铀和二氧化铀光学性质第一性原理计算
【摘要】:
本论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在局域密度近似(LDA)和广义梯度近似(GGA)下,系统研究了金属α-U和UO_2的晶体结构,弹性常数,体模量,电子能带结构和光学性质。
计算主要针对α-U,α-U属于正交晶系,所属空间群:63-Cmcm。首先采用GGA近似对α-U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以找到系统的稳定基态结构,计算得到的晶格常数与实验值非常吻合。然后计算了α-U的九个各向异性弹性常数,进而得到了其体模量,剪切模量,杨氏模量等参数。弹性常数计算结果与E.S.Fisher等人的实验值和P.Soderlind采用全势线性Muffin-tin轨道(FP-LMTO)方法计算结果吻合。得到的弹性模量B_0=133.9GPa,剪切模量G=96.02GPa,他们的比值为1.37,根据Pugh经验判据,表明铀成脆性,与实验吻合。
铀的能带结构计算结果表明,铀在价电子区域,主要有三个较大的能带,在费米能级附近,5f,6d轨道参与成键,其中,5f轨道非常窄而且强,表现出一定的局域性。得到铀的电子基态以后,根据单电子近似和直接跃迁定则,计算了光学函数的矩阵元,得到了铀的介电函数虚部ε_2,再根据Kramas-Kronig关系,得到其实部ε_1,这样,就可以理论推导出铀的其它光学函数,像吸收系数,反射系数,电子能量损失谱等。对铀的各光谱性质,结合其能带结构,详细分析了各吸收峰的物理机制,并与相关实验数据作了对比分析。
金属铀在外界条件下氧化一般得到的是二氧化铀,UO_2属于fcc晶系,所属空间群:225-Fm3m。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对UO_2的几何结构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GGA比LDA对二氧化铀的描述更好。因此,采用了GGA(PW91),超软赝势并结合自旋极化计算了UO_2的结构性质和弹性,计算结果与实验吻合较好。因为没有考虑强的库仑相互作用,计算结果得到了金属态UO_2,这是传统的LDA,GGA方法的局限性所在。最后,定性分析了二氧化铀的介电函数,得到了其6d电子轨道劈裂能,与实验较为吻合。
|
|
|
|
1 |
谭世勇;赖新春;黄理;张永彬;;铀的弹性、能带结构和光学常数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8年05期 |
2 |
杨京,崔连军,徐健,程建春;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板弹性常数的反演方法研究[J];声学学报(中文版);2005年04期 |
3 |
汪永江;空位所引起的晶体弹性常数的改变[J];物理学报;1966年02期 |
4 |
张元冲;戴瑛;殷家驹;;平面编织复合材料细观力学分析的一个双向直波纹模型[J];应用力学学报;1993年04期 |
5 |
吴延博,郭光林,蒋桐;确定碾压混凝土坝弹性常数的解析法[J];固体力学学报;2001年03期 |
6 |
刘强;黄争鸣;;考虑面层约束时蜂窝芯弹性常数的确定[J];力学季刊;2009年02期 |
7 |
郭磊;蔡中兵;贺建;黄海;;关于3个力学常数关系的5种简证方法[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
8 |
张铭,何家文;具有丝织构TiN薄膜弹性常数的计算[J];自然科学进展;2001年02期 |
9 |
王海燕,赵建洲,刘中利,李晓凤;超导体MgB_2弹性常数的第一原理计算(英文)[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5年02期 |
10 |
赵伊君,张志杰;金属弹性常数,状态方程和理论强度的物理力学计算[J];力学学报;1982年05期 |
11 |
王寅观,邵良华;三阶弹性常数的超声测量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5期 |
12 |
魏智,王文富;航空有机玻璃高阶弹性常数超声测定[J];应用力学学报;2001年01期 |
13 |
杨维清;罗从正;朱俊;肖星宏;刘丰奎;;ZnSe弹性常数和相变的从头计算(英文)[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7年02期 |
14 |
涂东荣;朱俊;肖星宏;郭强;;BeS弹性常数和ZB结构相变的第一原理计算[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15 |
陈宗驯;安徽狮子山的单斜硅灰石[J];岩石矿物学杂志;1986年02期 |
16 |
周佩珍,徐永晨,史金荣,赵明洲;布里渊散射研究K_2SnCl_6晶体的弹性常数和声学模软化[J];声学学报(中文版);1991年01期 |
17 |
周棠,胡伯清,杨华光,朱镛,张道范,陈应平;钛酸钡晶体的光学性质[J];人工晶体学报;1991年Z1期 |
18 |
姜文华;测量三阶弹性常数的非线性声学方法[J];物理;1994年04期 |
19 |
孙聆东,靳春明,候尚公,陈一民,窦恺,黄世华,虞家琪;ZnS:Mn~(2+)超微粒的制备及光学性质研究[J];发光学报;1996年02期 |
20 |
杨志林,胡建强,李秀燕,周海光,田中群;银纳米棒光学性质的离散偶极近似计算[J];化学物理学报;200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