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晓晨;快点火可能为聚变提供快捷途径[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3年01期 |
2 |
颜严;快点火可能是获得聚变能的捷径[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2年09期 |
3 |
常铁强;快点火物理及其对数值模拟的要求[J];中国核科技报告;2004年01期 |
4 |
张家泰,胡北来,刘松芬;快点火与惯性聚变能[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2年09期 |
5 |
杜凯,周兰,张林,万小波,肖江;快点火靶金锥制备工艺[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5年03期 |
6 |
宋向阳,韩申生,张令清,邵雯雯,徐至展;ICF快点火概念中超热电子的能量输运[J];中国激光;1997年12期 |
7 |
汪道友;;激光核聚变快点火新方案研究获重要进展[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6年02期 |
8 |
杜凯,罗炫,周兰,万小波,肖江;金锥-聚合物球壳靶制备初步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5年10期 |
9 |
赵周,邓柏权,冯开明,陈志,袁涛,李增强;惯性约束核聚变的燃耗与增益[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年17期 |
10 |
杜凯;张林;周兰;罗炫;万小波;袁光辉;段宣明;;直接驱动快点火Au-CD锥壳靶的研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8年11期 |
11 |
李业军;路建新;王雷剑;黄永盛;张骥;张海峰;汤秀章;;超短脉冲激光与固体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实验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8年12期 |
12 |
杨雨川;景峰;李富全;王逍;黄小军;冯斌;罗晖;;用于快点火的激光驱动器组束方式[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年03期 |
13 |
陶业争
,李业军
,单玉生
,王乃彦
,汤秀章
,张海峰;与ICF快点火相关的激光等离子体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1年00期 |
14 |
陈默;;碰撞效应对超强激光与高密度碳薄膜靶相互作用中快电子输运的影响(英文)[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年02期 |
15 |
王艳海;潘雪;王江峰;王利;李学春;林尊琪;;抽运光中ASE噪声对OPCPA信噪比的影响[J];光学学报;2009年04期 |
16 |
陆荣华;韩申生;;爆推快点火模型分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6年09期 |
17 |
左言磊;魏晓峰;朱启华;王逍;郭仪;黄征;刘红婕;应纯同;;用于快点火研究的超短脉冲的相干合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6年12期 |
18 |
;其他应用[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2年04期 |
19 |
Nakai S,Mima K,罗山;激光驱动惯性聚变能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4年12期 |
20 |
滕晓丽;;冲击点火:直接驱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方案[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9年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