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微量营养素风险评估在食品强化标准制修订中的应用研究

李晓瑜  
【摘要】: [研究背景]我国居民营养缺乏和营养失衡并存:一方面由于膳食结构和经济发展不均衡,一些地区和人群仍然存在营养缺乏病;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已经出现营养失衡或“过度营养”问题。在推广某些大众食物强化的同时,市场上营养强化食品、配方食品、营养素补充剂产品不断增加,客观上增加了人群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的摄入机会,人们开始关注食品强化是否会引起居民的营养过量或失衡问题,这些变化促使相关政府部门考虑修改GB14880-1994《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调整各类食品中的微量营养素强化水平,特别是强化水平的上限(即最高的允许强化水平)。 [研究目的]本次研究通过对风险等级较高的微量营养素进行风险评估,提出标准修订建议,以保证绝大多数人群的营养素总摄入量不超过可耐受最高摄入量(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 UL)。同时探索建立微量营养素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为开展类似营养素的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研究内容与方法]利用文献、法规标准检索、资料分析等方式了解掌握国际及某些国家微量营养素风险评估方法进展,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国内外食品强化管理法规标准的相应规定,提出GB14880的修订框架。遵循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针对风险等级较高的铁、钙、锌、维生素A等4种微量营养素进行全面评估,应用EAR-UL切点法(EAR-UL cut-point method)进行酱油、面粉、植物油等大众食物强化规定的安全性评估,应用基于能量的强化水平上限(Maximum Safe Fortification Level, MSFL)计算模型提出饼干、即食早餐谷物、乳粉等商业食品强化上限水平建议。 [研究结果]鉴于我国国情,食品强化应采取相对严格的管理方式,明确食品强化的条件与情况,适当增加强化食品生产监控方面的内容,删去不适宜食品强化载体的相关规定。根据微量营养素风险等级进行分类规定:对于风险等级为A(即UL/RNI5)的营养素,需要进行人群膳食资料评估;对于风险等级为B(即UL/RNI为5~100)的营养素,可根据居民营养素摄入水平等具体情况选择采用每天通过该强化食品摄入的营养素在50%NRV~100%NRV;对于风险等级为C(即UL/RNI100)营养素,建议由生产企业根据产品食用目标人群营养需求特点设计配方,原则上规定每天通过该食品的摄入不超过100%NRV,没有必要在强制性国家标准中设定具体强化水平上限。风险等级为A级的4种营养素评估如下: 铁:维持强化酱油的现有规定,调整谷类及其制品的强化规定为14-26mg/kg;将孕产妇配方粉强化上限定为100 mg/kg;适当下调饼干、即食早餐谷物食品、乳粉的强化上限。 钙:下调谷类及其制品的上限至2.1g/kg;维持饼干、糕点等的规定;适当上调乳粉的强化上限至8 g/kg;归并各式饮料的强化上限统一以饮用时计。 维生素A:维持植物油现有规定,暂不允许在面粉中添加;调整孕产妇配方粉强化上限为8000μgRE/kg。 锌:维持现有规定,归并各式饮料的强化上限统一以饮用时计。 对强化食品需加强营养标签管理,按照最终产品中营养素的实际含量进行标识,尤其是孕产妇、儿童较多食用的食品。 [研究结论]微量营养素风险评估能够识别与营养素摄入相关的所有危害和健康不良作用,通过对对个体及人群膳食营养状况进行科学评价,可以为食品强化的管理者提供全面、清晰的风险特征描述。根据微量营养素风险评估结果制修订国家食品强化相关政策和法规标准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食品安全法的法律诉求,也是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合理设置SPS措施的重要体现。EAR-UL切点法以及基于能量的MSFL计算模型遵循了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给风险管理者提供了基于个体膳食调查数据的较为全面的人群风险特征信息,在评估大众食物强化规定的安全性以及探讨提出商业食品强化的强化上限建议值方面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建议有关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审议后尽快将其用于强化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亚芳;;孕妇孕期对微量营养素的需求[J];福建医药杂志;2006年05期
2 Boglen John D et al ,杨建明;添加锌和其他微量营养素一年对老年人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1995年02期
3 谢博识;;让部分中国粮食先强化起来[J];新知客;2009年06期
4 Koeners MP;Braam B;vander Giezen DM;Goldschmeding R;Joles JA;黄晓斌;;成年高血压性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模型大鼠围产期补充微量营养素可以改善高血压和蛋白尿[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年10期
5 李芳生;;我生化学家参加日本微量营养素等学术活动[J];地方病通讯;1985年03期
6 张桂珍,刘霆,高申,郑德明,常颖,卜丽莎,杜珍武;微量营养素对1型糖尿病小鼠血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3年01期
7 李晓瑜;刘秀梅;王竹天;樊永祥;;微量营养素的风险评估[J];食品科学;2009年13期
8 糜漫天,朱俊东,韦娜,石元刚,黄国荣,郎海滨;牛磺酸及微量营养素对大鼠视网膜NOS表达及cGMP含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0年04期
9 程义勇,王冬兰,李树田,耿占辉,洪燕,钱令嘉;补充微量营养素减轻应激损伤的实验研究[J];卫生研究;2004年02期
10 朴松兰,宋旸,张桂珍,常颖,杜珍武,干慧珠;抗氧化微量营养素对糖尿病小鼠胰岛细胞形态影响[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5年01期
11 李蕊;金明;;微量营养素与糖尿病性白内障[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9年01期
12 陈君石;抗氧化微量营养素的防癌作用[J];中国肿瘤;1994年06期
13 糜漫天,黄国荣,石元刚,韦娜,杨家驹,陈学存,张晓萍;锌及复合微量营养素的营养干预对学龄前儿童蛋白质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7年05期
14 李建端,赵卫星,赵勤,马丽萍,张惠芳,李红娅;微量营养素对致癌物诱发鸡食管癌过程的影响[J];营养学报;1998年01期
15 张桂珍,刘霆,高申,郑德明,卜丽莎,杜珍武;Se、VE、V、Cr对1型糖尿病小鼠脾脏细胞因子抗原表达的影响[J];营养学报;2002年04期
16 罗贤懋;魏慧娟;胡国刚;毛宝霖;董金堂;;微量营养素与云锡矿工肺癌预防研究[J];中国肿瘤;1993年06期
