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碳化铍薄膜的制备技术与性质研究

何玉丹  
【摘要】:磁约束聚变(MCF)中的等离子体面壁材料(PFMs)和惯性约束聚变(ICF)中的靶丸材料是聚变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碳和铍是目前PFMs I口ICF靶丸材料中使用最多的两种材料,其化合物(碳化铍)综合了两种材料的优点,因此也被认为是潜在的PFMs和ICF靶丸材料。针对Be2C薄膜ICF应用的使用要求重点研究了Be2C薄膜的制备技术及其关键物性究。本论文在理论上分析了Be2C的结构和性质:在实验上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和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了Be2C薄膜,研究了实验工艺对薄膜组成和结构等的影响,并比较了两种方法的特点。本论文还基于制备的Be2C薄膜首次研究了其力学和光学性质。最后选择最优的沉积方式和工艺条件成功研制了物理实验用的自支撑Be2C平面薄膜。通过以上研究,对Be2C的结构、薄膜制备技术、性质等都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取得的具体结果如下:(1)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系统地研究了Be2C材料的力学性质、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比较了不同方法的准确性,最终采用PBE法优化Be2C的晶体结构和计算力学性质,基于PBE优化的晶体结构,使用HSE06法计算Be2C的电子能带结构及光学性质。Be2C是一种反荧石型结构的间接带隙半导体,带隙约为1.8±0.1 eV,理论密度2.44g/cm3,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杨氏模量E=474.2 GPa、剪切模量G=216.9 GPa)和硬度。分析了Be2C晶体消光系数k(ω)、折射系数n(ω)、吸收光谱I(ω)、反射光谱R(ω)以及能量损失谱L(ω)的色散关系,得到长波折射率n(0)=2.3。光学性质反映出Be2C在可见-红外波段具有良好透过性。本研究计算的Be2C的力学性质和电子结构较文献报道更为准确和可靠。(2)采用MOCVD法制备Be2C薄膜,研究了金属有机源的选择、生长温度和载气-稀释气流量比对薄膜组成和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二乙基铍更适合作为制备Be2C薄膜的MO源,因为二叔丁基铍更易生成金属铍相得到Be-Be2C复合薄膜。随着生长温度和稀释氢流量比的增加,薄膜中的金属铍相会逐渐减小并消失,同时Be2C的择优取向生长增强。Be2C薄膜的晶粒尺寸都较小(-20 nm)且不会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存在晶粒过大的问题。薄膜的表面形貌随实验条件的变化呈现出多样性并导致大的表面粗糙度,但其断面都没有表现出柱状晶结构。以二乙基铍为MO源在生长温度400℃、载-稀流量比5:20等条件下,成功制备了高密度(2.37 g/cm3)、无择优取向、晶粒细小(~29 nm)、结构均匀无柱状晶的Be2C薄膜。实验具有高的沉积速率(615 nm/h)。然而MOCVD法制备的Be2C存在着表面粗糙度(50 nm)过大的缺点。Be2C薄膜的稳定性研究指出了空气中Be2C薄膜比金属铍更易变质的原因:氧化过程释放气体形成多孔氧化层,从而加剧了氧化;尽管如此Be2C薄膜仍可在实验室环境中稳定保存~6天。最后提出了烷基铍分子间过渡态反应的热裂解机理假设,并很好地解释了实验中组分的变化。(3)采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Be2C薄膜,分析了CH4-Ar流量比、磁控溅射功率和衬底温度对薄膜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影响。通过优化装置的进气方式减缓了靶中毒效应。提出了Be2C薄膜的一种原位保护层制备方法,可以有效减小薄膜的氧化变质。首次研究了Be2C薄膜的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研究表明:CH4-Ar流量比和磁控溅射功率主要影响薄膜的组成,衬底温度主要影响Be2C的结晶性和结构。Be2C薄膜的表面光滑,断面均匀,晶粒尺寸细小(-25 nm)且不随厚度增大。薄膜的沉积速率得到的极大的提高。力学性质的研究证实了Be2C薄膜的高硬度和高强度,光学性质的研究首次确定了Be2C的光学带隙~1.87 eV。通过反应磁控溅射制备了具有优异性能的Be2C薄膜:即在CH4-Ar流量比10%、溅射功率150W、衬底温度600℃等条件下成功制备了高Be2C含量(90 mol%)、高密度(2.13 g/cm3)、低表面粗糙度(RMS~3.23 nm)、结构均匀无择优取向、高沉积速率(229 nm/h)、可见-红外透明、高机械强度(H~20GPa, E~240GPa)的多晶Be2C薄膜。这为制备自支撑Be2C平面薄膜和ICF烧蚀靶丸提供实验指导。(4)成功制备了自支撑Be2C平面薄膜。自支撑Be2C薄膜由无择优取向的多晶Be2C相组成,具有小晶粒尺寸(~25 nm)、低的表面粗糙度(~8.4 nm)、高密度(2.19 g/cm3)、结构均匀无柱状晶等特点。Be2C薄膜的晶粒尺寸、结构均匀性、表面光洁度和密度等都不随厚度而变化。制备的自支撑Be2C平面薄膜也满足激光烧蚀物理实验的需要。最后提出了反应磁控溅射中Be2C薄膜缺陷结构的形成机理,指明了减小缺陷结构的方法,即减少或避免初始衬底表面的污染。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罗劲明;张海宁;温建平;;铁酸铋薄膜的电学特性及掺杂影响分析[J];化工新型材料;2017年03期
2 本刊编辑部;;新式保温薄膜[J];能源技术;1988年03期
3 ;国际薄膜大会Thin Films 2016 新加坡2016.07.12-15[J];真空;2015年06期
4 ;国际薄膜大会Thin Films 2016 新加坡2016.07.12-15[J];真空;2016年01期
5 ;国际薄膜大会Thin Films 2016 新加坡2016.07.12-15[J];真空;2016年02期
6 ;国际薄膜大会Thin Films 2016[J];真空;2016年03期
7 驰青;;2014年全球特种薄膜销售额将达到297.7亿美元[J];印刷技术;2010年02期
8 ;中国进口薄膜级HDPE供应将趋紧[J];塑料工业;2010年07期
9 ;一种Sb_2S_3热电薄膜的制备方法[J];电镀与精饰;2009年07期
10 赵建社;;中棚薄膜剪裁新方法[J];西北园艺(蔬菜);2006年06期
11 ;薄膜[J];中国印刷物资商情;2005年10期
12 ;薄膜[J];中国印刷物资商情;2005年11期
