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东部盆地群早白垩世岩相古地理研究与油气远景分析
【摘要】:
从国家对能源的战略需求出发,大庆油田公司提出“大庆外围找大庆、大庆深部找大庆”,实现大庆“百年油田”建设的战略目标,而围绕东部盆地进行重点油气勘探则是“大庆外围找大庆”的重要环节。
本次研究通过大量野外地质调查、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综合,认为黑龙江东部盆地群早白垩世为三江—东锡霍特盆地这一大型裂陷湖盆的南端。基于这样的认识,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以基干钻井剖面所取得第一手定量资料为立足点,以岩石学及沉积相分析研究为基础,以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为方法论,编制东部盆地群1:50万定量岩相古地理图,结合烃源岩有机地化及储层物性,进行油气远景分析,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及结论:
1、通过系统收集整理研究区钻井剖面资料,对区内16口钻井进行详细岩心描述,取得了第一手岩石学资料及沉积相划分依据,研究区岩石类型齐全,层理构造发育,碎屑岩多见各种粒级的砾岩、砂岩及泥岩夹有煤系地层,并可见作为储层及盖层的多种火山岩,单独区分出震积岩,认为该种类型岩石对油气储集具有重要意义。
2、对海相环境进一步探讨,发现海绿石、自生独居石及莓状黄铁矿等自生矿物组合,且在对应层段发现代表典型潮坪沉积的双粘土层构造,为黑龙江东部盆地群白垩纪发生海侵提供了矿物学和沉积学佐证。
3、通过对研究区5口钻井沉积相层序地层划分,划分出10个完整的全区可以对比的三级层序,尤其是层序SQ4在全区对比中最为典型,发育HST、TST及LST三个体系域,LST在可作为全区的对比标志层,为早白垩世早期全区为统一湖盆提供了新的证据。
4、识别出陆相和海相两大类沉积环境。陆相沉积环境进一步划分为曲流河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3种沉积相类型,并进一步识别出7种沉积亚相及16种沉积微相;海相沉积环境可进一步划分为滨海和浅海陆棚2种沉积相类型,海相沉积主要作为夹层位于白垩系不同层位,在平面图上由于不是优势相而未显示。
5、以“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为方法论,在单剖面相分析基础上,选取地层厚度(m)、粗碎屑岩含量(%),砾岩含量(%)及煤和碳质页岩含量(%o)四个单因素,编制黑龙江东部盆地群城子河期和穆棱期的定量岩相古地理图,表明城子河期到穆棱期沉积演化具有继承性、发展性和阶段性三个显著特点。从城子河期到穆棱期是一个水体加深,湖盆扩大的过程,城子河组时期,形成了统一汇水盆地,但湖盆水深相对较浅,以三角洲为主的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滨浅湖相沉积体系为特征,并伴有海侵事件;穆棱期湖盆面积扩大,水体相对变深,以曲流河(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半深湖—湖底扇沉积体系为主。
6、综合研究岩相古地理演化、沉积相带展布、有机地化及储层物性指标析,确定鸡西盆地、三江绥滨凹陷和勃东地区为烃源岩和储集层发育的较有利相带。并提出勃东—前进—抚远坳陷应为半深湖—深湖相沉积,是潜在的有利油气勘查远景区,为下一步油气勘探部署提供科学依据和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