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与其混淆品的生药学鉴别研究
【摘要】:《中国药典》(2010版)规定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 Berk. ) 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冬虫夏草的混淆品是指在国内不同地区或市场上存在的与冬虫夏草形态特征相近的品种,按性质不同分为非正品和伪制品两类:非正品是指未被《中国药典》收载、但与冬虫夏草近缘,在国内不同地区作为“冬虫夏草”替代品习用的品种;伪制品是指人为地将其他材料改变性质或非法加工后作为冬虫夏草销售的品种。本课题通过实地采集、调查研究和标本整理,收集到120批样品(实验样品49批,商品71批),应用性状和显微鉴定法对冬虫夏草与其混淆品(非正品和伪制品)进行了详细的鉴别研究,通过对分子鉴定结果的探讨,进一步确证了冬虫夏草及其常见非正品的真菌和寄主基原情况,为标准的增修订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药源调查和基原鉴定
1药源调查本课题组于2010年5月至7月先后前往河南、四川、青海、新疆等地对冬虫夏草及其非正品进行了调查研究,共收集到实验样品29批;从本室中药标本馆多年来收集的虫草类标本中整理出来源及基原确切的实验样品20批,共计49批(冬虫夏草27批,戴氏虫草5批,亚香棒虫草6批,新疆虫草6批,凉山虫草5批)。
2基原鉴定参考《中国真菌志》等专业文献,对冬虫夏草及其非正品的来源真菌进行了形态学鉴定研究,首次鉴定出一种冬虫夏草非正品——戴氏虫草,来源为麦角菌科真菌戴氏虫草菌Cordyceps taii Z. Q. Liang et A. Y. Liu寄生在鳞翅目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二.冬虫夏草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研究
1性状鉴别研究通过对27批冬虫夏草样品的性状观察,在中国药典及相关文献性状描述的基础上,参考昆虫学和真菌学相关专业文献,结合药材自身特征,着重从虫体部位入手补充与完善了冬虫夏草的性状描述。其中虫体环纹及分节、毛片、气门等鉴别特征为首次提出。
2虫体显微鉴别研究应用透射光显微镜实验方法,首次对冬虫夏草虫体体壁及腹足趾部的显微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总结出具有规律性的冬虫夏草显微鉴别特征。
3商品鉴定在以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17批冬虫夏草商品进行了鉴定,着重探讨了争议品种、破碎样品和粉末样品的鉴定方法,结果表明本课题研究结果可有效用于冬虫夏草商品药材的鉴定。
三.冬虫夏草非正品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研究
1戴氏虫草参照冬虫夏草的生药学研究方法,首次报道了冬虫夏草非正品——戴氏虫草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
2其他非正品参照冬虫夏草的生药学研究方法,对已有报道的亚香棒虫草、古尼虫草、新疆虫草和凉山虫草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进行了补充完善。
3冬虫夏草与其非正品的比较通过比较研究,编制性状、显微鉴别检索表,结果表明冬虫夏草与其非正品的性状和显微特征均具有较大差异。
4戴氏虫草与亚香棒虫草的比较通过比较研究,戴氏虫草和亚香棒虫草虫体部位性状和显微特征有较多相同之处,初步推断两者寄主昆虫应为近缘种。
5商品鉴定对近年来收集到的46批商品进行了鉴定,其中共有戴氏虫草14批,亚香棒虫草9批,古尼虫草18批,新疆虫草5批。
四.冬虫夏草伪制品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研究
本课题对目前市场上存在的6种与冬虫夏草形态相近、难以鉴定的伪制品进行了研究,经鉴定,结果表明这6种伪制品来源于非正品虫草或加工后的非正品虫体与植物器官的拼接品。用于伪制的非正品多为戴氏虫草,拼接的“子座”以黄花菜类花冠、紫菀类根以及蕨类植物茎为主。
五.分子鉴定结果对生药学鉴定结果的验证
本课题在冬虫夏草、戴氏虫草和亚香棒虫草真菌ITS区与虫体Cytb基因测序实验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基原鉴定及性状和显微鉴别研究内容进行了验证。
|
|
|
|
1 |
王志平;闵照华;张杰;唐荣江;党合群;;冬虫夏草与青海虫草菌的药理研究Ⅲ——冬虫夏草与青海虫草对大鼠肺气肿模型的防治[J];青海医药杂志;1987年04期 |
2 |
斯那峻登;;冬虫夏草之乡[J];云南林业;1988年06期 |
3 |
相海泉;;虫草涨价 谁是推手[J];当代医学;2007年12期 |
4 |
郑义信;;冬虫夏草无性阶段菌种的研究简报[J];福建中医药;1983年02期 |
5 |
方坤;;冬虫夏草的鉴别及常见食疗方法[J];中国民间疗法;2006年11期 |
6 |
肖奇国;;怎样保存“软黄金”[J];家庭中医药;2008年09期 |
7 |
葛明贤;;冬虫夏草的伪品及其鉴别方法[J];现代养生;2011年02期 |
8 |
;打造比冬虫夏草更好的滋补品[J];瞭望;2010年42期 |
9 |
郭文场;刘颖;;冬虫夏草的研究[J];福建中医药;1958年02期 |
10 |
王赫,周宇宏,单宏丽,陈庆文,张妍,杨宝峰;冬虫夏草水提液对单个心室肌细胞钾通道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年05期 |
11 |
;为您服务[J];价格与市场;2006年05期 |
12 |
张盼;;冬季食虫草 疾病少困扰[J];食品与健康;2010年11期 |
13 |
郑幼兰;叶聚荣;林大杰;徐娅;陈文雄;;冬虫夏草与中国拟青霉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福建医药杂志;1983年05期 |
14 |
高怀安,陈世中,王丽荣,张林书,李建荣;秦巴蛹虫草与冬虫夏草某些化学成分的对比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87年02期 |
15 |
李庆河,王勤学;冬虫夏草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J];青岛医药卫生;2001年06期 |
16 |
蒲昭和;冬虫夏草——治病良药 食疗佳品[J];家庭医药;2005年11期 |
17 |
;冬虫夏草高级鉴定师培训班即将举办[J];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15期 |
18 |
本刊编辑部;;科学家发现冬虫夏草治疗癌症的原理[J];浙江食用菌;2010年02期 |
19 |
;金贵的冬虫夏草,您吃对了吗?[J];老年人;2010年07期 |
20 |
宁晓玲;;聚焦玉树“软黄金”——冬虫夏草[J];中国现代中药;2010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