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三叠纪层序地层与古地理分析

宗文明  
【摘要】:库车坳陷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为一前陆坳陷。构造上处于中国沉积盆地的西带,是我国石油与天然气勘探的重点,也是“西气东输”的骨干资源基地之一。 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地震、钻井剖面分析,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学等理论为指导,以库车坳陷三叠系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层序地层学、沉积体系和岩相古地理研究,为库车坳陷三叠系进一步的油气勘探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取得主要成果与认识如下: 1、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库车河及卡普沙良河两条主要剖面的取样及野外观察,加之对依南2井、星火3井的钻井剖面分析,进一步理清了三叠系地层序列、岩性特征及各组间的界线及接触关系。 2、在区内开展以露头层序地层学为主的研究,将区内露头剖面的三叠系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及7个(库车河剖面)或6个(卡普沙良河及阿瓦特河剖面)三级层序,将钻井剖面的三叠系划分为5个(星火3井)或4个(依南2井)三级层序,总结了各级层序、体系域及准层序特征,将区内体系域分为冲积体系域、湖泊扩展体系域及湖泊萎缩体系域3种,将准层序分为向上变粗准层序和向上变细准层序2种,并对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 3、以岩性、沉积构造、古生物(孢粉)及地球化学(碳、氧同位素)等相标志的综合研究为重点,对区内三叠系进行了详细的沉积体系研究,划分为冲积体系、三角洲体系及湖泊体系3大沉积体系及6个沉积相。 4、以三级层序为编图单元,对区内各剖面层序内部沉积组合采用“优势法”进行统计的基础上,编制各层序发育时期的岩相古地理图,初步分析了研究区内三叠纪沉积古地理特征及其演化。 5、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对坳陷内三叠系进行油气地质条件分析,初步认为黄山街组半深湖——深湖相厚层泥岩及塔里奇克组滨湖相泥岩为主要的生油岩,俄霍布拉克组及克拉玛依组砂砾岩为主要储集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刘景彦;王清华;林畅松;张丽娟;雷燕平;胡广成;胡博;;库车坳陷西部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层序-体系域[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8年06期
2 胡少华;王庆果;李秀珍;;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层序地层划分及沉积体系特征[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张磊;;HN地区沙一、二段沉积环境与层序特征[J];山东工业技术;2019年10期
4 蔡雨;;沉积体系域类型、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J];化工管理;2020年04期
5 林良彪;陈洪德;朱利东;;川东地区吴家坪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9年06期
6 肖建新,林畅松,刘景颜;塔里木盆地北部库车坳陷白垩系层序地层与体系域特征[J];地球学报;2002年05期
7 陈建华,田景春;试论我国陆相层序地层研究中体系域之划分[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1年04期
8 吴基文;皖南地区二叠纪龙潭期层序地层与聚煤作用[J];煤矿现代化;1997年01期
9 柳生祥,肖林,雒晓刚,李增,曾俊杰;兰州-民和盆地侏罗纪地层沉积体系分析与层序地层研究[J];甘肃科技;2004年09期
10 任德生,刘立,陈江,周兴武,王晶;辽河坳陷西部凹陷曙北地区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年01期
11 方小宇;张辉;杨朝强;许月明;孙晓晖;;涠西南凹陷流一段四分体系域模式与有利储层分布[J];河北地质大学学报;2018年04期
12 吴因业,顾家裕,CedricG,王招明,申银民;塔里木盆地满西区块强制海退体系域沉积模式[J];石油学报;2003年04期
13 王波;;黄河口凹陷中洼古近系渐新统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沉积体系研究[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年05期
14 姚泾利;赵永刚;雷卞军;郝海燕;;鄂尔多斯盆地西部马家沟期层序岩相古地理[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15 操应长;断陷湖盆层序地层下降体系域的划分[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16 王凯;辽河西部凹陷西南部沙一、二段沉积体系与层序地层特征[J];特种油气藏;2002年05期
17 徐振永;王延斌;陈德元;周国文;王长胜;;沁水盆地晚古生代煤系层序地层及岩相古地理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7年04期
18 孙靖;金振奎;王春生;;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地区八二区三叠系克下组层序地层研究[J];中国石油勘探;2008年05期
19 李文厚;吐哈盆地及其周缘石炭系一侏罗系体系域特征[J];新疆地质;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良书;王勤;葛锐;贾承造;李成;魏国齐;李华;徐鸣洁;;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地温场和新生代热体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陈建平;肖中尧;张水昌;梁狄刚;;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分类[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朱如凯;郭宏莉;高志勇;;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东部第三系沉积储层研究[A];2004第三届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包建平;朱翠山;唐友军;朱俊章;肖中尧;李梅;张秋茶;;对库车坳陷原油成因类型的再认识[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李剑;谢增业;李志生;罗霞;蒋助生;张英;胡国艺;;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天然气气源对比[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王良书;李成;刘绍文;李华;;库车坳陷地温场和新生代热体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贾进华;;库车坳陷白垩系层序地层与沉积相[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8 徐雯峤;尹宏伟;汪伟;李长圣;;库车坳陷西段构造变形演化的数值模拟[A];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一)—专题三十一:沉积盆地矿产资源综合勘察、专题三十二:盆地动力学与能源、专题三十三:沉积岩系改造与能源矿产赋存[C];2020年
9 王阿瑞;王健;操应长;杨海军;周露;潘杨勇;汪顺宇;李振坤;;库车坳陷白垩系超深层碎屑岩储层多尺度非均质性特征[A];第十六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21年
10 徐珂;张辉;王志民;刘新宇;;库车坳陷超深层裂缝性气藏品质评价方法及应用[A];第32届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2020)论文集[C];2020年
11 魏国齐;李君;董才源;倪新锋;余建平;张荣虎;孟广仁;朱光有;;塔里木盆地重点油气勘探新领域及方向[A];第31届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2019)论文集(01地质勘探)[C];2019年
12 张海祖;卢玉红;张科;赵青;凡闪;;库车坳陷东部侏罗系天然气成藏特征与勘探方向[A];第31届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2019)论文集(01地质勘探)[C];2019年
13 刘群明;唐海发;吕志凯;王泽龙;;库车坳陷克深2气藏综合多资料裂缝描述及分布规律研究[A];第31届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2019)论文集(01地质勘探)[C];2019年
14 王健;王凡;王占文;刘星旺;韦钊;;地震-测井解译在库车坳陷古近系盐岩层找钾中的应用[A];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四十四)——专题96:中国钾盐矿产基地成矿规律与深部探测技术示范、专题97:中新元古代古大陆重建与盆地原型分布预测[C];2018年
