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范锐锋;马景芳;艾杰;戴红跃;;双通道闪烁探测器探测脉冲中子技术[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7年06期 |
2 |
朱荣保,王效忠,吕峰,罗隆俊,何建玉,丁大钊,H.O.Menlove;氘/固体系统异常中子测量[J];原子能科学技术;1991年06期 |
3 |
朴禹伯,牛占歧,陈勤,苏桐龄;3×10~(12)s~(-1)强中子发生器后分析系统调试结果[J];原子能科学技术;1992年04期 |
4 |
范锐锋,马景芳,杨德馨;高效率BF_3正比探测器阵列的中子探测技术[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4年03期 |
5 |
陈铭,陈家斌,熊勇;用BF_3探测器阵列测量"神光Ⅱ"辐射驱动DD中子产额[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4年06期 |
6 |
王福成,胡济民;放中子前后裂变碎片质量分布的换算(英文)[J];中国核科技报告;1988年00期 |
7 |
万俊生,张颖,张利兴,夏海鸿,丁大钊;铅散裂中子靶物理特性研究[J];中国核科技报告;2001年00期 |
8 |
金斗英,苏前权,金泰洙,吴希灿,廖朝阳,赵清华,贾文雕,丁有贵;C/O比测井用中子管的研制[J];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6年03期 |
9 |
梁志远;杨存榜;冯杰;苏春晓;;基于PXI总线的ICF活化法中子产额测量系统[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6年06期 |
10 |
吕铭方,韩旻,杨津基,王新新;等离子体焦点装置中子发射的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5期 |
11 |
唐平瀛;谈效华;程亮;耿涛;戴晶怡;;脉冲中子源中子产额稳定性的评定[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8年03期 |
12 |
郭纪美;邹宇斌;唐国有;郭之虞;郭利安;胥建国;张国辉;;厚铍靶~9Be(d,n)反应中子产额测量[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8年12期 |
13 |
郑华智;重离子加速器在线测量实验区的屏蔽设计[J];辐射防护;1991年04期 |
14 |
王新华;牟云峰;安力;郭海萍;朱传新;陈渊;;镝活化法测量低产额脉冲中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7年05期 |
15 |
白金昌;景士伟;张明睿;乔双;严长春;;利用~3He中子监测仪对中子管产额进行实验监测[J];物理实验;2010年11期 |
16 |
宋朝晖;管兴胤;张子川;;DT聚变脉冲中子产额的活化测量法[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11年02期 |
17 |
王福成,胡济民;放中子前后裂变碎片质量分布的换算[J];中国核科技报告;1989年S3期 |
18 |
陈晓峰,陈玉亭,王耀梅,苏春晓,冯杰,陈家斌,郑志坚,唐道源;激光驱动内爆低产额中子探测[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2年02期 |
19 |
李桂生,张天梅,李宗伟,苏有武,张树民;~(18)O离子轰击厚靶的中子剂量学参数[J];核技术;2000年12期 |
20 |
徐家云,白立新,张一云,吴丽萍,冯杰,杨存榜;靶室散射对ICF中子产额用铅活化法测量准确性的影响[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4年0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