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泽军;黄嘉宏;林振敏;;广西中尺度数值模式格点产品检验系统[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年04期 |
2 |
王鹏云,潘在桃,徐宝新,任荣彩;中尺度业务预报试验数值模式系统[J];应用气象学报;1992年03期 |
3 |
潘在桃;中尺度数值模式中初始场和地形的不同处理对降水预报的影响及相对比较[J];气象学报;1990年04期 |
4 |
黎健,陈建萍,单九生;江西省引进中尺度数值模式系统的技术分析[J];江西气象科技;2004年04期 |
5 |
王一川;张庆红;;2008年残奥会一次预报失败天气个例的数值模拟不确定性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6 |
冀春晓,李南声,郑定英,吴竟成;CTFM数值模式的引进及对山西暴雨预报能力的检验[J];气象科学;1996年03期 |
7 |
万齐林,施永年;CSU-RAMS模式在区域气侯模拟中的应用[J];热带气象学报;1996年02期 |
8 |
朱锁凤,李明,郭传江,赵航东,戴国珍;珠江三角洲中尺度对流降水的云图特征[J];热带海洋学报;1989年03期 |
9 |
刘玉宝,周秀骥,胡志晋;三维弹性套网格中尺度(β-γ)大气模式的检验和实例研究[J];气象学报;1993年04期 |
10 |
丁一汇;暴雨和中尺度气象学问题[J];气象学报;1994年03期 |
11 |
程家合,王新敏,王蕊;9307黄河“三花间”暴雨过程分析[J];河南气象;1994年03期 |
12 |
王怀俊,刘爱鸣,陈世阳,黄东兴;闽北大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分析[J];气象;1999年12期 |
13 |
杨正国;一次中尺度特大暴雨的天气学分析[J];贵州气象;1999年02期 |
14 |
高守亭,赵思雄,周晓平,孙淑清,陶诗言;次天气尺度及中尺度暴雨系统研究进展[J];大气科学;2003年04期 |
15 |
李毓芳,R.A.安塞斯;次天气尺度和中尺度预报中的初值问题[J];气象学报;1984年04期 |
16 |
李志锦,丑纪范;受下垫面强迫的一类强对流系统特征及预报[J];中国科学B辑;1993年10期 |
17 |
张庆阳,史国宁;中尺度气象学及大气化学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J];气象科技;1994年03期 |
18 |
官凤山;夜间中尺度对流复合体形成前环境条件的演变[J];气象科技;1994年03期 |
19 |
李献州,贺忠;广东台风特大暴雨预报[J];气象;1995年08期 |
20 |
张红,杨福全;暴雨中不同尺度天气系统的分离及其相互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