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正交各向异性介质波场特性的物理模拟研究

魏建新  
【摘要】: 地球物理学者已认识到从地幔到地壳上部的沉积岩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各向异性,且对具有垂直或水平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TI)有很多的研究。而在沉积盆地中较普遍存在着正交各向异性的情况。研究正交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场特征对地震预测、岩体工程、地下水利用和能源勘探开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利用地震物理模型正演技术,开展正交各向异性介质地震波场特征的研究。首先通过研制物理模型实验技术中的关键器件纵横波宽频带换能器,及对其性能和使用技巧的研究,积累实验室开展各向异性介质的测试经验,建立了一套较完整观测各向异性介质弹性波场的测试系统。在总结归纳已有的各向异性介质中的横波测试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新的波场观测方法,并通过实际各向异性样品测试,对比了各种方法所具体的特点。 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使用宽频带扭转振动横波换能器观测到了横波分裂现象,表明在各向异性介质中无论什么振动方式的横波中都会发生横波分裂。这个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纯横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传播时,即横波的传播方向与裂隙平行,无论横波的偏振怎样改变,只能观测到两种横波速度,快横波和慢横波。 通过多种频率和不同直径的换能器,给出了实验室测试各向异性介质相速度和群速度时换能器频率和直径与样品长度之间的相对关系。以0.5MHz频率为界,大于此频率时,只要各向异性样品的传播距离小于换能器直径的两倍,测得的速度认为是相速度。使用频率小于0.5MHz或是直径很小(小于5mm)的换能器时,则应谨慎使用所测得的速度。 对岩石样品的测试发现,在普通岩石具有速度正交各向异性特性,既有定向排列的裂缝和岩石的结晶所致,也有层理与岩性特征(定向颗粒或孔隙)构成。通过横波的各种偏振测试法,可正确地确定岩石样品中各向异性结构方向。 在实验室内,尝试了研制可控裂隙密度的正交各向异性模型材料,并在制作的小块样品的三个方向上观测到了横波分裂。为进一步研究裂隙与弹性波场的关系积累了制作正交各向异性介质模型材料的经验,也为定量研究正交各向异性特性提供了一种模型材料。 用加工不同样品形态的方法给出了正交各向异性介质的相速度和群速度特征,观测到各向异性介质群速度面上的尖点现象,并用测试得到的正交介质的弹性常数进行了数学模拟,其波场特征与测试的速度面特征相符。 采用纵发-横收垂直透射的方式观测了P-波的波场。实验表明,随着P-波入射方位角的变化,会有qP-波和qSV-波同时存在的现象。这是纵波的质点振动受各向异性结构面影响的一种波场特征。此现象与SV波出现速度面尖点现象具有类似的性质。 最后,通过对反VSP观测得到的单炮记录进行τ-p变换,得到各向同性介质和正交各向异性介质的相速度。对于纵波用τ-p变换得到的相速度误差在1%左右,SH—波约有3%,SV—波有4%。如果提高SV-波记录处理效果,用τ-p变换将是一种获取正交各向异性相速度的较好方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胡家富,段永康,胡毅力;利用多道信号测定短周期面波频散[J];地球物理学报;1998年S1期
2 文盛乐;刘健智;;有关电磁波传播中几种速度的定义及其关系的讨论[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3 艾春安;吴安法;;兰姆波频散方程的分析及数值迭代算法[J];上海航天;2008年05期
4 张登玉;赵晗;游开明;高峰;;左手介质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J];大学物理;2006年12期
5 梁立振;胡纯栋;刘增良;;关于超光速的一种准确表述[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6 卓光辉;;水波的速度[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1期
7 杜丽英,刘国明,杜丽娟,彭苏萍,徐琳;VTI介质中地震波反射波合成记录的方法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1年02期
8 熊金良,刘洋,侯伯刚;任意各向异性介质方位旅行时正演[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5年03期
9 朱峰;苗润才;;激光衍射法测量液体的表面波速度和表面张力[J];激光杂志;2007年03期
10 李磊;;TI介质中的相速度和群速度及射线参数[J];石油物探;2008年04期
11 张文波;郭敏;李桂花;;基于VTI介质模型的井间地震建模方法[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8年03期
12 毛枚良;邓小刚;李松;;耗散紧致格式的频谱特性研究与应用[J];计算物理;2009年03期
13 许亚娣;;德布罗意物质波公式的建立[J];物理与工程;2011年03期
14 阎石;张海凤;蒙彦宇;;Lamb波频散曲线的数值计算及试验验证[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10年01期
15 谭业武,赵锡平;超光速问题的讨论[J];枣庄师专学报;1998年03期
16 王强,傅德薰,马延文;一类迎风紧致差分格式全离散特性分析[J];计算物理;1999年05期
17 韩颜颜;郭智奇;刘财;冯晅;丁大军;;弹性各向异性介质速度特征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S1期
18 牛滨华,何樵登,陶春晖;各向异性介质相速度、群速度与克利斯托费尔方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2年04期
19 JosephB.Molyneux ,李东亮,王玲歌;衰减性介质中的纵波速度:实验物理模型研究[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1年03期
