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速列车—无碴轨道—桥梁耦合系统动力学性能仿真研究

万家  
【摘要】:本文基于无碴轨道结构在我国铁路桥梁上的推广和应用现状,针对板式无碴轨道和轨枕埋入式无碴轨道结构,根据车桥相互作用原理,构建了高速列车—无碴轨道—桥梁耦合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并采用大型动力学分析软件MSC/Dytran对系统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同时,考虑到目前车桥耦合振动仿真研究主要针对直线桥梁的情况,本文进一步研究了高速列车—轨道—曲线桥梁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性能。仿真分析过程中,考虑了列车车型、列车运行速度、曲线半径及外轨超高等因素对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效果,并对比分析了不同轨道结构型式下,车桥耦合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差异,针对无碴轨道桥梁在施工完毕后外轨超高无法再进行调整的特点,研究了车速提高对于无碴轨道曲线桥梁车桥耦合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从满足列车乘坐舒适度和减振降噪方面考虑,确定了板式无碴轨道板下橡胶垫层刚度系数的合理范围。本文的研究工作为我国客运专线桥上无碴轨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理论参考。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宁未华;;乌苏通沟大桥设计[J];中国建材科技;2011年03期
2 王蕾;岳晓宏;黄善刚;常宗瑜;;基于虚拟原型的圆柱分度凸轮机构的动力学研究[J];机械;2011年S1期
3 高秀兰;雷改丽;郭旭侠;史革盟;;平面3自由度并联机构弹性动力学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1年08期
4 刘晓红;杨果林;王亮亮;;高铁无碴轨道红粘土路堑基床动响应测试与分析[J];工程勘察;2011年08期
5 刘寅华;王晋刚;翟鹏军;;轨距可变式货车动力学性能分析[J];铁道机车车辆;2011年03期
6 张加兵;傅燕鸣;王居正;吴宵;;基于ANSYS的印刷机递纸凸轮机构运动规律优化分析[J];轻工机械;2011年04期
7 韩志武;吕尤;马荣峰;牛士超;任露泉;;仿生表面形态对齿轮动力学性能的影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8 蔡德咏;马大为;乐贵高;朱孙科;;无人机折叠尾翼机构性能分析及改进设计[J];机械设计;2011年07期
9 管欣;宗长富;王化吉;;汽车底盘动力学性能主观评价研究现状与展望[J];汽车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10 阎绍泽;蔡仁宇;丁袆;郭鹏飞;;基于ADAMS的太阳电池阵动力学模拟参数化建模系统[J];电子机械工程;2011年03期
11 张建全;黄运华;李芾;陶功安;;跨坐式单轨车导向轮稳定轮预压力研究[J];铁道机车车辆;2011年03期
12 任安萍;戴春林;;轮轨关系中的等效锥度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J];价值工程;2011年18期
13 阮保荣;王琦;;车轮磨耗和镟修对高速动车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年08期
14 杨安明;;论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三网合一”[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年14期
15 侯文崎;叶梅新;曹建安;;大跨度无碴轨道连续梁桥后期变形控制方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7期
16 刘晓红;杨果林;方薇;;武广高铁无碴轨道路堑基床长期动力稳定性评价[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17 ;人工心脏性能检测装置[J];实验技术与管理;1987年03期
18 张宏廷;;客运专线路基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J];河南科技;2011年10期
19 池茂儒;蒋益平;张卫华;王勇;;长大重载列车系统动力学[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20 许交武;;武广客运专线罗水大桥施工控制[J];桥梁建设;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中厚;赵守振;龚伟;久保爱三;;基于虚拟样机的摩托赛车发动机动力学性能仿真技术[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李嘉伟;张志和;王开云;;200 km/h电力机车转向架一系悬挂设计分析[A];中国铁道学会牵引动力委员会机车动力学及强度学组2008年学术年会——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动车组总体、车体及转向架关键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鹏;高亮;许兆义;郝建芳;;LVT轨道对于地铁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C];2005年
4 栗明柱;刘晓林;王庆涛;孙晓东;;DA21型210t凹底平车研制[A];实践 开拓 创新——2008年特种货车技术发展与需求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巢凯年;;汽车动力学性能实时分析系统软件研制[A];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二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刘晓林;;DA25型250t凹底平车研制[A];实践 开拓 创新——2008年特种货车技术发展与需求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刘晓林;;DA21型210t凹底平车[A];实践 开拓 创新——2008年特种货车技术发展与需求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王瑞斌;马婷;王俊峰;王丽;张献兵;武敏;;国内外高速铁路无碴轨道板模具技术专利分析[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二部分)[C];2011年
9 杨怀强;陈建国;;双线铁路隧道双块式无碴轨道整体道床曲线段施工快速测量技术[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胡双庆;刘晓明;;大别山隧道无碴轨道渗水病害分析及整治[A];高速重载与普通铁路桥隧运营管理与检测修理技术论文集(上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赫丹;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高速列车走行安全性分析理论与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万家;高速列车—无碴轨道—桥梁耦合系统动力学性能仿真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6年
3 曹建安;无碴轨道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后期徐变变形和控制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张佐营;高速滚珠丝杠副动力学性能分析及其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池茂儒;耦合轮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6 王勇;考虑液体晃动的三大件转向架罐车耦合系统动力学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7 罗赟;机车驱动装置悬挂结构及参数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8 殷志平;磷酸铵盐微粒灭火剂在单室火灾抑制过程中的动力学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9 陈雪华;高速铁路无碴轨道过渡段路基的动力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10 刘增华;铁道车辆空气弹簧动力学特性及其主动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振明;25吨轴重径向转向架的动力学性能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7年
2 高常君;摆式电动车组拖车动力学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3 李洪涛;货车动力学性能仿真及脱轨原因分析[D];大连铁道学院;2003年
4 梁炜昭;驱动装置弹性悬挂提高机车动力学性能机理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姚娟;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减速器动力学仿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王培武;NS160G型铁路起重机关键部件设计及整车动力学性能的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8年
7 胡彦;直线电机地铁车辆动力学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8 杨磊;高铁无碴轨道水硬性支承层摊铺质量与成本分析[D];长安大学;2010年
9 汤焕;大跨度无碴轨道桥梁的后期徐变效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兵;车辆—无碴轨道—桥梁系统的振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宝林;国内首组无碴轨道高速道岔在山桥集团问世[N];秦皇岛日报;2006年
2 首席记者 蔡立军;我国能生产无碴轨道系统钢筋桁架了[N];中国冶金报;2007年
3 记者 柳悦 通讯员 伍振 朱光平;新无碴轨道技术叫响全国[N];天津日报;2009年
4 向以桦;桥梁公司一年一步大台阶[N];经理日报;2007年
5 方讯;高速铁路无碴轨道用CA砂浆项目申报863计划获科技部受理[N];中国建材报;2008年
6 钟邦勇 向以桦;成都桥梁厂:靠科技赢得10亿元订单[N];经理日报;2006年
7 记者 张敏通讯员 李良苏;京津城际铁路建设诞生18项新技术[N];工人日报;2007年
8 张光林;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坚持“八不揽”[N];经理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王庆功;看谁先驶向京沪高铁[N];中国建材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黄震;环保省油新概念[N];当代汽车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