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损自补偿修复润滑添加剂及其机理研究
【摘要】:
摩擦导致的磨损是机械设备失效的主要原因,润滑及润滑剂是减小摩擦、降低磨损的主要措施。传统的润滑添加剂只能减缓磨损随行程延长而累积的增加量或尺寸逐步减小的速率,它们对摩擦副只有耐磨功能,而不能产生负磨损,没有磨损自补偿修复功能。
论文基于磨损自补偿修复设想,研制出了在钢/钢摩擦副和钢/铜摩擦副中均具有优异磨损自补偿修复功能的二种润滑添加剂,并对其磨损自补偿修复效应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研究了系统输入参数(速度、压力、时间及基础油粘度等)、摩擦副材质对自补偿润滑添加剂的修复效应和摩擦学效应的影响规律;研究自补偿添加剂对基础油改进剂(清洁分散剂、抗氧剂、降凝剂等8种类型)的适应规律;利用现代微观分析手段对补偿膜的组份进行了分析,对其成膜机理进行了探讨。
用环/环面接触试验考察了所合成的两种物质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磨损自补偿修复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二种自补偿添加剂对钢/钢摩擦副和钢/铜摩擦副均能形成负磨损,具有优异的磨损自补偿修复效应,突破了磨损随行程的延长而累计增加、随载荷增加而增大的传统摩擦学规律;四球试验机的结果证实两种添加剂具有优异的承载能力和减摩性能。
该两种添加剂加入基础油改进剂中的摩擦学实验表明:SRT_1和SRT_2添加剂与基础油改进剂有良好的适应性,能使基础油改进剂的承载能力提高,减摩性能增强以及耐磨性能增强;
S盯;和 S叮。添力剂在四种成品油(L-Ili68液压油,L-CKC150齿
轮油,L-D朋100空压机油及 L-C胚460涡轮蜗杆油)中具有良好的适
应性,对钢店摩擦副和钢/铜摩擦副具有优异的自修复效应。
Image view处理系统的宏观表面形貌和摩擦表面红外光谱分析表
明:SRT;和 SRT。添加剂在润滑油中用作添加剂时,在摩擦过程中在摩
擦副表面生成酯类聚合膜,同时竣基又能与摩擦副表面金属反应生成皂
盐,膜的形成既有添加剂的聚合和沉积在表面上的过程,亦有成膜剂中
某些元素与表面反应的过程,成膜速率与磨损速率是一个动态过程。
|
|
|
|
1 |
朴芬淑;李继光;王微;赵玉华;;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去除污染物的自补偿作用[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2 |
莫易敏,邹岚,赵源;磨损自补偿的载荷效应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8年06期 |
3 |
莫易敏,邹岚,赵源;自补偿的磨损模型研究[J];润滑与密封;1998年03期 |
4 |
莫易敏,邹岚,赵源,冯常勤,黎英武;自补偿摩擦表面微观形貌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8年03期 |
5 |
高峰;李欣;;打孔机运动平台精度自补偿技术研究[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21年04期 |
6 |
谢鑫;;自补偿浮动支承的原理及应用[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7年02期 |
7 |
徐建生,赵源曹虹;新型自补偿添加剂的摩擦学特性研究[J];材料保护;2000年07期 |
8 |
莫易敏,邹岚,赵源;磨损自补偿的摩擦学原理[J];润滑与密封;1998年05期 |
9 |
丁柏会;贾佳;李宏生;;微机械陀螺仪解调相角在线自补偿方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21年10期 |
10 |
黄彪;李明广;侯永茂;陈锦剑;;轴力自补偿支撑对支护结构受力变形影响研究[J];岩土力学;2018年S2期 |
11 |
田娥;莫易敏;;自补偿添加剂作用下钢-钢摩擦副的摩擦学特性[J];润滑与密封;2006年04期 |
12 |
莫易敏,邹岚,赵源,徐建生;磨损自补偿理论设想[J];中国机械工程;1998年02期 |
13 |
汪金辉;宫娜;侯立刚;吴武臣;董利民;;低功耗、高性能多米诺电路电荷自补偿技术[J];半导体学报;2008年07期 |
14 |
戴克中;风速计中热敏电阻自校自补偿技术[J];测控技术;2000年10期 |
15 |
李群,杨以涵,李蕾;电流互感器的自补偿方法[J];现代电力;1997年01期 |
16 |
范光荣;低温自补偿阀门介绍[J];深冷技术;1982年06期 |
17 |
张忠海,陈伟;压力自补偿锁紧液压缸[J];液压与气动;2001年07期 |
18 |
付尚发,赵源,涂政文,游中流,高万振;添加剂对锡青铜-镀硬铬45钢摩擦副的磨损自补偿摩擦学效应[J];材料保护;2003年05期 |
19 |
王其藩,严广乐;用模型参考自补偿方法研究系统中子系统的结构与参数[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