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粒子的慢化对D-T等离子体聚变燃烧的影响
【摘要】:
在以D-T为聚变燃料的惯性约束聚变中,带电粒子在等离子体中的能量沉积对维持聚变燃料的点火燃烧和实现靶丸高的能量增益有重要作用。本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研究α粒子在D-T等离子体中的慢化过程以及这种慢化对D-T等离子体聚变燃烧行为的影响。主要工作有:用二元碰撞理论导出了带电粒子在等离子体中的能量变化率公式,阻止本领公式,以及两种各自处于热平衡状态的带电粒子之间的能量传递率公式等,研究了一个α粒子在等离子体中的慢化行为;建立了包括等离子体温度和辐射温度的双温聚变燃烧模型,首先研究了α粒子的能量瞬时沉积假设下等离子体温度、辐射温度和单位体积中的离子数随时间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考虑了等离子体中的电子和离子之间的能量交换,建立了包括电子温度,离子温度和等效辐射温度在内的三温模型,更细致地考察了等离子体的聚变燃烧规律;导出了考虑慢化过程的α粒子能源项,给出了考虑α粒子慢化的双温和三温模型,与前面假定α粒子瞬时沉积能量的双温模型和三温模型分别作了对比,研究了α粒子的慢化对D-T等离子体聚变燃烧的影响。
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研究带电粒子在等离子体中的能量沉积在惯性约束聚变中的意义,并对相关背景作了展开说明,同时概括介绍了有关α粒子在等离子体中慢化和等离子体聚变燃烧的研究工作的历史及目前的进展情况,最后介绍了本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导出了带电粒子在等离子体中慢化的能量变化率和阻止本领,以及两种拥有独立温度的带电粒子之间的能量交换率。研究了α粒子的能量在等离子体中沉积的时空分布,对α粒子本身在等离子体中的慢化行为有了一个细致的了解。
第三章建立了α粒子能量瞬时沉积的两温和三温模型。首先建立了一个包括等离子体温度和等效辐射温度的双温聚变燃烧模型,计算了等离子体温度、等效辐射温度和单位体积中的离子数随时间的变化,对等离子体的聚变燃烧过程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考虑了电子离子之间的能量交换,建立了更为细致的三温模型,对比两温模型研究了D-T等离子体的聚变燃烧行为。
第四章建立了考虑α粒子慢化的两温模型和三温模型,首先导出了考虑慢化的α粒子对等离子体的能源项,替换已有的两温模型的等离子体能量密度方程中的能源项,将其改进为考虑α粒子慢化过程的两温模型,与瞬时沉积能量的两温模型作了对比,在不同的初始温度密度条件下考察了α粒子慢化对等离子体聚变燃烧的影响。随后导出了考虑慢化的α粒子提供给等离子体中的电子和离子的能源项,用类似的方法建立了考虑α粒子慢化的三温模型,与瞬时沉积能量的三温模型作了对比,更为细致地研究了在燃烧过程中考虑α粒子的慢化过程对电子温度、离子温度和粒子数密度的影响。
第五章是总结和展望。总结了前面的研究工作,指出了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并给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工作方向。
|
|
|
|
1 |
施研博;应阳君;李金鸿;;α粒子的慢化过程对D-T等离子体聚变燃烧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7年12期 |
2 |
施研博;应阳君;李金鸿;;氘氚聚变点火的α粒子的慢化效应(英文)[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7年04期 |
3 |
张纯祥;;微剂量学研究的进展[J];原子核物理评论;1993年01期 |
4 |
张文仲,郭勇;电离辐射与生物组织作用的径迹结构研究方法[J];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2004年05期 |
5 |
李华;;中子引起单粒子翻转过程中能量沉积统计分析[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6年01期 |
6 |
李华;;静态随机存储器单粒子翻转的Monte Carlo模拟[J];物理学报;2006年07期 |
7 |
郭勇,张文仲,骆亿生;电离辐射与生物组织作用的径迹结构研究方法[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4年02期 |
8 |
方美华;魏志勇;杨浩;程金星;;高能铁离子在水介质中核反应过程所导致的能量沉积[J];物理学报;2008年10期 |
9 |
孙楷龙,杨永伟;ADS系统中子散裂靶的传热分析[J];高技术通讯;2002年09期 |
10 |
张文仲;郭勇;骆亿生;;组织等效介质中质子产生的次级电子沿其径迹径向空间分布的研究[J];核技术;2007年04期 |
11 |
徐荣欄;周国成;;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区及其模型实验[J];地球物理学报;1963年02期 |
12 |
孙友梅,李长林,马峰,刘刚,徐荣辉,权晶明,侯明东,刘杰,金运范;高能氩离子辐照聚酰亚胺时的能量沉积效应对光学吸收及电性能的影响[J];核技术;1995年10期 |
13 |
万俊生,景春元,陈达,王道华,蒋飞军,刘晶儒,赵柱民,赵学庆;反应堆核泵浦~3He-Ar-Xe气体激光腔内能量沉积数值模拟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1年04期 |
14 |
周并举;谢宜辰;王宏鑫;;考虑重力作用下带电粒子在变化电场中的运动规律[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15 |
徐高本;;求解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问题“三法”[J];物理教学探讨;2008年20期 |
16 |
谭喜强;;圆形磁场中的一个重要结论及应用[J];物理教学探讨;2010年05期 |
17 |
;扩散云室[J];物理;1966年09期 |
18 |
哈骥骏;带电粒子在均匀电磁场中的相对论运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4期 |
19 |
周荣华;带电粒子的哈密顿函数与能量的关系[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3期 |
20 |
刘海瑞,王正言,陈栋泉;电子束泵浦下KrF准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和能量沉积计算[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0年S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