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运理论在辐射损伤和分子马达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一切有机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在细胞内部和细胞之间广泛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运动和输运过程,它们对于生命活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生物体所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中也存在着大量的输运现象,即各种各样的电离辐射,它们的存在对于生物进化和地球生物的多样性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是,电离辐射是一把双刃剑,过多辐射可能引起很多生物病变,如细胞死亡、基因突变和癌症的发生等等。在细胞层次上研究这些输运的机制对理解各种生命过程和保护生物体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是当前生物物理学的研究热点。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对这两个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研究。
从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研究电离辐射诱发的生物损伤的物理化学机理是辐射生物学和放射医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的焦点之一,是核物理与生物、化学和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领域,具有重要理论与实际意义,对于长期在低剂量辐照环境下,机体放射性损伤发生的认识、太空辐射环境中的健康危险性评估及辐射防护等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是重离子辐射治癌的基础性和先导性研究。研究电离辐射在生物体中的输运的主要理论方法是径迹结构模型。径迹结构模型以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物理数据(理论和实验)为基础,运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带电离粒子及其全部次生粒子在介质中的输运过程,给出所有非弹性事件及能量沉积在纳米尺度上的空间分布和在皮秒尺度上的演化历史。
细胞是一个多体的高度非均匀的介质,射线和细胞的相互作用是一个高度非线性的动力学问题。由于活的生物体往往是由80%以上的水构成,而且生物体的密度和水相近,而水是均匀介质,理论处理较为简单,所以先研究射线和水的相互作用。射线和水的作用又分为两步:先考虑和“水气体”作用,“水气体”是把水分子看成是自由态的相互之间无关联的“水”,再发展到和实际的水作用。再考虑离子和放入水中的DNA的相互作用。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研究工作,国际上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辐照损伤的机理的理论研究,有了一些思路、工具和方法,考虑的还是离子与水气体的相互作用,仍处在初级阶段,并且电子截止能量过高(10eV),忽略了大量低能电子(低于10eV)的作用,但实验表明大量的低能电子可以通过共振机制导致DNA的双链断裂损伤和单链断裂损伤,因而应当考虑低能电子的作用。这方面的理论研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
究在国内基本上还是空白,为填补这方面的空白,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了
德国GSF的蒙特卡罗输运程序MOCA15,并对它进行了改进:第一,在模拟过程中
MOCA巧采用的双微分截面是固定在入射能量点处的数据表,而不是随能量变化更
新的数据表列。这样的模拟无法给出正确的布喇格峰。应用MOCA巧中的ICROSss
生成了不同能量点处的双微分截面,并使MOCA巧的模拟采用随能量变化的双微分
截面。改进后的程序能够给出合适的布喇格峰。其二,MOCA巧中跟踪次级电子的
程序考虑的截止能量过高(10eV)。在学习MOCA巧的同时与合作者一起开发了我
们自己的低能电子和质子的蒙特卡罗输运程序,在国际上比较早地考虑了低能电子
(低于10eV)的作用。目前我们又引进了德国GSI的可模拟更多粒子的程序TRAX,
它的电子的截止能量也是10eV。
蒙特卡罗方法的准确性是建立在输入的截面数据的准确性基础之上的,这些截面
包括产生电子的截面和弹性、非弹相互作用截面等等。对于粒子与DNA、蛋白质等
介质的作用截面很多是不知道的,目前模型中一般采用与水(水蒸气)的相互作用截
面来代替。我们收集整理了粒子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的各种实验和理论计算的截面,
并初步编写了电子的部分截面程序和大部分的质子截面程序。运用这些工具我们开展
了几个具体的工作并得到一些新的结果。
l,运用蒙特卡罗方法用我们自己开发的程序模拟了电子在水中输运的径迹结构,
考虑了低能电子(能量下限为leV)在水中输运时的电离,激发,俘获以及超激发引
起的自电离等非弹性散射机制以及OH十等自由基和H十的产生和分布,揭示了电子在
低能情况下输运时单条轨道的云团、团点和短径迹等空间分布结构特点和包含在大量
低能电子径迹结构的统计性质(空间分布和能量沉积更加弥散)。
2,运用改进的MOCA巧程序模拟计算了质子、。粒子的在水蒸气(密度为
1留cm,)中的径迹结构,考虑了质子、a粒子在水中输运时的电离、激发等非弹性散
射机制,质子、a粒子的能量范围为0.3一SMeV/u。考虑了产生的大量低能电子(能
量下限为leV)在水介质中的输运。计算得到的射程、径向剂量等参数,与实验数据
符合的较好。
3,电离辐射可以导致DNA的简单损伤或复杂损伤。复杂损伤可能引起细胞的
死亡和基因突变,其复杂程度对DNA的修复有很大的影响。了解研究DNA损伤谱
对于细胞的修复、凋亡以及放射治疗等等有重要意义。由于时间和工作量大的关系,
来不及把DNA加进去,我们利用国际上现有的少量的DNA损伤谱的计算结果,用
Il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
一个简单模拟电离辐射致DNA损伤谱的算法模拟计算并分析了DNA损伤谱,分别
给出了电子、质子和a粒子的参数,再现了径?
|
|
|
|
1 |
岳峰;;利用径迹结构方法模拟低能电子诱发DNA损伤[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6年00期 |
2 |
郭勇,张文仲,骆亿生;电离辐射与生物组织作用的径迹结构研究方法[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4年02期 |
3 |
张文仲,郭勇;电离辐射与生物组织作用的径迹结构研究方法[J];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2004年05期 |
4 |
方茜,王翼飞,朱正佑;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蛋白质折叠计算[J];自然杂志;2003年05期 |
5 |
裴鹿成;蒙特卡罗方法与问题的维数[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94年02期 |
6 |
王忆平,唐琳,王玉清;两种量子蒙特卡罗方法[J];计算物理;1992年S1期 |
7 |
许淑艳;关于蒙特卡罗方法的效率预测[J];计算物理;1984年02期 |
8 |
张春雷;张亚男;;浅谈蒙特卡罗方法在保险上的应用[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01期 |
9 |
陈敏,王豫;压敏电阻非线性电输运理论研究进展[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10 |
张保安,姚凯伦;量子蒙特卡罗方法及其应用[J];物理;1992年09期 |
11 |
董秀芳;蒙特卡罗方法及其基本特点[J];原子能科学技术;1978年03期 |
12 |
何延才;蒙特卡罗方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J];自然杂志;1982年06期 |
13 |
曹天光
,马云志
,卓益忠;DNA损伤谱的模拟和分析[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4年00期 |
14 |
李祝霞;;对称能密度依赖的输运理论模型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的讨论[J];原子核物理评论;2014年03期 |
15 |
后翠红;苏进;;聚合物流体数值模拟的多层蒙特卡罗方法[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20年02期 |
16 |
兰婷;陈东;陈善强;师立勤;刘四清;;反向蒙特卡罗方法在卫星辐射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J];空间科学学报;2015年02期 |
17 |
崔伟群;;一种蒙特卡罗方法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的新算法[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1年10期 |
18 |
康件丽;黄俊杰;;蒙特卡罗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学习;2008年02期 |
19 |
裴鹿成;伴随蒙特卡罗方法在屏蔽计算中的应用[J];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1982年01期 |
20 |
陈志军;李耘;陈晨;钱永忠;;食源性健康风险评估的二维蒙特卡罗方法[J];中国卫生统计;2010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