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爆与外爆加载下壳体的力学状态及破坏模式分析
【摘要】:
在武器工程结构设计中,最为常见的应用是轴对称结构的柱壳和球壳,这是两类最为典型的“高能效、低能耗”结构。对这两种结构在爆炸作用下的变形与破坏研究,一直以来在学术界和工程界就有浓厚的兴趣。在科学研究方面,由于壳体的动态破坏与材料在强动载荷下的变形和破坏机理密切相关,这些课题一直是固体力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并且关联到材料力学、断裂力学、固体物理及爆炸力学等多种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因此,关于柱壳和球壳在爆炸作用下变形与破坏的研究,既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又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在这些研究中,最关注的是结构破坏,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武器结构在作战过程或放能过程中,结构的损伤与破坏是最重要的过程之一,而且这种破坏过程直接关系到武器效应的发挥。关注这些过程的细节,是现代武器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为了较全面认识爆炸作用下柱壳和球壳的破坏模式,加深理解结构动态破坏的具体细节,为物理设计和工程设计提供较为清晰的物理图像,应深入研究内爆与外爆加载下壳体的力学状态及破坏模式。围绕上述目的,本论文开展了如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固体中的冲击波传播、内爆加载下柱壳应力状态与破坏模式、外爆加载下柱壳应力状态与破坏模式、内爆加载下球壳应力状态与破坏模式、外爆加载下球壳应力状态与破坏模以及两个基本实验以及物态方程与本构关系的相关性。
①固体冲击压缩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基于连续介质力学基本理论,讨论了冲击动力学中的若干问题,如流体动力学近似、状态方程与本构方程的关联与本质、一维应力实验与一维应变实验、综合性实验与基础性实验等。
②内爆加载下柱壳应力状态与破坏模式。分析了平面应变加载问题,为简化分析起见,先采用静力分析,并忽略体力,寻找柱壳内的应力和应变的分布规律,为破坏模式的定性分析提供理论基础。之后分析滑移爆轰下柱壳内的应力状态以及层裂发生的位置。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滑移内爆作用下柱壳向心汇聚运动中的应力状态以及破坏模式。
③外爆加载下柱壳应力状态与破坏模式。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外爆加载下柱壳早期应力波传播、应力状态以及破坏模式;采用解析法分析了柱壳膨胀过程的应力状态以及破坏模式;介绍了柱壳膨胀的Mott统计断裂理论;对Gurson模型进行了详细的推导,给出了屈服函数、本构关系以及塑性应变的计算方法,以及Gurson模型中材料参数的识别方法。基于这些理论,将Gurson模型编写子程序并嵌入到HKS/Abaqus软件中,分析了柱壳膨胀断裂过程中的剪切型破坏。分析了外爆加载下厚壁柱壳的破坏模式。
④内爆加载下球壳应力状态与破坏模式。进行了外压作用下球壳的弹性应力状态的静力分析,并对柱壳和球壳的应力状态进行了比较,尽管是静力学分析,但对于壳体后期的运动分析是有帮助的;之后进行了外压作用下球壳和柱壳的动力学分析比较,给出了两种典型结构在冲击作用下的应力状态比较;对内爆加载下球壳塌陷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比较了材料参数和压力参数等对塌陷过程的影响;对外表面弱冲击和强冲击加载下球壳应力状态进行了数值分析,并对内爆加载下的球壳与一维应变平板接触爆炸加载以及柱壳内聚爆炸进行了比较。最后开展了内爆加载下球壳层裂的数值模拟。
⑤外爆加载下球壳应力状态与破坏模。从理论方面分析外爆加载下球壳中的弹塑性球面应力波传播,并与一维应变波传播进行了比较;采用解析法分析了球壳膨胀过程中的应力状态以及失效模式;给出了球壳的膨胀破坏半径的近似分析以及参数的影响;给出了内部爆炸作用下球壳破裂时间的理论分析。采用数值分析法模拟了外爆加载下2169钢厚壁球的层裂破坏。
|
|
|
|
1 |
李雪梅,金孝刚,李大红,胡时胜;液体炸药滑移内爆加载下钢管的变形与层裂破坏研究[J];爆炸与冲击;2003年06期 |
2 |
孙宇新;张进;李永池;胡时胜;董杰;;内爆加载下热塑性管壳的应力波演化与层裂效应研究[J];高压物理学报;2005年04期 |
3 |
柏劲松,李平,陈森华,廖海东,杨礼兵,姜洋;内爆加载下果冻内外界面不稳定性数值计算[J];高压物理学报;2004年04期 |
4 |
张忠珍,孙承纬,丰树平,高顺受;短脉冲载荷下金属材料的层裂破坏[J];高压物理学报;1991年02期 |
5 |
俞善炳,谈庆明,丁雁生,孟祥跃;含气多孔介质卸压层裂的间隔特征——突出的前兆[J];力学学报;1998年02期 |
6 |
黄风雷,王泽平,恽寿榕;延性动态增长模型及其在层裂研究中的应用[J];兵工学报;1995年01期 |
7 |
卢春生,韩闻生,白以龙,夏蒙棼,柯孚久;层裂的分形机理及分维和连接阈值的关系[J];力学学报;1995年01期 |
8 |
占学军,舒大强;三种脉冲荷载作用下脆性材料层裂现象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年02期 |
9 |
庄仕明,王春彦,罗福,孙承纬;脉冲激光作用下铝靶的层裂[J];高压物理学报;1993年01期 |
10 |
张万甲,杨中正;93钨合金断裂特性研究[J];高压物理学报;1995年04期 |
11 |
李清源
,蒋垣昆
,杜世刚
,宋林西
,薛克珍
,马维仪;材料在脉冲加热下的动响应实验[J];爆炸与冲击;1985年03期 |
12 |
陈大年
,王德生
,马松合
,石工勋
,李延年;两类动态断裂[J];爆炸与冲击;1987年01期 |
13 |
王泽平,恽寿榕;延性材料层裂的数值模拟[J];爆炸与冲击;1991年01期 |
14 |
郑坚,王泽平;延性材料动态断裂的实验研究和数值分析[J];固体力学学报;1994年04期 |
15 |
周明,张永康,蔡兰;激光层裂法定量测定薄膜界面结合强度[J];中国科学E辑;2002年01期 |
16 |
蒋小华,陈朗,冯长根,龙新平,彭其先;炸药爆炸驱动下铜板的层裂现象[J];爆炸与冲击;2003年06期 |
17 |
沈乐天,赵士达,白以龙,赵双录;酚醛玻璃钢层裂准则的实验研究[J];力学学报;1984年06期 |
18 |
彭常贤;电子束辐照硬铝产生热击波的实验研究[J];爆炸与冲击;1987年03期 |
19 |
董玉斌,苏林祥,陈大年,经福谦,韩钧万,封加波;滑移爆轰作用下内爆柱形钢壳层裂的数值研究[J];高压物理学报;1989年01期 |
20 |
楼沩涛;干燥和水饱和花岗岩的动态断裂特性[J];爆炸与冲击;199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