13 ;[供]BOPP薄膜[J];中国包装工业;2004年01期
14 ;其它[J];世界产品与技术;2003年12期
15 章信;Tredegar公司将在中国建立薄膜工厂[J];塑料;2003年05期
16 陈洁;列车专用薄膜[J];国外机车车辆工艺;2002年06期
17 唐伟家;LCP开辟共挤出阻隔薄膜新领域[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02年01期
18 韩增虎,胡晓萍,劳技军,李戈扬;Nb-Si-N混合薄膜的HRTEM观察[J];电子显微学报;2002年05期
19 ;薄膜n沟SOIFET断路期间异常电压的过冲[J];微电子学;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卫东;冯建鸿;许华;张继成;李俊;陈志梅;唐晓红;黄勇;何智兵;唐永建;;薄膜物理与制备技术[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2 ;歷屆海峽兩岸薄膜科技研討會情況[A];第十二届海峡两岸薄膜科学与技术研讨会报告集[C];2016年
3 严冬;张凯;胡更开;;含微结构的薄膜褶皱机理和特征[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4 刘贵昂;贺德衍;谢二庆;;a-SiC:H薄膜的γ射线辐照效应[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陶明毅;;关于薄膜附着力和薄膜应力的分析和讨论[A];江苏、山东、河南、江西、黑龙江五省光学(激光)联合学术'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平余;刘维民;薛群基;;薄膜形貌的AFM观察[A];第十一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0年
7 王树彬;马学锋;姚纯;史伟荣;;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酸锶钡薄膜的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04年
8 李红轩;吉利;陈建敏;;氧化鉻薄膜的高溫相變、元素擴散及寬溫域自潤滑性能[A];第十二届海峡两岸薄膜科学与技术研讨会报告集[C];2016年
9 刘振良;廖志君;范强;杨水长;伍登学;;硼碳氮薄膜的制备与表怔[A];第十五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08年
10 李昊初;;薄膜表面力学性能测试先进技术[A];广东省真空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玉丹;碳化铍薄膜的制备技术与性质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6年
2 邓小玲;锰、镍掺杂铁酸铋薄膜的制备及电磁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7年
3 曹辉义;铜铟铝硒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4 居勇峰;氧化钛薄膜的制备、微结构及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杨静凯;低辐射薄膜的热稳定性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6 朱振;碳化硅和蓝宝石衬底二氧化锡外延薄膜的制备及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孔令沂;镓铟氧化物薄膜和氧化锡薄膜的制备与性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李云良;空间薄膜褶皱及其动态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荆象阳;铋系薄膜的制备及其介电、铁电性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罗振飞;氧化钒薄膜的制备及其电学、光学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云香;高度取向铌酸铋钙薄膜的制备及其构效关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2 胡彬彬;直流反应磁控溅射制备氧化铅薄膜[D];浙江大学;2006年
3 高兴婷;SnO_2:F和TiO_2:Nb薄膜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4 吴丹丹;LaVO_4:Dy~(3+)发光薄膜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5 杜明军;氧化钒薄膜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袁想洋;氧化钨电致变色薄膜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秦聪祥;钛基及锆基多元氮化物薄膜的组织与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
8 刘豪华;PVDF薄膜的多物理耦合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9 张娇;碳化硅基抗高温氧化薄膜的制备与表征[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10 张高俊;铈镁交替掺杂钛酸锶钡薄膜介电调谐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于南;汉能薄膜2017年收入增长近四成 提前还清担保债及利息[N];证券日报;2018年
2 宁葆平;“降温薄膜项目落户奉化”的启示[N];宁波日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姚金楠;薄膜光伏进入发展新阶段[N];中国能源报;2018年
4 吴可仲;“另类”汉能:薄膜路上不再独行[N];中国经营报;2018年
5 记者 李振兴;股东提私有化 汉能薄膜发电欲回A[N];北京商报;2018年
6 黄春荣;BOPP薄膜可以降解了[N];广东科技报;2000年
7 记者黄俊峰;上海石化薄膜专用料通过鉴定[N];中国证券报;2002年
8 辽宁农科院研究员 潘百涛;温室薄膜的使用与保养[N];中国花卉报;2011年
9 沈镇平;江苏首义公司 易降解薄膜项目投产[N];中国包装报;2010年
10 驻德国使馆经商处 赵勇平;全球BOPP薄膜市场前景光明[N];国际商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