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阵列诊断燃料面密度的方法研究
【摘要】:
ICF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高温高密度热核点火。根据Lawson判据,燃料面密度ρR必须大于0.4g/cm~2时才有可能达到这个目标。ρR直接关系到燃料的自持燃烧、燃烧分额和增益,是影响点火成功与否的关键物理量,所以ρR的实验诊断非常重要。诊断ρR的方法很多,由于中子可以从目前即使是最大、最密的靶芯中逃出,所以测量面密度主要是基于中子信息。在低密度情况下,次级中子与初级中子的产额比值法是可靠的燃料面密度诊断方法。
神光Ⅲ原型的建立为我们研究高ρR诊断技术提供了实验平台。本文参考国际上探测高ρR的经验,在神光Ⅲ原型上建立大面积中子闪烁探测器阵列(大阵列)。大阵列具有灵敏度高、能量分辨率好的特点,可以用来诊断次级中子能谱,通过次级中子能谱可以推导出高密度条件下燃料的面密度ρR。
本文从中子诊断的应用出发,围绕ICF高密度条件下燃料面密度的诊断问题,采用中心热斑点火模型,推导了燃料的面密度与次级中子能谱的定量关系。在推导过程中,对涉及的一些物理量如反应截面和燃料的阻止本领也进行了分析;紧接着介绍了国际上探测次级中子的大阵列装置,详细阐述了神光Ⅲ原型上的大阵列装置的结构、组成、实验过程以及影响因素。在实验分析阶段,作为过渡,首先给出了低密度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同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不确定度的讨论,然后根据低密度条件下诊断的结果,分析了探测器实际探测到的飞行时间谱,以飞行时间谱为基础,根据飞行时间与中子能量的关系,把实验获得的飞行时间谱转换为次级中子能谱,然后依据DT反应动力学,由次级中子能谱导出了氚的慢化能谱,再根据氚的慢化能谱反映的信息推出了燃料的面密度。作为对理论公式的验证,论文又从数值计算中子能谱的思路出发,已知靶球燃料的某些物理量(电子温度、电子密度或燃料面密度),计算出了不同条件下次级中子的能谱形状、氚的慢化能谱和燃料面密度的变化曲线,最后的计算结果表明理论推出的公式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与实际的物理结果比较符合。
|
|
|
|
1 |
卫增泉,颉红梅,韩光武,李文建,杨汉民,高清祥,汪丽虹,王崇英;110keV ~(56)Fe~(1+)离子注入麦胚中的能量沉积分布[J];核技术;1995年02期 |
2 |
杨存榜,虞孝麒,苏春晓,郭素,陈红素,龚达涛;用于ICF实验的大型数据库系统的开发[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2年01期 |
3 |
黎忠,赵国庆,周筑颖,汤家镛,杨福家;1-6MeV的~7Li离子在固体C、Al、Cu、Ag、Au和Pb薄膜中的阻止本领[J];核技术;1996年08期 |
4 |
卢希庭,金长文;重离子阻止本领研究的进展[J];原子核物理评论;1994年01期 |
5 |
杨存榜,虞孝麒,苏春晓,郭素,陈红素,龚达涛;用于激光打靶实验数据采集处理和管理的微机局域网系统[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2年02期 |
6 |
高耀明,;带电粒子在等离子体中的能量沉积[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6年02期 |
7 |
方勤学,承焕生,任月华,周筑颖,徐志伟,赵国庆;固体化合物阻止截面的Bragg法则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1987年05期 |
8 |
王友年,马腾才;载能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电子阻止本领研究进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
9 |
满宝元,王象泰,官文栎;激光辐照HgCdTe所产生的等离子体特性[J];中国激光;1998年06期 |
10 |
谭峭峰,严瑛白,金国藩,邬敏贤;实现ICF束匀滑的二元光学器件设计与制作[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9年04期 |
11 |
刘世杰,杜惊雷,彭钦军,高福华,刘驰,刘建莉;用于惯性约束核聚变(ICF)激光驱动系统中集成衍射光学元件的特性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12 |
彭述明;张伟光;龙兴贵;夏立东;陈绍华;尹剑;;DT冷冻靶分层技术进展[J];低温工程;2008年06期 |
13 |
何承发,巴维真,吾勤之,王倩;一个质子阻止本领通用计算公式的修正[J];核技术;1995年06期 |
14 |
陈法新,杨建伦,温树槐;ICF中子针孔成像数值模拟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5年06期 |
15 |
祁章年,陈湄,李向高,贾向红,黄增信;卫星舱内两类剂量计测量结果的比较[J];空间科学学报;1998年02期 |
16 |
殷金祥,陈关龙;一种基于面密度概念的数据简化方法[J];现代制造工程;2003年08期 |
17 |
任洪波;王鲜;张林;张勇;毕于铁;万小波;;基于TaCl_5的Ta_2O_5气凝胶制备工艺[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8年01期 |
18 |
冯建鸿;卢铁城;吴卫东;黄勇;魏胜;唐永建;;ICF靶用微球弹跳的影响因素分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8年09期 |
19 |
邱爱慈;脉冲X射线模拟源技术的发展[J];中国工程科学;2000年09期 |
20 |
张继成,唐永建,吴卫东,黄勇;Cu_2O/C_(60)梯度薄膜的制备[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1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