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通利肠溶胶囊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评价

冯月香  
【摘要】:目的:观察通利肠溶胶囊治疗CFC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试验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不符合排除标准的CFC患者,根据SAS产生的随机数字表按3:1比例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通利肠溶胶囊2g,每日两次,疗程一周。对照组服用安慰剂2g,每日两次,疗程一周。 结果:本次临床研究共纳入110例病例,纳入全分析集(FAS)109例,纳入符合方案集(PPS)105例。安全性评价集(SS)102例。主要疗效指标为主症积分变化,次要疗效指标包括次症积分变化、7天排便次数变化、用药至首次排便时间。安全性指标包括不良事件和相关实验室检查。 (1)主要疗效指标 1)主症积分改善。FAS:试验组在基线期、治疗7天积分分别为14.35±3.31、6.44±6.62,对照组分别为13.56±3.76、12.26±3.94,经比较,试验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S:试验组在基线期、治疗后7天积分分别为14.23±3.36、6.33±6.48,对照组分别为13.56±3.76、12.26±3.94,经比较,试验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与PPS结论一致,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次要疗效指标(FAS) 1)次症积分改善。试验组在基线期、治疗7天积分分别为3.83±1.24、2.12±1.83,对照组分别为3.96±0.98、3.89±0.97,经比较,试验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7天排便次数。试验组基线期、治疗7天排便次数分别为2.25±1.20、4.24±2.51,对照组分别为2.22±1.09、2.74±0.9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用药至首次排便时间。试验组用药至首次排便时间为25.12±24.84小时,对照组为25.39±18.23小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有效率(FAS) 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3.41%、25.9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4)安全性比较 试验组3例发生不良事件,对照组1例发生不良事件,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利肠溶胶囊可以改善CFC(实热型)患者的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排便间隔时间延长、脘腹胀满等症状,增加每周排便次数,是治疗CFC(实热型)有效、安全的药物。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关露春;;养荣润肠舒合剂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32例[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2 景玉清;宋秀梅;;通便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0年10期
3 缪影玲;灭滴灵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48例临床疗效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1996年03期
4 崔蓉;西沙比利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J];云南医药;1996年05期
5 丁宁!223841;西沙必利治疗青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J];临床荟萃;2000年19期
6 赵锁慈,杨险峰,陈琦;西沙必利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附75例报告)[J];临床医学;2000年08期
7 徐天舒;;针灸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薛复霞,薛德联,李永兰,梁云爱;西沙必利治疗高龄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业;1999年11期
9 刘景云;;慢性便秘16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年13期
10 梁仲惠;彭丽琼;梅永红;刘程丽;;慢性功能性便秘结肠水疗临床观察[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6年05期
11 陈家鹏;;功能性便秘中医治疗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年05期
12 郑文彬;黄小妹;;自拟润肠汤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功能性便秘[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9年05期
13 ;增液润肠丸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年04期
14 路聪馨;;联合用药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0年01期
15 江艳玲;福松与乳果糖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对照观察[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4年02期
16 刘博;;中医药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年12期
17 郑利军;庞尔国;邢晋梁;杨智文;熊在平;;小麦纤维素颗粒联合盐酸伊托必利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年08期
18 田社清;八味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40例[J];湖北中医杂志;2003年02期
19 周应青;西沙必利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30例临床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1998年10期
20 吴日明;固肾缩尿法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62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学斯;肖秋平;陈宣凯;;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经验性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A];中国肛肠病研究心得集[C];2011年
2 耿学斯;肖秋平;陈宣凯;;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经验性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A];中国肛肠病研究心得集[C];2011年
3 付占宇;;通便饮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11年消化系病学术交流会暨消化系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1年
4 官莉莉;朱麒钱;俞钟明;俞利红;董海燕;斯徐伟;尤巧英;;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甲巯咪唑所致的肝功能异常的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李娜;;软坚润肠颗粒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A];第二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6 李玉锋;王垂杰;张晓军;;中药配合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09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7 宋凤岚;张润生;李健;;普瑞博思治疗46例慢性功能性便秘[A];中华医学会2001年全国胃电图和胃肠动力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王素云;邵辉;陈晶;林巧燕;陈华忠;;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致分裂型样精神障碍反应1例[A];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大会暨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密伟琦;;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中医治疗[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第八次学术年会暨省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周育弘;周颂衡;周福生;;周福生教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经验探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雯;针药结合改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郭荣;慢性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量化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袁维堂;功能性便秘的病理生理、分型及手术治疗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4 张淼;调肠理气法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气秘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樊冬梅;慢性功能性便秘气秘证与肛门直肠动力学的相关性及调肠理气法的干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邱剑锋;养血润肠方治疗血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7 赵小青;调肠理气片拆方治疗CFC气秘证大鼠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黄文李;补肾益气养血法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9 姜军;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顽固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10 张虹玺;养荣润肠舒合剂对慢传输型便秘的治疗作用及机理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月香;通利肠溶胶囊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评价[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2 马晓敏;田振国教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刘仕鸿;中药高位灌肠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3年
4 刘宝蓉;归术通便方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虚秘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张晨静;心理状态与针刺结合麦粒灸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顾丽雅;不同频率电针治疗气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韩蕊;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汤永忠;润肠通降片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气阴两虚证)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张涛;针刺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的系统评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周育弘;加味四君子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气虚证)30例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中医治疗方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2 王庆其 上海中医药大学 教授;不可忽视的慢性功能性便秘[N];上海中医药报;2003年
3 刘 汶 李乾构;对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认识和中医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4 王小衡;便秘:不容忽视的婴幼儿健康问题[N];大众科技报;2005年
5 王小衡;孩子胃肠不好 父母呵护少不了[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6 罗学宏;便秘原因多 治疗讲对策[N];家庭医生报;2007年
7 凌建波;秋季干燥防便秘[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8 魏雅华;药价黑幕[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9 刘凤云本报记者 阎红;胃肠不适,可能是心病作怪[N];健康报;2008年
10 王小衡;儿童便秘防重于治[N];大众卫生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