燕山期岩浆火山活动产物并伴有内生金属成矿作用。重熔的华北(大别)闪长质富铁基底(铁块),扬子花岗质富铜基底(铜块)作为主要矿源,对长江中下游铁,铜矿带的形成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在两大地块的接合带附近形成混合物质场,长江中下游地壳的结构调整和组成调整特征相互印证,反映了构造动力对地壳物质的调整规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治顺,朱大岗;构造动力变质作用初论[J];地质力学学报;1995年01期
2 邓云山,孟自芳;构造动力在油气形成中的作用[J];地球科学进展;1996年04期
3 岳石;构造动力成岩成矿作用的实验研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0年04期
4 李德威;构造动力成矿研究的新进展[J];地学前缘;1994年04期
5 钱建平;构造动力成矿理论若干问题的探讨[J];地质地球化学;2002年04期
6 高金耀;汪俊;杨春国;张涛;谭勇华;;冲绳海槽弧后张裂构造及其动力机制讨论[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04期
7 Г.И.阿穆尔斯基,А.В.鲍奇卡廖夫,Н.Н.索洛维耶夫,史斗;油气形成的构造动力模式[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5年04期
8 冯志文,夏卫华,刘丹英,张德会,李鹏飞;闽浙赣金铜多金属矿床构造动力-火山岩浆同步一体成矿模式[J];矿床地质;1994年S1期
9 吴礼道;周济元教授(1936- )[J];火山地质与矿产;1996年Z2期
10 邓宗策,崔军文,冯晓枫,武长得,朱红;青藏高原构造动力及变形机制的弹性有限元分析[J];地球学报;1990年02期
11 祝渊陵;构造动力成矿路径探讨[J];四川地质学报;1987年02期
12 许顺山,杨农,孙青;山东文登金矿成矿动力学研究[J];矿床地质;1997年03期
13 杨光忠;;试论地球的构造动力[J];贵州地质;2007年01期
14 Н.Н.索洛维耶夫,Г.И.阿穆尔斯基,史斗;构造动力与含油气性[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5年04期
15 田世澄,陈永进,张兴国,崔刚,何会强;论成藏动力系统中的流体动力学机制[J];地学前缘;2001年04期
16 张艳;;新疆哈密市红星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J];华北国土资源;2010年01期
17 颜文,杨元根;海南二甲金矿糜棱岩(石英)含矿性的构造动力分析及谱学评价[J];地质找矿论丛;1993年03期
18 赵剑畏,王治顺,朱大岗;华南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厘定及意义[J];地质力学学报;1997年01期
19 吕古贤;胶东半岛构造-岩相形式及玲珑-焦家式金矿的构造动力成岩成矿地质特征研究[J];地球学报;1991年02期
20 王清廉;;秦岭动力热变作用成矿之雏议[J];西北地质;198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开庆;董树文;;论地壳物质的构造动力调整作用[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7)[C];1986年
2 尹华仁;;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和顺店——双井子银铅锌找矿[A];中国地质科学院“九五”科技成果汇编[C];2001年
3 邓宗策;崔军文;冯晓枫;武长得;朱红;;青藏高原构造动力及变形机制的弹性有限元分析[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21)[C];1990年
4 吕古贤;;胶东半岛构造-岩相形式及玲珑-焦家式金矿的构造动力成岩成矿地质特征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23)[C];1991年
5 车树政;董茂兴;;下扬子区域中生代以来的地质构造动力特征[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8)[C];1982年
6 邱小平;;广东凡口铅锌矿床成矿构造动力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23)[C];1991年
7 周济元;崔炳芳;肖惠良;陈世忠;;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的形成与构造动力二阶段成矿机制——以新疆若羌县红十井金矿床为例[A];第二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薛虎;车树政;董茂兴;张富陶;;安徽铜官山—马山金属矿田的构造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1)[C];1983年
9 申重阳;李辉;孙少安;;强震中长期预测问题的一些想法[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21—25号)总目录[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25)[C];199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高金耀;多卫星测高数据应用于海底构造动力研究——以中国边缘海及邻区为例[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1年
2 邱小平;广东凡口铅锌矿床成矿构造动力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1988年
3 岳石;粤西河台金矿区构造与成岩成矿关系的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1988年
4 董树文;长江中下游地壳物质构造动力调整作用[D];中国地质科学院;1988年
5 党犇;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沉积演化与下古生界天然气聚集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6 吴国干;塔里木盆地东部盆山耦合与油气成藏[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彦章;山东夏甸金矿床矿井涌水机理构造控制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陈延生;会泽铅锌矿床控矿条件及成矿预测[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