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燃料后处理工艺中几种无盐还原剂及络合剂的辐解研究
【摘要】:
对甲基肼(MMH)、β-羟基乙基肼(HEH)及乙羟肟酸(AHA)等在Co-60γ辐照场中的辐解行为进行了初步的定性或定量研究。其主要研究结果概述如下:
(1) 研究了在吸收剂量为50kGy的情况下,MMH、HEH、AHA、HNO3、UO22+、Fe3+浓度变化对MMH、HEH及AHA辐射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随MMH、HEH、AHA浓度增加,其辐解百分率均减小。HNO3、UO22+、Fe3+均对它们的辐解起促进作用。当Fe3+与UO22+同时存在时,对含HNO3体系MMH的氧化分解起显著加速作用。
(2) 研究了在MMH、HEH、AHA水溶液体系、含HNO3、UO22+及Fe3+的体系中,辐照剂量(10-500kGy)变化对MMH、HEH及AHA辐解的影响。对各体系的辐照稳定性给出了定量结果。
(3) 对MMH、HEH及AHA的辐解产物组成进行了测定。对部分辐解产物进行了定性或定量的分析鉴定。此外,对辐解产物生成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4) 对MMH、HEH、N2H4辐解产生的叠氮酸进行了定量测定。测定结果表明,MMH、HEH辐解产生的叠氮酸量很少。对叠氮酸生成的机理也进行了讨论。
|
|
|
|
1 |
张先业,叶国安,肖松涛,胡景 ;1.1 甲基肼还原Np(Ⅵ)反应动力学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1995年00期 |
2 |
刘方;王辉;周羽;魏艳;贾永芬;;铀存在条件下锝与甲基肼在硝酸介质中的反应[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9年00期 |
3 |
贾永芬
,姚熠
,朱志瑄
,胡景炘;硝酸介质中二甲基羟胺-甲基肼的稳定性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2年00期 |
4 |
彭清涛;张光友;陈培让;;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甲基肼浓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J];计测技术;2006年01期 |
5 |
陈辉;何辉;王亮;叶国安;;后处理流程中甲基肼测定的离子色谱法[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8年00期 |
6 |
王辉;魏艳;贾永芬;刘方;;含钚硝酸介质中锝与甲基肼及二甲基羟胺的反应性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8年00期 |
7 |
许零,王家驹,张先业,罗志武,胡景炘;甲基肼及β-羟基乙基肼γ辐解产物叠氮酸的生成量[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0年05期 |
8 |
叶国安;石伟群;唐洪彬;;乙羟肟酸消除Zr界面污物的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6年03期 |
9 |
唐洪彬;李高亮;何辉;叶国安;罗方祥;程琦福;;浓硝酸破坏N,N-二甲基羟胺-甲基肼调节钚价态工艺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8年00期 |
10 |
王辉;魏艳;刘方;贾永芬;;1B槽无盐还原剂用量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9年00期 |
11 |
朱明生;空气中一甲肼监测的固体吸附/分光光度法[J];推进技术;1997年06期 |
12 |
米镇涛,李德庆,邱立勤,周集义;液体推进剂一甲肼与水二元物系汽液相平衡的研究[J];推进技术;1998年02期 |
13 |
陈辉;何辉;李高亮;叶国安;;二甲基羟胺、甲基肼γ辐射化学行为[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7年00期 |
14 |
王锦花;李春;吴明红;包伯荣;吴君萍;郑卫芳;张生栋;;甲异羟肟酸γ辐照稳定性[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10年01期 |
15 |
王煜华,章德祥,许红洲;甲基肼与乙氧次甲基丙二酸二乙酯的环化缩合反应[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
16 |
张虎;叶国安;李丽;李高亮;郑卫芳;;2AF料液电化学调价技术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7年00期 |
17 |
张虎;叶国安;李丽;邓惟勤;李会蓉;李高亮;杨小梅;;电化学调价制备2AF Ⅰ.二甲基羟胺和甲基肼的电解氧化[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10年02期 |
18 |
杨波;唐功建;;外星推进剂质量检测标准分析[J];化学分析计量;2010年06期 |
19 |
陈辉;何辉;叶国安;付海英;吴国忠;;甲基肼水溶液的脉冲辐解[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9年00期 |
20 |
吴福丽,张光友,延玺,胡文祥;肼类火箭推进剂分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现代仪器;2001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