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爆发散爆轰驱动平板飞片的实验与计算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爆轰传播和爆轰驱动研究的概况及近年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介绍了几种基本的理论模型及与爆轰有关的其它内容。利用在合理的物理简化模型基础上,由爆轰波径向与飞片飞行方向夹角θ这样一个参数,给出的点爆驱动的近似解析解,计算了大板实验中飞片的运动过程。简要介绍了二维拉格朗日有限元程序DYNA2D。进行两种点爆发散爆轰驱动的实验设计,完成两种实验模型下爆轰驱动的数值模拟,并与实验结果作了比较。
本文的实验工作设计了两种点爆驱动实验装置,采用任意反射面的多点激光干涉测速仪(VISAR)测量了JOB-9003炸药和JB-9014炸药点爆发散爆轰驱动平面飞片不同位置点的自由表面速度,获得了飞片在从散心爆轰驱动过渡到滑移爆轰驱动时,飞片的运动规律,得到了较好的实验结果。并对比研究了两种炸药的做功能力。结果表明:飞片在从散心爆轰驱动过渡到滑移爆轰驱动的过程中,飞片第一跳速度依次降低,而边部R很大处(滑移爆轰区),飞片终速比散心爆轰驱动高;钝感炸药JB-9014的做功能力约为JOB-9003炸药的69%。
本文最后应用二维拉格朗日有限元程序DYNA2D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标定了JOB-9003炸药和JB-9014炸药在点爆发散爆轰驱动下,其爆轰产物的JWL状态方程参数。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都符合得较好,其中数值计算得到的各测试点的速度与实验值的最大相对误差小于5%。本文标定的这套参数既可以较好的再现大板实验结果,也能很好的重现圆筒实验结果。
|
|
|
|
1 |
周凯元,陈志坚;用高速摄影机拍摄气体爆轰波反应区[J];光子学报;1987年03期 |
2 |
;《爆轰波与冲击波》有关问题的解答[J];爆轰波与冲击波;2003年02期 |
3 |
洪滔,王继海;二维爆轰波DSD方法的非定态解析解[J];爆炸与冲击;1996年04期 |
4 |
吕洪生,王志兵;一种特殊平面装药爆轰波阵面的摄影与结果分析[J];爆炸与冲击;2004年04期 |
5 |
孙承纬;一维冲击波和爆轰波计算程序SSS[J];计算物理;1986年02期 |
6 |
焦清介,魏继锋,周钢,严楠,蔡瑞娇;爆轰波拐角传播三维数值模拟[J];爆炸与冲击;2003年06期 |
7 |
管楚洤;爆轰波小拐角绕流的近似解析解[J];力学学报;1981年03期 |
8 |
管楚洤;爆轰波小拐角绕射问题[J];力学学报;1981年05期 |
9 |
肖作智;球面爆轰波的数值模拟[J];爆炸与冲击;1985年02期 |
10 |
刘庭辉;;爆轰波刚壁反射迹线求解法初探[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1期 |
11 |
刘邦弟;已知爆速的爆轰装配[J];计算物理;1992年S1期 |
12 |
张振宇,浣石,卢芳云,刘吉平;高能炸药爆轰波反应区流场的拉格朗日分析方法[J];爆炸与冲击;1996年03期 |
13 |
胡宗民,高云亮,张德良,杨国伟,姜宗林;爆轰波在楔面上反射数值分析[J];力学学报;2004年04期 |
14 |
常利娜,张德良,胡宗民,姜宗林;频散可控格式的一种推广形式及其在爆轰波马赫反射中应用[J];计算物理;2005年03期 |
15 |
;爆轰波与冲击波2004年度总目录[J];爆轰波与冲击波;2004年04期 |
16 |
王继海;爆轰波在物质介面上的折射[J];爆炸与冲击;1981年02期 |
17 |
袁镒吾;直线爆炸所形成的柱面波的近似分析解[J];应用数学和力学;1993年05期 |
18 |
王树山,焦清介,冯长根;爆轰波转弯传播的延迟现象[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
19 |
徐胜利,陈成光,李剑;爆轰波在扩张管内临界传播特性的研究[J];爆炸与冲击;1995年01期 |
20 |
薛鸿陆;爆轰波基础知识[J];爆炸与冲击;198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