17 伏新顺;;微量营养素并非人人皆宜[J];家庭医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18 葛可佑,常素英;中国居民微量营养素的摄入[J];营养学报;1999年01期
19 葛可佑,常素英;中国居民微量营养素的摄入[J];营养学报;1999年03期
20 糜漫天,韦娜,郎海滨,石元刚,黄国荣,杨镇洲,张乾勇;牛磺酸及微量营养素对大鼠视觉感受器氨基酸递质影响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茵;荫士安;应焕友;赵显峰;赖建强;徐青梅;贾健斌;;补充微量营养素对儿童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九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杨月欣;邵晓萍;何梅;;学龄前儿童微量营养素状况与生长速度关系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3 张桂珍;刘霆;高申;郑德明;张文岚;杨绍娟;;微量营养素对糖尿病大鼠淋巴细胞IL-4、IL-10表达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微量元素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4 李天源;邓绍刚;;多元微量营养素增加大鼠骨密度的实验观察[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届微量元素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赵法伋;;微量营养素与糖尿病[A];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第十届全国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5年
6 石元刚;糜漫天;黄国荣;郎海滨;朱俊东;张乾勇;;营养干预对雷达操纵员微量营养素代谢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7 王茵;荫士安;朱染枫;来伟旗;陈建国;梅松;傅颖;赖建强;赵显峰;孟晶;陈永壮;;补充多种微量营养素对学龄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影响的追踪观察[A];中国营养学会论文汇编之二[C];2007年
8 郭俊生;赵法伋;陈洪章;邱璐;李正银;秦海宏;沈志雷;侯建星;林琦;毛惠萍;杨卓敏;;微量营养素对锌生物利用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9 石元刚;糜漫天;黄国荣;郎海滨;朱俊东;张乾勇;;营养干预对雷达操纵员微量营养素代谢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10 黄国荣;糜漫天;韦娜;余小平;石元刚;杨志祥;袁家林;;牛磺酸及微量营养素制剂对雷达操纵员微光近视力影响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瑜;微量营养素风险评估在食品强化标准制修订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2 孙永叶;微量营养素补充对孕妇和中老年人群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3 范轶欧;中国居民营养素日常摄入量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汪旭;叶酸及其部分代谢因素对人类基因组稳定性的作用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赵显峰;微量营养素和植物化学物的抗氧化和认知作用[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
6 陈科;维生素A缺乏对肝脏铁代谢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7 赵飞;HIV/AIDS病人营养状况及补充微量营养素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1年
8 骆建忠;基于营养目标的粮食消费需求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9 张亚非;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及营养干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10 邓红;视黄酸对新生大鼠纹状体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相君;孕期增补微量营养素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妊娠结局关联的队列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2 张晖;微量营养素和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1年
3 郭泠宏;我国裕固、东乡族学龄前儿童微量营养素与生长发育相关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王冰洁;山西省出生缺陷高发地区膳食因素分析及强化面粉干预效果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5 张尹君杰;农村居民家庭营养素摄取量的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6 张雪琰;哺乳期妇女营养状况及干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谢翠华;门诊2型糖尿病人膳食摄入状况的调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8 赵静;强化燕麦饮品对北京郊区儿童体格和智力相关因素的影响[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9 韩洁;双份饭法评估健康自愿者膳食营养素和污染物摄入量[D];郑州大学;2010年
10 刘甲;杂粮米型营养强化剂的配方设计及其品质和贮藏稳定性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 马冠生;用数字给政府算一笔经济账[N];中国食品报;2011年
2 谢锡彬;横县 儿童微量营养素补充项目初见成效[N];南宁日报;2011年
3 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主任 于小冬;新食品 为我们打开一扇门[N];中国食品报;2010年
4 张云岭/译;改善人群微量营养素状况GAIN在行动[N];中国食品报;2010年
5 王蕊;营养强化面粉将加七种营养素[N];市场报;2005年
6 王学东;儿童应增加四种微量营养素的摄入[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刘艳芳;微量元素营养学科发展日新月异[N];中国食品报;2009年
8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 蒋卓勤 教授;微量营养素与DNA稳定性[N];中国食品报;2010年
9 记者 瞿凌云通讯员 王春生;强化面粉国家标准年底出台[N];长江日报;2007年
10 李淑芬;中年女性的疑惑——吃得不多 为什么会胖[N];健康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