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活血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及抗骨化作用实验探讨
【摘要】: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发病机制至今不明,西医治疗缺乏特异的治疗方法,虽有TNF-α阻断剂、反应停、帕米膦酸盐等新疗法的报道,但并未使AS治疗出现根本性改观。中医药治疗AS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优势,深入研究中医证治规律非常重要。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单盲前瞻性研究,评价以补肾活血立法组方的补肾强脊颗粒治疗AS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中医补肾活血法治疗AS提供有力的临床证据;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借助现代生命科学细胞培养术、流式细胞术、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等前沿技术,从细胞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补肾活血法抗AS骨化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
一 理论研究
1.对祖国医学历代文献关于AS的相关病名、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进行了整理归纳。2.总结导师冯兴华主任医师治疗AS的学术经验,提炼为“本在肾虚督空,治以补肾壮督;标在湿热痹阻,治以清热利湿;痹有血瘀作祟,活血化瘀,贯穿始终”的学术思想。3.从现代医学遗传和免疫学角度,分析了肾藏象在AS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将遗传信息的获取、表达、调控及AS免疫自稳网络的重建与中医补肾法有机结合”的学术观点。4.强调血瘀在强直性脊柱炎病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外感六淫、肾精亏虚、脏腑内伤及久病入络均可致瘀,AS瘀在脊柱、腰尻,治须化瘀通督”的学术观点。
二 临床研究
对62例AS肾虚血瘀证患者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随机、对照、单盲前瞻性研究,评价以补肾活血立法组方的补肾强脊颗粒治疗AS的疗效与安全性。采用国际ASAS工作组确立的AS评价因子,疗效量化并确定疗效判定标准,对补肾强脊颗粒治疗AS的疾病疗效作出客观性评价;依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AS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对补肾强脊颗粒治疗AS肾虚血瘀证进行证候疗效评价。结论如下:
1 补肾强脊颗粒单独应用或联合应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AS均取得较好疗效,AS疾病疗效总有效率分别达81.82%和86.21%,中医肾虚血瘀证候总有效率分别达96.7%、93.1%。
2 补肾强脊颗粒对AS患者Bath病情活动指数、Bath功能指数、疼痛、
|
|
|
|
1 |
李茹;刘淑荣;张晓明;;补肾活血法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48例[J];吉林中医药;1992年04期 |
2 |
周志昆,朱学强,曾小香;补肾活血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30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年09期 |
3 |
钟秋生,邓兆智;补肾活血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述要[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年04期 |
4 |
宋淑华;;中药补肾活血法治疗免疫性不孕32例[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
5 |
李大剑;刘亚妮;杨安凤;;补肾活血法治疗人工流产后月经过少54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05期 |
6 |
邹桃生;;补肾活血法治疗男科病举隅[J];江西中医药;1991年05期 |
7 |
徐德嵩;;补肾活血法治疗冠心病84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6年02期 |
8 |
胡敬宝,王洪燕,黄秀玲;补肾活血法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J];吉林中医药;2001年02期 |
9 |
吴群励;补肾活血法治疗小儿频繁复发性肾病概述[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
10 |
张永刚;;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肾病蛋白尿一例报告[J];青海医药杂志;2006年06期 |
11 |
孙素平,周翠英,陈庆伟;补肾活血法治疗结缔组织病举隅[J];山东中医杂志;1994年07期 |
12 |
田杨,张淑慎;补肾活血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51例(附远期疗效随访40例分析)[J];重庆医学;2002年06期 |
13 |
赵小鸟;补肾活血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J];河南中医;2004年01期 |
14 |
张勉之
,张大宁;补肾活血法结合西药治疗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年05期 |
15 |
冯光荣,尤昭玲,陈海涛,何淑莹;补肾活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16 |
兰晓燕;;补肾活血法治疗围绝经期糖尿病53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6年05期 |
17 |
程昭寰;;补肾活血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体会[J];辽宁中医杂志;1983年05期 |
18 |
包力;补肾活血法治疗继发性闭经的体会[J];辽宁中医杂志;2001年03期 |
19 |
张勉之,张大宁;补肾活血法浅析[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20 |
章巧萍;调经重在补肾活血[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