20 梁志超;物质波的相速度、群速度与粒子的速度[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重涛;姚陈;;均匀各向异性介质中P波相速度与群速度的比较[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倪园;程建政;张德俊;周玉禄;;利用频散补偿法消除兰姆波频散效应[A];2007'湖北·武汉NDT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姚华建;徐果明;肖翔;;用瑞利波相速度频散资料反演上地幔三维横波速度结构[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滕吉文;张中杰;魏计春;王爱武;刘宏兵;吉连祥;万志超;;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的地震波[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5 尹兵祥;王尚旭;;一个关于群速度概念的疑问[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包永芳;吕英华;王海兰;;电磁波在DNG媒质中的传播特性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刘金霞;宋若龙;崔志文;王克协;;三维应力作用下介质的相速度和群速度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陈运祥;秦廷辉;谭学斌;杨正兵;伍平;杜明熙;周勇;冷俊林;;高声速SAW金刚石复合结构材料及器件研究[A];2008’促进中西部发展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9 姚陈;李磊;;斜方各向异性P波相速度解析表达式[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朱良保;王清东;;地震背景噪声互相关函数测相速度的理论及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建新;正交各向异性介质波场特性的物理模拟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3年
2 梁锴;TI介质地震波传播特征与正演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3 王者江;基于BISQ机制的三维双相正交介质正演模拟及传播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杨红丽;两层流体界面内波的色散和非线性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5 徐志伟;土体各向异性变形特性真三轴试验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6 郝重涛;水平界面任意空间取向TI同类反射非双曲时距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7年
7 张智;川滇地区地壳及上地幔结构面波层析成像[D];吉林大学;2007年
8 杨永波;空心圆柱结构及板型结构中的导波检测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9 李清善;一些窄边元和各向异性元分析[D];郑州大学;2003年
10 谢忠球;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场地微动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海陆;单轴晶体中的光束传输和正负折射现象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梁锴;TI介质弹性波传播特征及qP波深度偏移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3 何燕;正交各向异性弹性波高阶有限差分正演模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4 李磊;任意对称系强各向异性介质准纵波相速度和群速度解析表达式[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8年
5 徐晓玲;Love波传播特性分析及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顾勤平;欧亚大陆及其边缘海地区瑞利波群速度结构及方位各向异性层析成像[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7 陈怡;瞬变波浪运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郝奇;三维TTI介质地震波场正演模拟[D];吉林大学;2007年
9 徐善辉;TTI介质PS波小角度AVO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孙晶波;方位各向异性介质纵波速度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利婕;纸张的各向异性与两面异性成因、表现及对印刷的影响[N];中国包装报;2002年
2 MJZ;添加大容量CF卡后 为何DC照相速度变慢[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3 记者 王艳红;使光脉冲群速度超过光速300多倍[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4 北京天文馆 郭霞;破解宇宙秘密的新工具[N];科技日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延宏;面对“超光速实验”……[N];科技日报;2000年
6 肖冠丁;高倍反锯齿、高分辨率玩游戏[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7 樱敬;住友电工利用链状金属纳米粉末开发出各向异性导电薄膜[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8 清水反应、王旭;横扫一切游戏![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9 ;送给玩家的新年礼物[N];电脑报;2004年
10 王文;异性交谈要讲技巧[N];中国矿业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