15 邓小林;王凡;韦钊;王健;刘星旺;王占文;;库车坳陷西段盐岩层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钾条件分析[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C];2017年
16 陈竹新;雷永良;李本亮;张朝军;闫淑玉;王丽宁;;库车坳陷中西部构造地质结构和盐流动聚集过程[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53:环青藏高原盆地体系构造过程与油气聚集论文集[C];2014年
17 刘涛;黄宝春;;库车坳陷第三纪磁性地层和磁组构的研究及其构造意义[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8 童金南;;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点定位中国煤山[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19 秦春雨;王英民;徐少华;魏文杰;陈晨;;珠江口盆地中中新世13.8Ma前后层序地层研究[A];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C];2015年
20 徐小涛;邵龙义;王东东;秦建义;侯海海;赵杰;;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地层、古地理、湖盆演化和聚煤规律研究——以中国东北地区阜新盆地下白垩统阜新组为例[A];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飞;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层序地层及非构造圈闭形成条件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宋荣彩;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地层学与隐蔽油气藏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3 谭荣;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特征与油气勘探[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4 祝贺;塔里木盆地塔北—塔中地区三叠系沉积、层序地层特征及生储盖组合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5 赵追;南襄盆泌阳凹陷层序地层与隐蔽油气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6 魏强;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成藏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9年
7 李显义;库车坳陷岩石抗钻特性及扭转冲击破岩机理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7年
8 杨克基;库车坳陷中段盐构造差异变形及其控制因素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9 王洪星;库车坳陷北带断裂控制气藏形成机制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10 田军;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白垩系—第三系沉积相及储层分布预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5年
11 张本琪;车镇凹陷层序地层与石油地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12 王妍;鄂尔多斯富县及邻区马家沟组层序地层与岩相古地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13 康南昌;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第三系盐岩相关构造及油气成藏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14 刘辰生;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地区三叠系层序地层学与沉积相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15 高彩霞;川渝滇黔晚二叠世层序—古地理与聚煤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16 施振生;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层序地层及动力学成因模式研究[D];石油大学(北京);2005年
17 王斌;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岩性油藏形成条件及勘探技术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8 胡鹏;延长探区二叠系主力含气层段沉积—成岩特征与有利储层分布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19 陈晨;乌审旗—横山地区中侏罗世沉积特征与控水规律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8年
20 遇运良;层序地层自动划分与对比方法研究及其应用[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宗文明;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三叠纪层序地层与古地理分析[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
2 吴鹏;青海可可西里五雪峰及邻区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3 高胜美;早中新世中期珠江三角洲—深水扇体系沉积模拟[D];浙江大学;2019年
4 江强波;层序地层学在新安堡凹陷万一段储层预测中的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5 李红进;塔里木盆地三道桥东地区白垩系层序地层—沉积体系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6 张文博;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龚鹏宇;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东段走滑断裂体系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8 隆轲;黔南—桂中地区石炭纪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9 苗巧银;汤原断陷始新统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体系分布特征及层序地层模式的建立[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宋洪柱;环渤海湾地区石炭—二叠纪关键成煤期岩相古地理恢复[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11 刘芳;库车坳陷中部巴什基奇克组沉积相研究[D];长江大学;2013年
12 彭俊文;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深部和浅部油气成藏特征与分布规律[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13 陈旭;塔里木盆地三叠系层序结构及沉积充填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14 王峻;四川盆地上三叠统—侏罗系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15 张琳婷;塔里木盆地二叠系层序地层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6 董昆;库车坳陷西段新生代盐构造演化过程的物理模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17 文晨曦;库车坳陷不同成因超压的识别与定量评价[D];西北大学;2019年
18 张希晨;库车坳陷克深构造带含夹层盐构造变形及其控制因素[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19 肖瑶;库车坳陷北缘与南天山的构造-热演化关系[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20 罗世伟;库车坳陷克拉苏富油气区构造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特约记者 袁伟记者 彭旭峰 通讯员 秦伯平;制服“三低”三叠系[N];中国石油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王毅锴 高潮洪 王志良;气冲霄汉的大发现[N];中国石油报;2002年
3 杨卫东;西北分公司三叠系一体化研究取得进展[N];中国石化报;2006年
4 记者 张立;陕西省铜川地区发现三叠系油层[N];中国矿业报;2011年
5 记者 史俊斌 特约记者 徐叔威;陕西铜川地区发现三叠系油层[N];科技日报;2011年
6 师啸;吐哈西峡沟三叠系首获工业油流[N];中国石油报;2008年
7 周恳恳;中国岩相古地理编图工作取得重要进展[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