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离电影观念的引论
【摘要】:
来自于韦伯的疏离概念是完整的,然而也是悖论的。无论这个概念的使用对重建新世界是何等地无力与苍白,它终究已被许多影片所实施,那也就是所谓疏离题材的影片。我们也因此获得了疏离影片的原理。第一,疏离的世界存在扑朔迷离和自相矛盾的总印象。第二,疏离使人发现自我的幽闭境界的两极:牢笼与地狱。第三,疏离不因循原有的道德体系,而是寻找尽可能多样的道德生长点。第四,疏离使人勇敢地追求不顾后果的彻底性和开放性。第五,疏离往往是作者的试验方案,它偏于建构,因而不是普通的现实生活,另外在疏离哲学的广泛威力下,疏离也可以被接受群体从非典型作品中发掘出来。
发展在建构中的疏离影片具有三大策略,即环境策略、叙事策略、仪式策略,它们统一于涵义,它们使得传统的叙事模式歧途亡羊,它们用显微的方式对待人类存在的基本精神领域。
疏离影片内容重于形式,共时面重于历时面,因此其研究领域的深度远远高于类型影片。疏离影片的题材将常识引向极致,关心常人难以涉足的事件,微观上的体察入微具有极其感性的灵敏度,使直觉的微观事件达到形而上的结构,同时另一类影片则以作者深沉的面孔即宏观的方式鸟瞰世界不合理的权力结构。
疏离影片只是对存在困境的无力叹息或以自戕的方式作为奉献于祭坛的牺牲,然而正如韦伯的悖论那样,尽管疏离对于新世界的知识如此形形色色,但这些分散零星的力量只能是对新世界莫衷一是的筹划,疏离影片的角色往往只不过扮演了一只清晨撞击玻璃窗的知更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