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男性行为人群包皮环切术和艾滋病疫苗接种意愿调查研究
【摘要】:
研究背景
自1981年被首次发现以来,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我国2007年评估的新发感染中,异性性传播占44.7%,男男性传播占12.2%,这一使艾滋病的流行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性传播已成为我国的主要传播途径。目前,我国的艾滋病疫情处于总体低流行、特定人群和局部地区高流行的态势,尤其是男男性行为人群面临着HIV传播流行的严重威胁。
包皮环切能降低男性在异性性行为中HIV感染的危险,尚需开展研究来确定包皮环切预防男男性行为HIV传播的效果。并且,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下,对中国男性提供包皮环切的可行性也是未知的。
全球艾滋病防治的经验和教训表明,最有效的传染病预防措施是人群接种特异性疫苗,疫苗仍然是人类战胜艾滋病流行的重要手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研发的新型艾滋病疫苗在猴动物攻毒试验中具有保护作用,已获得中国FDA的批准,Ia期临床试验结果良好,目前在进行Ib期临床试验。该新型艾滋病疫苗将进入临床Ⅱ、Ⅲ期现场效果评价,需要招募大规模的高危人群参加临床试验。
目的:
1.了解北京市朝阳区HIV/AIDS疫情情况:
2.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包皮环切预防艾滋病感染研究的意愿;
3.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的接种意愿;
研究方法和内容:
1.利用北京市朝阳区的HIV抗体确认检测阳性数据库,分析2000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时间段内朝阳区HIV/AIDS疫情。
2.于2007年9月到2007年11月在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医院自愿咨询检测门诊点,对284名男男性行为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近3个月性行为情况、近3个月行为习惯、包皮环切的经历和对于包皮环切术的看法和包皮环切预防男男性行为艾滋病感染研究的意愿等。
3.于2008年3月~2008年6月,在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医院自愿咨询检测门诊点开展本次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近3个月性行为情况、近3个月行为习惯、参加者对HIV/AIDS的知晓情况,参加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的意愿,参加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的认知、利益/风险情况等。
结果:
1.HIV抗体确认试验阳性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男性,外省市户籍人员;通过男男性接触传播以及年龄在20至30之间的阳性人数近几年上升较快,成为北京市朝阳区现住HIV/AIDS病例的主要构成部分。
2.在调查的没有进行过包皮环切的284人男男性行为者中,有48人(16.9%)肯定愿意参与包皮环切预防艾滋病的试验,有75人(26.4%)可能愿意参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北京户口(OR=0.50,95%CI=0.30~0.85),近3个月通过互联网寻找男性性伴(OR=0.47,95%CI=0.27~0.83)和担心包皮环切可能没有预防作用(OR=0.42,95%CI=0.24~0.74)是调查对象参加包皮环切预防艾滋病研究意愿的影响因素。
3.在调查的男男性行为者550人中,分别有197人(35.8%)完全愿意和193人(35.1%)表示可能愿意参加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您家庭会支持您参加今后的艾滋病疫苗人体临床试验研究(OR=17.83,95%CI:7.61~41.77);可能获得艾滋病疫苗的保护(OR=2.89,95%CI:1.65~5.07)和担心由于参加艾滋病疫苗人体临床试验研究,其他人不愿意同您来往(OR=0.46,95%CI:0.31~0.70)是调查对象参加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
结论:
1.北京市朝阳区HIV/AIDS流行情况呈上升趋势,特别是男男性行为人群已成为其流行和传播的主要人群;
2.在我国男男性行为人群中,愿意接受包皮环切预防艾滋病的比例较高,可有针对性的在特定人群里招募试验参加者。
3.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更多的人正确了解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以便能有效的招募到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志愿者。
|
|
|
|
1 |
王文敏,王小玲;包皮环切圈行包皮环压术328例[J];中华男科学;2001年03期 |
2 |
唐宝宏,崔文正,沈建飞;自制包皮环切刀的临床应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1年01期 |
3 |
杨勇,杨延俊,高广民;两种术式行包皮环切的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03年09期 |
4 |
林涛,胡琼华,易阳艳,胡葵葵;激光包皮环切2000例体会[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5 |
张军勇;包皮环切中静脉扩散局麻的临床评价[J];中华男科学;2003年01期 |
6 |
尹有清,陈宏星,辛彩萍;包皮环切改进术式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04年01期 |
7 |
汪卫平;包皮环切加药物治疗早泄108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08期 |
8 |
阿布都沙拉木;地力夏提亚合甫;;乡镇从事包皮环切人员的基线调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年11期 |
9 |
康晓玲;;包皮环切改进缝合50例[J];新疆医学;2005年02期 |
10 |
贲昆龙;徐建春;陆林;姚佳沛;闵向东;李文轶;陶剑;王珏;李俊杰;曹筱梅;;推广男性包皮环切,预防艾滋病,提高国民生殖健康水平[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8年04期 |
11 |
贲昆龙;徐建春;陆林;吕年青;程跃;陶剑;刘德凯;闵向东;曹筱梅;李石华;;男性包皮环切是艾滋病预防和生殖健康的一种“外科疫苗”[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9年05期 |
12 |
孙中义;李彦锋;王洛夫;张克勤;梁培禾;李黔生;靳风烁;;单纯包皮环切与原发性早泄治疗的关系研究[J];重庆医学;2009年20期 |
13 |
李石华;吕年青;Puneet Masson;黄宇烽;孙颖浩;;军队男性包皮环切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0年06期 |
14 |
文静;唐晓君;钟朝晖;李君;刘晨煜;李革;秦波;;重庆市成年男性工人包皮环切知识干预效果的评价[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
15 |
陈从其;林云侨;;传统包皮环切术与包皮环切吻合术的疗效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2年02期 |
16 |
王锦涛;;袖式包皮环切286例总结[J];中国医学工程;2012年03期 |
17 |
王玉清;;包皮环切术后并发症的处理[J];中原医刊;1985年02期 |
18 |
孙守胜;;包皮环切的麻醉方法改进[J];锦州医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
19 |
苏大保,谭家湘;介绍一种自行设计的包皮环切手术钳[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3年02期 |
20 |
罗皓;蒋俊俊;石艺;梁浩;;包皮环切在各人群中推广模式的技术效率分析[J];重庆医学;2013年3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