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的中国画改良
【摘要】:20世纪的中国画坛涌现了许多出色的艺术家、教育家、改革家,但当我们历数这些叱咤风云的人物时,不得不承认,在美术界造成最大影响也最具争议性的画家,莫过于徐悲鸿,而影响与争论最集中的问题,莫过于中国画的“改良”。
徐悲鸿的所有重要的行为和言论,大都是围绕着“改良”中国画这个理想进行的:为了获得“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而去留法,为了给“改良”建构理论框架而“重评画史”,为了培养改良人才而从事美术教育,为了体现改良的成果而创作各类作品等等。本论文选取“徐悲鸿的中国画改良”这样一个题目,就是试图通过对徐悲鸿研究领域的学术史性质的回顾与梳理、徐悲鸿的中国画史观——徐悲鸿中国画改良的认知基础、徐悲鸿对中国画题材内容的改良、徐悲鸿对中国画形式语言的改良等四个部分,探讨并尝试回答徐悲鸿改良中国画的动因、思想依据、具体作法,以及为了改良中国画,他对中国画的历史与现状作了怎样的研究,提出了哪些新的看法?他留下的大量中国画作品是如何体现其改良意图的,对它们又应该如何解读?他的改良对中国画造成了哪些影响?他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有益的经验和值得总结的教训?如何给他一个恰当的评价等问题,并希望通过这一探索思考中国画革新的世纪性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